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精华:虚人外感的N种治法

鸿志康康 2024-02-13 07:45:41

《黄帝内经》曰: “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

凡是阳虚体弱之人,腠理疏懈,卫气不固,骤遇气候突变,冷热失常,六淫时邪猖獗,最容易感受风寒,一旦发病则缠绵难愈,容易酿成大病。可见正气亏虚是发生外感疾病的主要原因。

清代名医叶天士称之为“虚人得感” “气弱加外感” 。 清代许恩普的《许氏医案》首载“虚人外感” 病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体弱之人(虚人)与强壮的人(实人)在外感治疗法则上有很大不同。所谓"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针对正气较强者,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则,以麻黄汤、大青龙汤之类辛温发汗力较强的方剂,发汗解表,祛风散寒即可。但是"虚人"如果也这么治,往往出现亡阴、亡阳等后果,不可不慎。

老人外感

“ 何叟,年近八旬,冬月伤风,有面赤气逆、烦躁不安之象。后以真武、四逆回阳,安内攘外而愈 ”

《寓意草》曰:“伤风亦有戴阳证。”沈祖复曰:‘ 大年精血枯槁,虽有外感,未便过于疏散,非扶正达邪不可。’

老年患者脏腑功能衰退,先天肾元亏耗,后天脾胃衰弱,即使是伤风外感,亦难痊愈。 治疗尤要重视正气,解表亦须轻柔,方保无虞。重在固护人体阳气,借阴阳自和之势使感冒康复。

小儿外感

暑假期间老张一家人去了一趟普吉岛,在那里的几天游玩一切都好,结果回来后,15个月大的小孙子最先发病。持续高烧39°C以上,呕吐,厌食,嗜睡,舌红苔白腻,还出现了厌食及嗜睡。

作为中医师的老张就给孙子做了流感检测,结果是阳性。于是先给小孙子用毫针点刺了十宣和四缝,又开出桂枝加麻杏石甘汤,组方:桂枝3、芍药3、炙甘草2、炙麻黄3、杏仁2、生石膏10、陈皮2。水煎后加蜜少许以调味,分次喂下。结果只一剂便退烧,3日连服三剂,已病愈如初。

小儿脏腑未充,形体娇弱,又因寒暖不能自调,易感外邪而折损阳气,若治疗固守寒凉之法,恐犯“虚虚实实”之谬。北宋儿科大家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将小儿体质特点归纳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历史上,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时有着严重的教训,认为小儿是“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清热滋阴”成为主流,明清以来儿科诸家多有畏麻、桂如蛇蝎者,谈姜、附惊恐色变者,皆言此般药物性烈温燥,消灼阴液,之于成人已属虎狼之品,怎可施之于孩童?

于是滋阴之风愈盛,扶阳之声渐弱。往往以苦寒之品折其热势,名曰退热驱邪,实为克伐真阳。若患儿体弱,真阳既伤,则邪毒内陷,“每致胃气索然,内风来乘,变见惊痫,告毙甚多”!

治疗小儿外感必须注重运用辛温解表,温肾暖脾,扶阳补火,注重固护小儿元阳,善用麻桂、葛根之法。

沪上儿科名家徐小圃先生,治疗小儿疾病时每以顾护阳气为重,辨别寒热之真假,临床上多以桂枝汤、麻黄汤等为主方,常用苏叶、羌活等辛温解表之品温散风寒邪气。

阳虚外感

某男。 阳虚之人,重受风寒而咳,身半以下,其痛如刺;热虽不高,而合目有迷蒙之状。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而脉沉细,虚象也。 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而愈。

柯氏有“太阳虚便是少阴” 之说,参照《伤寒论》第 301 条条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原方主治太少两感,素体肾阳亏虚,复感风寒者。

中医教育家吴佩衡先生,对麻黄细辛附子汤的圆通运用已臻化境,善于把握病机。他认为体虚感冒,看到患者有寒入少阴之象,即神疲乏力、困倦思睡、脉沉细无力等少阴提纲寒化证象,又加表寒未解,此当为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证,麻黄附子细辛汤是首选方剂。

此方对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缓解阳虚外感证流感样症状。

气虚外感

郑某,年逾四十,体丰面白,患伤风咳嗽,鼻流清涕,服表散药一剂,反加头痛身热,诊脉虚缓,此肺脾气虚而兼感外邪,用补中益气加半夏茯苓杏仁治之而愈。

气虚感冒是临床上常见的外感类型,其发病与脾胃密切相关,病机实质是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所以容易感受风寒,而得外感病。

李东垣曰:“饮食伤胃,劳倦伤脾。”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增加,人们的作息习惯发生变化, 加上饮食不规律等,导致脾胃损伤的情况比比皆是。

李东垣认为,患者如果本身有脾胃内伤的病理基础(如症见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等),又见外感病之初的表现(如初起发热、恶寒等症);这个时候,应当用手触诊患者的肌肤,如果肌表发热,则为脾虚外感之“表证”,可用补中益气汤治疗。

补中益气汤之所以能够治疗脾虚外感,其机理不在解表发汗,而在鼓舞正气,正气充足,自然就能够驱除外邪,达到“自然汗出”的效果。

阴虚外感

吴中司马夫人,感冒发热,头痛项强,遍身拘急,脉浮紧,医用羌、防、芎、苏等发散,毫无汗意。其脉浮则紧矣,沉则涩,且左部尤甚,灼见阴虚血不足,不能作汗也。 即以前方加当归、熟地血药,使云蒸而雨自降。 一剂汗如雨,表症悉除。

阴虚体质是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持续影响引起的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不足,机体失于濡润滋养所引起的一种体质状态。疫病起初病位多在肺,肺主气,司呼吸,肺为娇脏,喜润勿燥,燥易伤肺之阴津,致干咳少痰、鼻咽干燥等,若本身体质阴虚,一旦感受燥邪更易伤及肺阴。

临证需抓紧阴虚体质阴液亏少的本质,以虚热现象为主要特征,把握患者整体状态,需要注意滋阴与清热并用、保血养血生津、养阴兼顾理气健脾。

交节外感

“劳倦过月,气弱加外感,头痛恶风,营卫二气皆怯,嗽则闪烁筋掣而痛……当归建中汤。”

叶天士言:“交节病变,总是虚证。”

季节更替,天气变化常是外感发热的重要原因。 一些“虚人”不能适应天气的剧烈变化,每逢季节交替或节气变化时,易发生外感或原有疾病加重。 这些人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存在正气亏虚情况,治疗应适当采用补益药物。

总之,虚人外感的治疗尤其不能见表解表,应重视正气的培养,才能使正胜邪退。 若邪少虚多、正气失补者,应放胆补之,所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提振气血、充实营卫、开泄腠理,借阴阳自和之势最终实现以补达邪、疾病痊愈的目的。

以补祛邪是虚人外感发热的主要治法;补虚药物与解表药物配合使用,是虚人外感发热的方药特点。

2 阅读:15

鸿志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