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居民的居住环境特征,以及经济环境对汉代民居的影响有哪些?

恨荷评历史 2023-02-25 23:09:01
一、地形与民居形制的选择

石器时代 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居住的山顶洞、贵州的观音洞、东北的鸽子洞、江西万年县的仙人洞等洞穴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居住形式人类选择自然界可以栖居的地方作为住所,尚未进行任何改造《韩非子·五蠢》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古之人们借助树木的支撑构筑简陋的窝棚在我国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内蒙古中南部、陕西和山西等地的黄土高原地带分布着新石器时代人工开凿的窑洞式建筑迄今为止时代最早的窑洞式建筑发现于甘肃的宁县阳遗址属仰韶文化晚期阶段的遗存世人民少而禽兽众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平原地区民居的形式民居起源于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避难,所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必然要融合与环境。

1、木为巢以避群害

平原对民居空间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平原地区的建筑样式也比较多,根据附录的统计资料

,高层建筑可以分为陶楼、陶仓楼、陶戏楼、陶水榭、陶水阁,单层的有房屋、作坊、雄房、磨房,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如猪圈、禽舍、厕所等。

普通人家的房屋一般为一堂二室.即包括一个厅堂,两个内室,三是装载搬迁轻便 毡帐以木、毛皮为材料,同时又是由各部件组装而成,所拆卸的任何一件都不重,一个女人就可以举起来放到车上。最后是它维修方便毡房所用的材料无不因山地和水网地区民居的形式

2、山地和水网地区民居的形式

在我国南方地区山多,水也多,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汉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干栏式建筑明器。

干栏式建筑不偏重于改造地形,而是利用山地地形,因势利导,它把居住面架空 ,柱脚高低随地而设,可不改变原生地面坡度,它们多依山而建,依岩而附、逢沟而跨 ,充分与自然环境有机组合。而且南方雨量大,到洪水期,水可以从居住面下边的柱脚流过而不会冲走房屋。

二、经济环境对汉代民居的影响

中国自古就是以农业大国,土壤的丰歉程度

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农业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进而影响到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大小必然影响到民居的形式。汉代的城市和农村就有明显的区别。在汉代平原地区的农村,由于人口比较少,聚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就比较大,位于河南省内黄县的三杨庄汉代遗址给我们提供了得以亲眼目睹较为完整的地面上的建筑遗迹。遗址内己有处庭院遗址得到确认,汉代城市民户住宅的平均占有面积应与战国时相类似,约在一平方米左右。秦朝属三川郡,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年改为河南府,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前年置弘农郡,东汉、三国魏等因之。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巩固与发展时期,弘农郡地处西安和洛阳之间,是沟通东西两京经济文化的中枢,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在东汉这里长期为一批豪门大族所占据,经济上非常繁荣。另外这里西南山势陡峭,河谷众多,交叉纵横,北边地势低,紧临着黄河,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源。这样充足的水源和繁荣的经济,为居住在这里的贵族们修筑园囿池榭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汉代陶水榭、水阁等明器大多出土于此地,充分说明当时修筑水中亭榭是这一地区显著的建筑特色,我们只能通过这些出土材料窥其一斑。

三、建筑材料的因地制宜

黄河流域是我国主要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为黄土冲积层,黄土高原的黄土,质地均匀,抗压抗剪强度较好,在挖掘洞穴之后能保持土体自身的稳定,有壁立不倒的特性,黄土的蓄热性能极佳,黄土洞穴在冬夏季洞内温度可以保持10,5摄氏到28度人们常说“秦砖瓦”瓦是在西周时期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普及,汉代更加成熟,汉代建筑明器及画像石、画像砖中的建筑普遍都用瓦,普通的连有些考古工作者在写发掘简时都不屑再描述它,三杨庄遗址内的房屋清晰的向我们展示瓦和瓦当的结构,这些瓦和瓦当也是人们对土的简单改造。新疆的楼兰古城中的民居房址,有的墙是有土坯砌成的,还有的是把红柳和芦苇绑到框架上,外面抹上草泥而成为墙的土是造价最为低廉建筑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土木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物质之体,石材或其他材料的建筑,仅偶一为之。梁思成先生说中华古代少有石材建筑,是所谓“用石方法之失败”所致,并把它归之于两种原因,一是“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二是“垫灰之恶劣”。我倒是认为梁先生的表述因果关系应该倒置一下.“用石方法之失败”是因为中国缺少用于建筑之石材.木材相对石材取之较易,因此很少构筑石质建筑,所其他材料的民居,北方草原上,由于不长树木,也没有砖石等建筑材料,却有着丰富的动物皮以及皮毛做成的毛毡,于是就以枝条做骨架,外围以毛毡,做成毡帐。从西部阿尔泰的雪峰,到东部兴安灵的绿林。从北部的贝加尔湖到南部的万里长城。都曾经是北方游牧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适合这种生活方式的居室就是毡帐。毡帐以木、毡为基本材料,其架子是用草原上特有的红柳木做成的。

在秦汉时期,木构架的两种结构方法—抬梁式和穿斗式已经发展成熟。汉代高层建筑多是用木构架、墙体不承重。这些木构架结构的高层建筑主要分布在河南、北京、河北、陕西、山东、江苏、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市。河南焦作白庄的陶仓楼第一层、第二层前壁有三朵一斗三升的斗拱、后壁出檐出拱,说明前后有梁柱、墙体不承重。

四、民居防御各区域内的自然灾害

“地理环境是社会进行生产活动包括建筑生产的直接对象。建筑的目的无非是制造一个环境即类似于地理环境又不同于地理环境,有阳光但不受曝晒,有水流却避免水淹雨淋,空气流通却遮挡狂风。”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自然也是一样,它给我们提供了温馨的港湾和无穷无尽的能源,民居建筑应该尽情的享用但一些自然灾害频繁的发生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民居建筑要使人类免受然灾害的袭击,聪慧的劳动人民在跟 自然气候打交道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施工方法与技术,创造了大量的与气候环境相适应、相协调的民居建筑形态。

这个经济区域在《史记》中有明确的记载,它记载了的个经济区,分别为关中、巴蜀、关中外围、河南、河东、河内、种、代、赵、中山、郑、卫、燕、琢、齐、邹、鲁、梁、宋、南阳、颖川、西楚、东楚、南楚、岭南。从这个经济区来看,个都是在黄河流域,而只巴蜀、西楚、东楚、南楚、岭南个区域在长江流域,在北方还有一个龙门褐石的游牧区‚可以看出当时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北方黄河流域。而南方“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谨之患,以故曹众偷生,无聚积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斤之家。

五、汉代民居的防震 地震破坏造成生产破坏

人畜死亡的惨剧,主要原因是房屋倒塌,因此建筑,防震是人们首先考虑的问题。两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地震多发期,频繁的地震与相伴而来的次生灾害给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两汉时期公元前年—公元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自然灾害的群发期,有的学者将其称之为“两汉宇宙期”。其重要表征就是地震频率明显增多。邓云特在《中国救荒史》中说“秦汉四百四十年中,灾害发生了三百七十五次之多。计旱灾八十一次,水灾七十六次,地震六十八次。”另据王会安、闻黎明主编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一卷中的统计数字,两汉时期共发生地震次,平均不到四年就发生,足见两汉时期地震之频繁。

《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能胜,

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性之柔的文化哲学思想对木构建筑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以木之柔弱,克地震之强悍,有利于减少地震的危害,再加上屋盖的重力,巧妙地利用力学原理,即使墙倒了,木架依然不动,屋顶也不会塌木构架建筑物重量要轻些,地震时对人的伤害要小些

总结

历史时期民间的居住建筑在选材、布局、风格、外观、朝向等方面对气候、日照、土壤性质、植被、地形地貌等地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沿着历史的长河逆流上溯,时代越遥远,民居对自然的依赖性就越大。中国人一向把大自然认为自己的“母亲”与“故乡”,由于自古生命意识与理念根深蒂固,认为人与自然本是血肉相连,同构对应。“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就是基于这种认识的概括和总结。

汉代董仲舒称“以类和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这里的 “天”是无所不包的自然,是客体“人”是天地共生的人,是主体。“天人合一”是主体融入客体,形成两者的根本统一。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故崇尚“无为”。自然的存在本身便是人生的价值与真谛。

0 阅读:19

恨荷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