马钫:西宁中下南关记忆

拓客说宗教 2024-04-02 05:26:54

马钫/文

中下南关的百年概况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修建西宁卫城,即今城东区,范围西起西宁城东门(在今湟光),东至卫城迎恩门(在今东稍门)。卫城的南关就是中下南关。

我生养在中下南关。我的幼年时代在两座四合院中度过,一个是清真巷7号院,另一个是清真巷三十号院。我的父亲是陕甘商贾,因为生意缘故,经常往返于四川、西安、汉中、宝鸡等地,大部分时间落脚于兰州和西宁之间。

1938年,由于日寇入侵,父亲放弃了去包头、绥远的生意路,那时内蒙、河北、山西连续失守,日寇的魔爪伸到了那些地方。甘肃、青海一带是日寇情报部门未能触及的地方,一旦抓住甘、青的商人,日寇不会抢劫商人财产,而是逼着商人当汉奸,为他们收集军事情报。所以当时的商人只能放弃了内蒙、山西、绥远的生意,转向青海。当时青海成为没有战乱的安全之地,有着丰富的畜产品、皮毛、药材和茶卡盐,往返的生意比较好做。父亲从四川、汉中、陕西等地用他的驼队,驮过来青海紧缺所需商品,返程驮去青海的盐、大黄等药材。

1939年,畜产品、羊毛、皮张和药材以及青海的盐在四川、陕西非常紧俏。西宁是茶马古道的要冲,父辈懂得这条商道的商业机遇,所以精心经营自己的经商事业。在这条千余里的商道上,当时只要拿上父亲的一张名片,往来之间畅通无阻。

碍于战事,父亲最后定居西宁的中下南关。我是1940年生于清真巷,在这里成长、生活。在我很小的记忆里,山陕台上有个庙,我称之为山陕庙,庙里有个守护者是姓牛的陕西人,父母曾把我带到山陕庙里看望这户陕西乡亲,我见到塑在前大殿门前的两尊泥神,吓的我生了一场疾病,怎么也治不好。那时我大概三岁,一到晚上,黑毛老鹰成群结队的迎着我来,吓得我整夜哭闹,不得安宁。我的外祖母把我抱到城隍庙去,在一个亭子底下,敲着庙里的大钟,转圈子。过了好几年我的那场病才治好。

我幼时得了天花,半夜三更口渴的要命,我的外祖父深更半夜要到瓜果铺里去买西瓜。当时卫城的南关城门每到晚上就锁闭了,外祖父实在无奈,从城门底下爬进南小街十字,才把西瓜买回来给我解渴。出了南关城门,包括中下南关、南庄子、清真巷统称南关。

在我四岁四个月的那天,大人要给我洗大净,让我第一次踏进清真寺的大门。我进入清真寺当天,外祖父和我的父母给我一个精心的打扮,穿着一件崭新长袍,头戴一顶哈萨克族的棉帽,腋下挟着一本古兰经,看来长辈们对我期冀不小呀!

从那时起,我对南关清真寺的雄伟壮观至今不能忘记。南关清真寺是在民国政府支持下,群众下苦力,南关的知名人士乡绅们牵头,多方联系,建筑材料由大通县东峡藏传佛教广惠寺捐赠,由民国军队和沿途的各族老百姓把木材顺流而下运到西宁,在如今五一桥处打捞上岸。所以南关清真寺凝聚着青海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友善。现在虽然清真寺被拆除了,在我小小年纪的脑海里总是难以忘记的那五彩缤纷的中国式古建筑群和雄伟壮观的礼拜大殿。只有三层高的喧礼楼,能通向北和东的两个一米多一点小巷子,礼拜的喧礼唤起声,虔诚的穆斯林信教群众从不同的方向进入到寺内完成自己的功修。寺的东面有一块汉族同胞的老坟地,南关的回族百姓们始终诚心保护着这块坟地,平时汉族也不打扰回族,每逢汉族的特殊日子,他们只是寂静无声的烧纸上香。这种和诣的日子,真的不能忘记。

南关清真寺简单精巧,设施功能齐全,曾设有男女阿语学习班,解放后增加了读报班,教员马辉山阿訇又增加了识字班。这座清真寺从1958年宗教改革后办起了企业,解放家庭妇女的劳动力,先搞了一个集体食堂,随后办起了手工刺绣厂、帽子厂。后来帽子厂由西宁市经工局接管,搬到花园南街,更名为西宁制帽厂,员工增加到百名以上,给青海的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帽子厂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未结婚的女孩子都成为找对象的抢手货。

解放后划分行政区划时,中下南关属于笫三区,清真巷称第十五街,南庄子、清真巷北半部分,包括其南面的庄稼地和菜园,统称高槽。当时在这里有一条水渠,称为南渠,是庄稼地和菜园的灌溉水源,水渠经过的地方有一处六七米长的落差,为使水渠流过落差,架设了一座石质水槽,顺利将渠水引过落差。因为水槽距地面有约四米高,因此被群众称为高槽。南渠起源于扎麻隆,到瓦窑沟为止。解放后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奋斗把南渠修到杨沟湾,解决了瓦窑沟以东大片耕地灌溉水源问题,把这条不大的小渠改造成一条上万亩农田的灌溉水源,所以把南渠改名解放渠了。

解放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四乡八堡的手艺人不断流入到城市,高槽周边的土地都成了四合院,带半个菜地小院落。高槽一带来城居住的手艺人多,如王家巷道(群众称为毡匠巷道)的人是来自于平安洪水泉,一大户就有十多家,全是毡匠。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时,以王家为主,成立了毛毡合作社,为了扩大生产,该合作社把西宁市所有的毡匠组成了毛制品厂,迁至八一路北,成为市二轻局所辖的市级企业,后改为青海省第二地毯厂,派员到天津专门学习出口地毯的技艺,购进了设备,还请了技术员,调进了专业的企业管理干部,给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青海地毯名气远扬,并带动了小桥的第一毛纺厂,湟中上新庄地毯厂。青海第二地毯厂在地毯行业领先,九十道的立体美术毯,在世界名气不小,多个国家订货,成为国家和省上的支柱产业。

由于西宁人单纯诚实,憨厚好客,引来了不少的甘肃、陕西、山西的商贾,文人墨客及手艺人。特别是抗战最困难时期,山西的商人及手艺不断汇聚到青海西宁的东关,紧接着陕西的生意人也入住西宁,甘肃、宁夏、平凉三大套马车也流入青海。到了解放后,三大套的大马车普及了整个西宁古城,以平凉的马车队为主,加上全市的同行组成了西宁马车运输社,地址于东梢门外晓泉坡东面,选了两位平凉有实力的舍佐礼、马全贵作为社长,在西宁还有没有通火车时承担了从兰州到西宁的所有物资运输的重大任务,为解放后青海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今天的南关真正变了,成了现代化城市的一角,乐都路、夏都大街和国际村繁华的街景及雄伟的高楼大厦淹没了以往的旧景。但令人难忘的还是当年四合院回汉同居挤在一起亲热的民族关系和淳朴的民风。清真巷也是老南关的代名词,回想起七八十年代的老清真巷,那种团结友好,和睦相处,在人们的脑海里没有民族区别。孩子们同进一个学校,在同一个小小的院子共同玩耍;大人们同在一个单位,或同在一个劳动工地,逢年过节相互祝愿。一家有事全员帮忙的和谐氛围。这些过去的美好故事,都是南关发生过的美好回忆!

清真巷的演变

提起中下南关,街巷很简单,在民国时期都是一些很普通的土平房,泥泞巷道破烂不堪,自然条件简陋恶劣,外地人称:西宁山上不长草、西宁姑娘不洗澡、西宁房上能赛跑,是一穷二白的自然环境。可它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根深蒂固的生活色彩。1949年之前,没有清真巷的名称,称南关。解放后,一些回族知识分子和乡绅经过商议后,认为这里大多数居民为回族,才起名叫清真巷。其实清真巷不只是一条巷道,有别于内地的巷道,有许多枝杈,汇聚成一片区域,从下南关以南到磨尔院为止,西起南小街东至共和南路,都是清真巷的范围,因此清真巷的构成在全国都是少有的。

清王朝灭亡建立民国,西宁是远离朝政的一座古城,在“河湟事件”战乱中逃离到乡间的百姓开始入城生活,来自于乡下的能工巧匠和拼苦力生活的农民,虽然进不了城内繁华闹市,自己作点小生意,早晨进城,晚上出城,在城外的贫民窟找一个过夜的地方,南关城外就是一个典型城外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关外的街区,统称中下南关。到了三十年代初期,东关形成了一座繁华闹市,生意兴隆,商铺林立,大小不同的商号在东关大街初具规模。因为青海地大物博人烟稀少,物产丰盛,广大牧区畜产品、矿产早在汉代就有盛名,青海的军用战马,骑乘的走马不但是官民共同坐骑,军马也是历代军需主要来源。这些都在西宁古城交易,经济发展了,人口增加了,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也随着城市的繁荣日渐增多。

从汉唐时期,西宁古城就是茶马古道上的一座重镇,唐代王昌龄《从军行·诗四》就描写了古城的地理位置及军事、商业等方面的重要性: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三十年代,内地的客商不断涌入古城南关地区,如山西皮革匠马思福,全家住在了下南关,高槽有陈皮匠,南庄子有马玉山;西宁比较有名的冶皮匠冶生贵、马延吉等大户皮匠在西宁东关地区形成了手工艺圈。五十年代,以他们为核心,在东关的索麻巷成立了东关皮毛加工合作社,六十年代归属于市二轻局,称西宁皮毛加工厂,到了七十年代,西宁皮毛厂以冶生贵,还有王师傅、海师傅、金师傅等人用羊剪绒作的皮毛工艺品“熊猫”“万里长城”等图案栩栩如生,精制美观,为外贸企业给国家创汇,贡献是青海皮毛行业的佼佼者。

陕西的商人在西宁的城中、城东开设铺面,经营陕西的布匹。西安是个纺织大省,卡其布、各色的市布、花布、昌尼布、雁塔牌子的洋布非常有名,解放后一种苏联花布在市场也很畅销。在清真巷入住的甘肃天水人马高明,1952年回甘肃原籍,把清真巷一进二院的并带西木楼上下十间捐给了南关清真寺;甘肃平凉市人寇金明一家定居于清真巷高槽东面,由于生意兴隆,置办了一处砖木结构的一进三院产业,早在1951年家里全部装上了电灯,照明线从湟光十字拉到清真巷最南端,花钱不少,可见这位平凉的商家经济实力不小;班德恩是平凉市人,也在清真巷置有产业一进两院,有东西楼,后院南楼,全是砖木结构,排场不小,院对面还有一个菜园子,内有各种果树,后来成为友谊大队的队部饲养院及马车停车场。

民国时中下南关没有居住过大军阀、大官僚资本家,只是居住过民族资本家和一些中下等小商人、手艺人、卖牛羊肉的、开餐饮的,加上来宁经商的驼队、三大套的马车队等。农民、卖菜的小商贩等基本上人人平等。最出名的三升马家、冶家、段家是卖凉面抓面为主,其余许多人都是走街串巷抓葱卖蒜的。尕马哥,现在的晚辈在南小街开了一个粥屋店,生意兴隆。所以南关人员成份复杂,以仅能解决温饱的贫苦人为主。

解放后第三区就设在清真巷,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地方干部,1952年,全区在本土发展的六名党员中,南关就占有三名:马玉林、马海元、马积福。马积福担任友谊大队党支部书记一辈子,是全国和省、市的劳动模范。马玉林曾担任东郊公社党委书记,忠心于东区的农业,把东区的农业推向全省样板。马海元在东区从事多年的统战工作。马玉林今年九十三岁,还健在,头脑清晰,记忆力还好。

第三区的领导在解放后入住清真巷,离我家很近。我舅舅是政府培养的对象,经常带我到区政府里去玩,区委书记是吴宝山,区长曹文斌、武装干事王仪忱,他们都喜欢我。区政府的干部来自于陕西、甘肃,语言沟通不存在困难。我亲眼看到区政府成立了几个办事处,清真巷是十五街、北关是十六街、东稍门外是十七街。土改时成立了民兵大队,马玉林担任大队长,为了社会安全,每天持枪训练。王仪忱为武装干事及组织干事,到普选时,培养了一大批年轻干部,在各个单位任职:马进宝、马振龙、李发秀、马得海等人,是清真巷优秀的青年干部。

1954年东关原三区成立东关回族自治区,把十五街南关定名为清真巷街道办事处,马海元任书记,马有伟任办事处的副主任,马玉林任副街长,并管辖民兵。东关回族自治区书记蒋少川、区长曹文斌、自治区主席者正祥,马绍贤、马得海、李发秀、马振龙、贾英、马进宝等都任职各个部门负责人。1958年,马进宝任东关派出所所长。清真巷办事处改为火箭公社,北关系东关大街办事处,改为东风公社。1966年清真巷改名为红卫巷,改革开放时,又恢复清真巷名称至今。

改革开放后清真巷的变迁与发展

清真巷虽然是一个不出名的古老区域,但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普通而有着沧桑故事的城外小巷子。它的故事如像一本历史的大书,当我们翻过它的每一页历史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它有历史价值的故事。早在汉唐时期,它就是青唐城外东南面的一块乱坟地。从考古发现中,就有许多汉代古墓群。

1962年夏季,友谊村农民马应贤在友谊大队的后院取土时,一块不高的小土坡塌了下来,一座古墓暴露在了人们的眼前,一堆大小不同的灰陶罐顺小坡的黄土滚流下来,现场观看的人们不懂,把每个灰陶罐打破寻找财物,结果没有找到一点真金白银。当时我在现场,不懂得保护文物的常识,只是看情况不对头,就利用集体的电话,联系了好多单位,最后联系到了省文物局。文物专家们赶到后,才发现这是一座二千二百前西汉时的夫妻合葬墓,似乎是比较有身份的人物墓葬,从中发现了一枚铜章子,但此墓被盗过,除了一堆灰陶罐外,再没有一件有价值的文物。2000年,银川中房公司西宁分公司在开发国际村建设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坟墓,可能有一些除了灰陶罐外,还有一些彩陶和漆器、铜币等物。

到了明初时期修筑了西宁古城。明代为了发展边疆的商贸,修筑了东关厢城,清真巷是南小街厢城门外的一片荒地,逐步形成了一个南城外的简易村庄南庄子。到了清末民初,才逐步有了固定的居民居住。到了民国初年随着西宁古城兴盛,城外居住的人口才慢慢增加。中下南关原是筑城取过土的一条不宽的土坎和一片荒地,往南是菜地和农田,到了二三十年代,随着城市人口及商贸的发展增加,演变成了一条繁华的商贸街。

四十年代随着外省商人的入住,中下南关及南小街发展成一条农贸、商贸及土特产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有车马店、果子店、洋芋市、骡马市、屠宰场、斗行(买卖粮食)、牛羊交易市场等,也有了皮毛厂、制革厂,有了小吃店、饭馆、面粉铺、杂货店,甚至还有草铺、鞋铺,从繁华的东关大街,热闹的南北小街,再到中下南关,各类小吃、日用品应有尽有。现在的下南关成了西宁市在东区的一条美食及商业街,有许多平民百姓养家糊口的商机。

清真巷的人们也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弄潮儿。清真巷一带的商人们总是跑在社会发展的前沿,始终适应于各个历史时期,做小生意能吃苦耐劳,做大生意能走南闯北。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清真巷的一代人又踏上前辈们走过的路开始商业运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冒险下上海倒卖服装,去苏杭贩卖丝绸,去广州销售青海的名贵药材麝香、鹿茸......现在广州三元里青海回民餐厅就是清真巷人跑广州时从地摊卖面条开始创业起家的,並带动了三元里一代的餐饮行业,是广东省伊协招待国际友人及广州所有少数民族接待的重要餐饮业。在广州亚运会时青海回民餐厅已是亚运会穆斯林国家运动员的定点餐厅。不但受到了广东省的表彰和鼓励,更受到了国际友人们的好评。三元里青海回民饭店也带动了化隆人下海创业,带动化隆拉面经济铺向全国。

勉卫忠教授写了《我的百年清真巷》一文发表在许多刊物上,真实的描写了清真巷人民的生活,好像一幅长卷画,真实叙述了清真巷的人和事。清真巷过去虽然是一条泥泞土巷道,却早在五十年代就大有名气,改革开放后,清真巷的生意人把清真巷的地名传播到了许多地方,以至于许多外地人只知西宁清真巷而不知青海省。清真巷人在外地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大家庭,也招来了西北各地的商人混入到清真巷人的大家庭里。清真巷因此而得名。据那一代老人们讲,我们青海人到内地做生意会享受到政府的好政策,真的感谢当地政府!这个大家庭越滚越大,招去了西北各地的生意人,在西宁清真巷的生意人,生活的富裕形成了东关和西宁地区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谁不眼热东关清真巷人的本事。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到了九十年代,在旧城危房改造时,清真巷就成了改造旧城的重点项目,从旧社会到九十年代,由于清真巷破旧的房屋,泥泞的街道,人们无法在这里生活,危险破旧的房屋每到雨季,房屋漏水,街道堆积近一尺的烂泥,给所有人在生活上造成了许多不便,从六十年代开始政府也化了不少财力、人力。每年都成了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路越填越高,每家每户院子里的雨水也无法流出,倒流到房子里,给人们的正常生存留下了重重叠叠的困难。从四十年代初期查看老房子的墙根,就能看出,到了八十年代,马路填高了近八十公分。

自建设改造大西宁的九十年代以后,不但西宁变样了,清真巷也变了大样。国际村是友谊大队的菜园子,高低不平的农田,臭水横流的清真巷,破烂不堪的小四合院,频临倒闭的小企业,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拦路虎。由省、市政府引资,银川中房公司投入近百亿的资金,经近十年的努力与奋斗,把城东区这一片烂摊子,改造成了一个现代文明的新型小区。马路宽畅,楼房林立,城市绿化有条有理,夏都大道的拓宽,城市里的各种设施齐全,出门交通方便,街道干净整洁,把原来基础设施很差的清清巷变成了现代化城市的楷模。

0 阅读:1

拓客说宗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