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心理学家哈里·哈洛拿恒河猴做了一个“代母养育实验”:
将刚出生的婴猴和母猴分开,把婴猴放进笼子中养育。笼子里放置两个假妈妈,一个是用绒布做的,另一个是用铁丝做的,铁丝母猴胸前安置了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奶瓶。
也就是说,“一个是柔软、温暖却没有奶水的‘妈妈’,另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冰凉的‘妈妈’”。
研究人员发现,婴猴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母猴”那里喝几口奶水,其余时间都是与“绒布母猴”呆在一起,从而得出了“有奶不一定是娘”的结论。
后来,哈洛等人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观察到:由“假妈妈”抚养长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极其孤僻,呈现抑郁、自闭的行为。
它们通常没有正常的社交能力,性成熟后也不能进行交配,最后总结出了母爱的本质。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哈洛的实验证明,只给猴子提供吃喝和没有温度的身体,都不能让婴猴健康成长。
恒河猴跟人类的基因非常相像,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母亲,如果只给到婴儿的吃喝、生活照顾、身体陪伴,却缺乏情感链接,孩子也无法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人”。
我想,那些只满足孩子生理需要而给不到孩子情感需求的妈妈,差不多就像哈洛所说的“假妈妈”(绒布妈妈或铁丝妈妈)。
我把“假妈妈”总结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 被动成了娘的“假妈妈”
有一次测评,我接待了一个2岁半还不会讲话的男孩小兵。夫妻俩带着小兵和小兵的哥哥一起来到我们中心,从进门的那一刻起,我就发现两个儿子始终都粘着爸爸,爸爸得一手抱着小兵,一手拖着老大,妈妈只悠闲地跟在后面。
爸爸说家里还有一个老三,10个月大。整个测评过程加上测评后讲解将近2小时,两个孩子始终没有跟妈妈有过任何的链接,连跟妈妈对视一眼都没有。
爸爸做生意,妈妈是全职太太,三个孩子都是妈妈带,按理说,孩子应该粘妈妈。
我好奇地向爸爸了解情况。爸爸说:“我老婆带孩子就是图个形式,她不喜欢孩子,一直抱怨生了孩子拖累了她。老二生出来后很好带,不哭不闹,只是饿时妈妈才抱他喂奶。我既忙生意又要关照老大,所以也不抱老二。等老二2岁时,老三又出生了,妈妈忙于照顾老三,老二更是被忽视。”
因为缺乏母亲的情感给予和丰富的感觉刺激,小兵发展滞后,身体笨拙,走路不稳,口腔发展不足。
到两岁咀嚼能力还很弱,只会吃软食,与语言能力相关的条件都不具备,他当然就不会讲话了。
我想,小兵的妈妈只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而不给孩子情感链接和心理需求,与铁丝妈妈有什么两样呢?
第二类: 钱比孩子重要的“假妈妈”
有些妈妈忙于生计、生意或家务,让电子产品取代她成为孩子的“假妈妈”。这类妈妈让孩子整天看动画片,只要孩子不吵不闹不影响她做事,看多久都行。
一位妈妈每天一到档口,就把孩子放在婴儿车上看小猪佩奇。渐渐地她发现孩子只对小猪佩奇有感情,对真实的人没感觉,2岁了还不会叫爸爸妈妈,只会说“佩奇佩奇”。
无独有偶,另一对父母,为了生意,请保姆带儿子。保姆有洁癖,用围栏把孩子“圈”起来养,让孩子整天看小猪佩奇。
孩子2岁时,看到小猪佩奇就眼睛发亮,对其他东西毫无感觉,特别是从不看人,连妈妈都不看,妈妈逗他也没反应。
还有一位妈妈,因为忙着做生意,交给孩子一部手机,孩子长期与手机为伴,渐渐地孩子只对儿歌感兴趣,对人、对食物、对玩具都不感冒,对家人父母也没感觉。
这类孩子因为缺乏情感的滋养,面无表情,魂不守舍,眼神空洞游离,只要不给看小猪佩奇,他就像一个小动物一样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对周围的世界毫无兴致。
视听嗅味触等感觉系统处于关闭的状态,对人完全没感觉,他怎么可能听人语、学人话、与人互动交往?又怎么可能成长为“人”?
第三类: 铁石心肠的“假妈妈”
有些妈妈特别认同“狼爸虎妈”以及欧美“哭声免疫法”和“独立睡眠法”的育儿方式,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当孩子哭时不抱,不哭时才抱。
0-3岁是安全型依恋关系建立的重要时期,安全型依恋关系是孩子与世界建立友好关系的基本堡垒。
当婴儿呱呱落地来到人间时,她非常无助,需要成人给予安全感。如果哭泣时有人及时回应,她就觉得安全;没人抱或没人回应,安全感就建立不起来。
特别是当孩子多次撕心裂肺地哭都召唤不来大人的回应时,她就会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渐渐地绝望了,心死了,变麻木了。
这类孩子被逼身心分离,让感觉消失,才没那么痛苦,才能生存下去,这是生存的本能反应。
这样长大的孩子,要么冷漠无情,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要么自卑懦弱,变成讨好型人格。
第四类: 缺爱、冷漠的“假妈妈”
有些妈妈在自己年幼时,很少得到父母的关注,或者从小家庭氛围比较紧张,家人常常争吵,对她很严厉,这样的人特别缺爱。
自己没有的就给不了别人,所以也给不了孩子爱。这类缺爱的假妈妈,我们遇见过的真不少。
孩子们来中心参加训练,在训练前我们会了解他们的成长史,这类面无表情、表情单一、不合群、不服管教的孩子。
他们得到的关爱极为不足,特别是在一岁内,他们的妈妈极少对他们进行摇抱、抚触、亲昵对话、目光对视、温柔逗弄等情感链接的互动,真的就像哈洛实验中的铁丝妈妈,只给孩子吃的穿的和玩的。
当孩子大一点时,喜欢对孩子讲理,只见事不见人(凡事论对错,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当孩子哭时,这样的妈妈要么无动于衷,要么心烦意乱,却不给孩子安慰,只会冷眼相看或呵斥。
01
假妈妈带出来的孩子,最终会怎么样?
“假妈妈”们带出来的孩子,其表现视妈妈对孩子情感付出比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严重缺乏情感链接的孩子:就像哈洛实验的结果一样,对人不感兴趣,不与人对视,不学人话,不模仿人的行为,跟人没有链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例如:自闭)。
中等程度的孩子 :有表情,但不够丰富,情感比较冷,对自己和对他人都没太多的感觉,无同理心,要教育起来也特别难,油盐不进,打不痛,骂不伤,屡教不改。
较轻微的孩子:有情感链接但不足(有爱,但不足),会用各种不听话的行为来索爱,例如冲动、好动、打架,破坏环境或秩序,争强好胜,喜欢制造事端。
因为他们感觉通路不足,所以体会不到别人的情绪和痛苦,对师长的教育还感觉到莫名其妙,所以在师长眼里他就是一个屡教不改、或者是具有攻击性人格的孩子,其实他的许多行为更多的是本能的自我防御行为,非主观上的故意。
随着感统训练的持续进行,孩子们逐渐在进步,但相对爱较充足的孩子,“假妈妈”养育的孩子进度会慢很多。
02
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到这些孩子?
“假妈妈”首先要变为真妈妈,妈妈要学会表达爱,应用爱,甚至成为爱本身,重新建立跟孩子的关系,修复亲子情感链接。
在指导实践中,我们发现:妈妈变一变,孩子变十变。只要妈妈的态度温暖一点点,孩子的表现就会突飞猛进。
但是,“假妈妈”要“变”就真的不容易。
观念上的调整相对容易,例如,对于前三类“假妈妈”,只要认知改变,其感觉统合能力不太差,爱相对比较充足,就比较快速地改变过来,把自己调整为孩子最优良的成长环境。
而第四类缺爱冷漠的“假妈妈”,要改变就不太容易。
来到我们中心训练的孩子,只要爱不足的,我们给家长最主要的家庭训练任务就是要多抱抱孩子。“抱抱孩子”对绝大多数的父母来讲,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啊!
可是,对于缺爱的“假妈妈”来说却是难上登天。她们抱孩子的动作很僵硬,像机器人。有的甚至就是无法抱孩子,也不允许孩子来抱她。
当孩子主动抱她们时,她们的身体马上变僵硬,会下意识地把孩子推开。妈妈虽然脑袋知道不应该,可是身体却不配合。妈妈苦,孩子更苦啊!
孩子们来中心训练,在我们老师共同创造的爱与自由的磁场里,通过足量针对性感统训练,好不容易开启了冰封已久的心,特别需要爱,特别需要温暖,需要拥抱。
可是他们的妈妈却无法满足这个小小的要求,以至于一些孩子一来到中心就找老师们求抱。
有一个女孩,每次见到我都要跑过来抱我,以致于陌生的家长都以为是我自己的女儿。我为此还写了一篇文章《爱我就抱抱我吧》,想提醒这些缺爱的妈妈,要去满足孩子最基础的情感需要。
虽然说了这么多的“假妈妈”的不足,作为一个测评师,我非常理解和心疼她们。真想好好地抱一抱这些“假妈妈”,她们原本也是可爱的“真女孩”,是爱的化身。
从精子与卵子结合那一刻起,爱的种子就已经形成,只是在生根发芽的过程,因为得不到阳光雨露和良好土壤的滋养,种子暂时把自己冰封起来了。
如今,我们可以借由陪伴孩子成长让自己也重新长一次,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情绪,接受所有的不完美。
通过静坐、冥想、练感统把自身各感官打开(融冰),去感知感受孩子纯洁、美好的爱,让彼此的能量流动起来,相互促进与滋养,与孩子互为生命中的贵人。
生命不可逆转,父母子女终将分离,孩子可能会用一生的时间来弥补幼年时的创伤,不要让孩子再重复我们的遗憾。
在最重要的时间,我们要做最重要的事情。3岁看大,6岁看老,别让小猪佩奇取代了妈妈的位置,别错过孩子最关键的成长期,别夺走最温馨的亲子时光,“妈妈的爱”是支撑我们走好这一生的最大底气。
文章/惠心千爱湛江中心 戴思慧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