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航天员选拔完毕,女航天员亮相!终极目标实现月球登陆

寰球科学讲说 2024-06-02 15:01:28

摘要

我国自1998年1月5日开始了第一批航天员的选拔。随着我国神舟载人飞行任务的不断开展,航天员的队伍不断壮大。

2009年第二批航天员开始选拔,包括5名男航天员、2名女航天员。两位女航天员刘洋和王亚平也是第二批航天员中最早开始执行太空飞行任务。

2018年第三批航天选拔工作启动,包含了7名航天驾驶员、7名飞行工程师、4名载荷专家,其中有一名女航天员。随着我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守,第三批航天员也陆续亮相。

2022年9月,第四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启动,共有20余名候选对象进入最后定选阶段。

有来自香港和澳门的数名候选对象进入到载荷专家选拔的最后环节根据最新消息,选拔工作即将结束,其中一名香港女警察被选为航天员。

空间站任务和载人登月任务

第一批与第二批的航天员选拔时间间隔长达了11年。第二批与第三批的航天员选拔时间间隔为9年,第三批与第四批的航天员选拔时间间隔仅为4年。

从四批的航天员选拔的时间间隔上,我们能够获取明确的信息。那就是我们的太空飞行任务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年轻化,人才储备越来越足。

第一批的航天员队伍包含了14人,分别为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邓清明、陈全、潘占春、赵传东、吴杰和李庆龙。

其中前9人进入过太空。后面5人虽然没有进入太空,但是也为中国航天默默的做出了贡献。

实际上我国曾在1995年最早选定李庆龙、吴杰到俄罗斯学习航天员技术,学成归来后两人既训练也担任教练员,训练其他航天员。但十分遗憾的是两人没有飞上天空。

2003年10月14日,杨利伟成为我国登陆天空的第一人。

此后第一批航天员(9人)和第二批航天员(刘洋、王亚平、陈冬、汤洪波、叶光富、蔡旭哲、张陆)先后登陆太空。

航天员们在太空中进行多种测试,对载人设施的技术提升、生活设施改进等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到2022年我国宣布空间站正式建成,风风雨雨历经了30年的时间,这30年间许多人从年轻小伙变成了胡须苍白的老者。

也有人从幼儿成长为国家栋梁,更有人一直在默默关注着中国航天科技的日益进步。

第三批航天员共18人,其中6人已公开身份(朱杨柱、桂海潮、唐胜杰、江新林、李聪、李广苏),其余12人仍然保密。

不过随着空间站的常态化有人驻守,一年中将有6名航天员登陆太空。近几次的飞行任务都是由第二批航天员作为指令长,第三批航天员作为02号和03号的协助员。

按照这个进度来看,是否意味着第三批中剩余的12人会在未来3年里陆续亮相?

不过第三批航天员的组成与前两批航天员有着明显的不同。前两批的航天员都是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的,是现役军人。

第三批中包括了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这代表着我国的空间站由原来的实验阶段全面的转入了运营阶段,各项太空实验需要工程师及载荷专家深度参与。

根据相关信息报告,第三批的航天员中包含了一名女航天员,不过对未执行过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的信息处于保密状态,目前情况还不得而知。

虽然我们对于第三批女航天员的信息无从知晓,第四批女航天员的信息倒是有些眉目了。

根据香港的一些媒体透露,香港警队总督察黎家盈(博士学历,专业是信息科技及计算机方面)入选了第四批的航天员训练工作,且已经具备航天员资格。

在国际空间站计划延长使用寿命到2030年前后,随着国际空间站寿命到期,我国的天宫号空间站即将成为人类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

同时,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这就需要有经验的航天员来完成这样的艰巨任务。

距离2030年仅有6年时间了,我们即将见证中国人登月这一伟大的奇迹。

女航天员的优势

目前已知信息的两位女航天员分别是刘洋和王亚平。

刘洋是于2012年进入天空,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2022年6月至12月,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

王亚平于2013年进入太空,是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神舟十三号任务总共历时183天,共进行了三次太空授课,是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从这两人的经历可知,女航天员的作用丝毫不弱于男航天员,相反女航天员还具有男航天员不具备的优势:

一、女性的心理素质更加稳定。在长时间的太空密封空间中,舱外漫无边际的宇宙黑暗、无重力感的飞行状态都会加剧飞行员的恐惧感。无形中给飞行员的身心造成影响,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适应。

二、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女性在太空飞行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任务的写作能力。对于突发问题,女性凭借着敏锐的感觉,更能容易解决问题。

三、在一些工作中,女性心思缜密,能够全面的而考虑问题,给予飞行成组帮助,从而完成高难度任务。

写在最后

航天员选拔工作时间间隔的缩小,代表着我国未来的太空飞行任务越来越多。通过执行神舟发射任务,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积累更多的飞行经验,从而为我国后续的载人登月计划培养人才,这是必要的。

在未来也许会有外国航天员进入中国的天宫号空间站。祝愿中国的太空探索计划顺利实施。

42 阅读:15284
评论列表
  • 2024-06-03 13:05

    为我们的航天事业点赞!

  • 2024-06-03 13:25

    向航天英雄致敬!向所有走在为人类科技文明最前沿的工作者致敬!!

  • 2024-06-03 16:09

    还是牛逼的,入选没上的也牛逼

  • 2024-06-03 14:24

    都有香港和澳门的了,什么时候有台湾省的

    用户10xxx58 回复:
    你太看得起他了,就台湾市吧
  • 2024-06-04 10:01

    太帅了,人类的巅峰

  • 2024-06-04 13:45

    将涉登月

  • 2024-06-04 08:56

    登陆月球,回来的话,需要多大的发动机,会不会着陆后回不来

    独翅天使 回复:
    真要那样的话那就再发射一次,送你过去常伴。

寰球科学讲说

简介:科技引领生活,带你了解世界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