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登月取得突破,NASA:43个国家加入,却无法保证航天员安全

寰球科学讲说 2024-06-18 07:55:38

月亮一直是中国的人浪漫的源泉,苏轼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张九龄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古人将多少情感寄托在了明月上。我国对于月亮还有很多传说,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对于月食还有天狗吞月等想象。可见月亮对我们的意义。

对于月亮我们是很执着的,从探月工程的绕、落、回的三期工程圆满收官、到探月四期工程启动,再到载人登月工程的确立,前后已经进行了20年时间。嫦娥探月工程就是中国人对这颗星球的美好向往。

从无人探测器的绕月、着陆、月球车探测、采样返回,再到月球南极勘探、月球科研站的建设,载人登月,探月任务一步一步稳扎稳打,逐步升级。如今在登月上我国取得了重大突破。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

长征十号是我国全新研制的,是目前为止推力最大的一款重型火箭,它的高度为92米,起飞质量为2187吨,起飞推力为2678吨,预计在2027年具备首飞条件。而我国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

长征十号研发了两种型号的火箭,一个是实现载人登月,一个适用于空间站的近地人和物的运输。我们重点说一下登月版本。登月版本是一个三级半就是一子级、二子级和三级,再加两个助推器。

芯级的直径是5米和两个5米的助推器并联,总共21台的YF-100K液氧煤油发动机并联,总推力达到了2678多吨。可以说YF-100K液氧煤油发动机是关系长征十号火箭成败的关键。

为了实现能够在直径5米的芯级中布置下7台发动机,对发动机进行了升级,使得泵前摆改成泵后摆,缩减了占用空间。这使得长征十号的运力对比长征五号提升2.5倍以上。长征五号的起飞推力为1060吨。地月转移轨道运力会从长征五号的8.2吨提高到27吨左右。

6月14日,长征十号一子级三台YF-100K发动机同时点火,地面推力达到了382吨,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

本次试车过程中,发动机正常启动、稳定工作、定时关机,各项参数测试正常。此次试验是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首次系统级大型地面试验,标志着该系列火箭研制已全面转入开展大型地面试验的快车道。

没错这一次三台并联成功,代表着后续相关的测试将陆续展开,上面提过了芯级是由7台发动机并联的,所以在三台并联试车成功后,7台的并联试车就十分令人期待,一旦7台试车成功,那么后续的研发也基本一马平川了。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三台并联的试车也是我国目前研制火箭过程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动力系统试车。不过从众多信息推测我国目前的试验台可能无法承受7台并联测试,后续可能直接上火箭测试起飞,这些只是个人推测。

NASA重返月球计划已有43个国家加入

我国在一心投入登月相关设施的研制,这边NASA却一直在拉帮结伙。怎么说呢,美国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自启动以来,已经有43个国家加入了,2024年到目前为止就已经有10个国家加入,按照目前情况看,24年下半年必定会有新面孔。

这些国家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总数也许还不如我们的一个省,这里亚洲国家8个,美洲国家9个,欧洲国家21个,大洋洲2个,非洲3个。近期新加入的国家有亚美尼亚、斯洛伐克、秘鲁、立陶宛等。

可是拉人入伙,能够帮助美国顺利的重返月球吗?现实是返月并不顺利。

返回计划可能无法保证航天员安全

美国重返月球的方案是要利用马斯克的星舰及新开发的猎户座飞船将航天员送往月球。

目前星舰才刚刚进行了4次测试,即便是第四次成功,但是仍然没有进入近地轨道。发射和舰体回收过程中1台发动机没有点燃、舰体外壁隔热瓦掉落等问题都需要一步一步去解决。

NASA官员公开质疑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是否能够在2026年准备好星舰着陆器的能力,如果星舰落后于计划,NASA可能会改变阿尔忒弥斯3号的任务。从这一点上看,美国在2026年实现载人登月的计划还有较大变数。

猎户座飞船在2022年完成了绕月飞行并返回地球的计划,可是在返回过程中舱外100多块的隔热材料发生烧蚀,而隔热瓦的总数才186块,这导致猎户座飞船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按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监察办公室的估计,每一次的猎户座的发射的成本达到了42亿美元,这种试验已经进行了4次。

2025年,按照计划NASA将执行阿尔忒弥斯的第二阶段计划,就是将航天员送往月球轨道绕行后返回地球,这时候如果猎户座飞船仍然存在问题那么对航天员会有生命威胁。所以NASA局长已经明确表示,在无法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是绝对不会执行第二阶段计划的。

未来美国登月仍然要突破诸多技术,比如星舰的推进剂在近地轨道的运输及二次注入燃料等,这些都存在不可预知性。

写在最后

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雷声大,但产出小,各项进展都十分缓慢。我国虽然整体进度不如美国,但是我们的目标是2030年,比NASA的目标晚了6年,从目前状态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5 阅读:1164
评论列表
  • 2024-06-23 02:45

    美国嘴硬也改变不了美国科技在落后的事实!!!

  • 101 1
    2024-06-21 20:13

    先上机器人和设备,在月球上组装一个临时基地,然后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先后登月,进入基地。再进行月面行走,人工和机器人一起组装正式的月球基地。这样就化整为零,火箭的推力要求就降低了。

  • 2024-06-23 05:36

    美国可能是整了一个仰望月球失败者联盟

寰球科学讲说

简介:科技引领生活,带你了解世界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