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官制是历代封建王朝中最混乱无序的,核心原因就是北宋是“妥协”而来的王朝。赵匡胤较和平发动政变,为安抚各方势力,给各地方势力安上自唐朝以来的各种官职,无论是地方节度使,还是朝廷的枢密使,甚至在行使“二府三司制”的体制下,还保留“三省”机构。
以北宋元丰改制前的宰相的称谓为例,说说北宋宰职的具体情况。
赵匡胤发动政变上台后,沿用“后周”旧制,以“中书”为最高行政机构。中书全称为中书门下,亦称政事堂、都堂、政府、东府。
赵匡胤除了用后周旧制外,还用唐朝制度,以“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已上为宰相” 。比如后周宰相的冯道, 他就以“中书令”行使宰相的权责,不过冯道自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死后,就再无以中书令衔任命宰相,宋代也不再以中书令衔任命宰相。
因此后面的宰相职衔只有二级;侍中、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等。《宋史》载;“国朝以秩高罕除,自建隆至熙宁(实际是至治平四年,1067年),真拜侍中才五人。”
“真拜侍中”,就是以侍中官衔任宰相,不用再加“同平章事”头衔,侍中宰相的”秩“非常高,整个北宋以侍中官衔任宰相的人只有五人,他们分别是范质、赵普、丁谓、冯拯、黄中庸五人。
范质与赵普是同由前朝进入宋朝,宋太祖宋太宗为拉拢这二人,不得不委以高官,如范质在乾德二年(964年)罢相时的宰相衔是:“司徒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
赵普有二次以侍中衔任宰相,其中一次是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以“开府仪同三司、司徒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梁国公”罢相。另一次是淳化元年(990年)以“开府仪同三司、太保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上柱国、许国公”罢相。后三人情况特殊,差不多都与党争有关。
范质与赵普为相,全都不带“同平章事”差遣衔,原因很简单“侍中”本身出自三省制中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即侍中本身就是宰相。
“同平章事”其中的“平章”,源自《尚书》中的"平章百姓",有"辨别处理"之意。拥有“同平章事”的差遣衔,意味着本身官职或资历比宰相低,但能暂行宰相的权力,为假宰相。
简而言之,中书令与侍中,还有尚书令(自唐太宗后,尚书令也不授人)本身就是“真”宰相,没必要再带上比宰相还低的“同平章事”差遣衔。
北宋统治者觉得中书令与侍中地位过高,所以极少授人。
如此就出现一个问题,“宰相”职位全都被禁,如果要提拔一个大臣为宰相,该用何名称?
北宋统治者的回答,用差遣衔“同平章事”即可。
但“同平章事”是一种“差遣”,它不是实职,也不是官品,更不是爵位。“差遣”本身因事而设,它不具备等级大小,也不利于激发士大夫的官欲。
所以北宋统治者又给“同平章事”加了馆职,以区别其大小。
北宋遵循唐朝五代旧制,以宰相都例兼三馆馆职,三馆分别是集贤院、昭文馆与修文馆。其中弘文馆属门下省,掌校书及教授生徒,集贤殿书院属中书省,掌刊辑书籍,并承旨撰集文章;史(修文)馆亦属中书省,掌修国史。
北宋初任宰相为同平章事兼集贤殿大学士,称集贤相,再升职为监修国史,称史馆相,最后升兼昭文馆大学士,称昭文相。
从低往高依次为;集贤相,史馆相,昭文相。宰相为多位时,通常以馆职分认高低。
使相
使相是一种官名。中晚唐起,为了笼络势大的节度使,朝廷授予他们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
“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
使相是享受宰相礼遇,无宰相实权的荣誉衔。自唐中叶设使相以来,都只作为荣誉衔,并未行使过任何职权。
历史上“使相”行使职权有且仅有一次,为乾德二年964年。时宋太祖罢免后周留任的三名宰相范质,王溥与魏仁浦,以致次日当宋太祖任命赵普为宰相时,因宰相空缺而无法签署敕令,场面非常尴尬。
因宋太祖的皇位是篡来的,本身就有不少非议之声,宋太祖为不再刺激众人,就让身为亲王的弟弟赵光义以“使相”衔,令其签署敕令,这才完成了对赵普宰相的任命。
搞清楚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