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东周时期,越国有一位铸剑大师,名欧冶子,为越王勾践铸成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柄名剑。
据传说描绘,纯钧剑"光乎如屈阳之华,沈沈如芙蓉始生于湘。观其文,如列星之芒;观其光,如水之溢塘;观其色,涣如冰将释。"这个传说尽管有神化的因素,但绝非无稽之谈。
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望山的战国墓中发现一柄青铜剑,长55.6厘米,宽约5厘米,剑铸成优美的流线形,剑身通体装饰黑色的菱形花纹,隐如星芒,近柄处有八个古雅的鸟篆体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剑格以绿松石和当时极珍稀的蓝琉璃镶嵌出云纹和兽面纹。虽在地下掩埋两千多年,出土时仍完好无损,毫不锈蚀,寒光熠熠,俨然有水溢冰释之感,真乃古纯钧剑再世。
复旦大学以现代技术对它进行了无损检测,发现剑刃的含锡量较高,坚硬而锋利;剑心部的含锡量较低,有很强的韧性,不易断折。可谓刚柔相济。
众所周知,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其中锡是影响合金硬度的主要因素。含锡量高则性较脆硬,含锡量低则性较柔韧。就铸剑而言,要求剑坚硬而锋利,就须提高含锡量;要求剑柔韧不易断折,就须降低含锡量。这是个很不好解决的矛盾。如无超卓的技术,就难以铸造出锋利而不易断折的青铜长剑。综观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当其青铜时代,都流行短剑而罕见长剑,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希腊和罗马,莫不如此。在欧亚大陆的草原地带(从黑海北岸直至蒙古草原),曾盛极一时的所谓"斯基泰式"铜剑(我国学者多称之为北方式铜剑),更无一例外都是短剑,长度一般在30厘米左右。究其原由,青铜长剑之不易制造可能是重要的因素。
据《考工记》等书记载,我国东周时代的青铜匠师已经谙熟了青铜合金的成分配比规律,当时的铸剑师正是通过巧妙地控制剑体不同部位的含锡量,从而制出了刚柔相济的青铜长剑。
越王勾践剑尚是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期之物,到了战国中晚期,铸剑术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两次铸造法,即先铸成含锡量较低的剑脊,再嵌铸含锡量较高的剑刃。因脊、刃分铸,含锡量的差别可以更大,故剑刃更刚,而剑脊更高韧性。这便是世所称道的青铜复合剑。
随着技术进步,铜剑的长度继续增加,长约70厘米的剑已不罕见,战国末年,居然出现了长达80~90余厘米的青铜剑,其实物已于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成批发现,不少剑保存完整,锋利异常。这在全世界若非绝无仅有,恐也罕有其匹。
中国古代青铜铸剑术的卓越水平,还体现于高超的表面处理技术。如同越王勾践剑一样,地下出土的许多东周铜剑,颜色或灰、或黑、或黄、或紫,而毫不锈蚀,如秦俑坑出土之剑,皆亮黑无锈。可以肯定,一些剑的表面经过了某种特殊处理,从而使剑体得到了良好保护,并使表面具有更高的硬度,但究竟是什么样的技术和方法,至今仍未完全搞清楚,可以说还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