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王朝从秦朝算起,专制程度不断加深,到明清时为专制制度的顶峰。这其中最明显的趋势是有二个,其一,相权被皇权不断挤压,分解;其二,皇帝不信任外朝官员,相信信任身边的内朝官,于是就出现“内朝官”外朝化,外朝官勋章化的现象。
上述理由就是唐朝“三省制”出现的主要原因,也是明朝废除“宰相”的主要原因。
“三省制”是唐代中央的官制,也是皇权集权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简而言之,就是将“相权”一分为三,使之相互制衡,威胁不到皇权。至于“三省”的起源,则符合第二点,它们都是从皇帝身边的内朝官演变而来。
尚书省尚书出现最早的时间为秦朝,“秦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尚,主也“。少府,为秦朝九卿之一,为皇帝私库的主官。少府派四人在朝会中为皇帝与大臣传递各种书册,这些人称为”尚书“。
西汉承秦制,也设尚书,到汉武帝时,尚书进入皇帝后宫,所以开始启用太监充任尚书一类角色,比如司马迁,做过中书令。
当时尚书与中书实际混为一个机构,还未分开。
汉武帝时,皇权过重,汉武帝从宰相手中收回决策权,宰相只保留执行权。汉朝任何大事都由皇帝一人决策,为减轻工作量,汉武帝召了一大批青年俊杰入朝为自己参谋,为方便这些人进行皇帝内朝,就得给这些人内朝的官职,这就是侍中、散骑,常侍等“中朝官”。
汉武帝之后,为汉昭帝,昭帝年幼,汉武帝便将“决策权”留下霍光,给霍光相应的官职是“领尚书事”,当然“领尚书事”不能算官职,只能算某项权力,即代替皇帝看奏章,相当于昭帝未亲政前,霍光掌握西汉的决策权。
皇帝宫殿分为三部,一是外朝,皇宫之外,由宰相等人;二是内朝,皇宫内皇帝日常开会的地方;三是禁中(也称省中),皇帝妻妾的地方。中朝官没许可,不得入禁中。
东汉时期,皇帝独揽大权,也是要分散相权,遂以“三公”替代宰相,由三公带领九卿成为东汉的执行机构,但决策权仍在皇帝手中。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窍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也就是说东汉时期,“尚书”成为正式的机构“尚书台”,亦号中台、内台,仍设宫禁中。尚书台名义上归属少府,实则只属皇帝,是参与决策命令、综理国事的政务中枢。
中书门下尚书台成正式机构后,设千石尚书令,六百石尚书仆射,下有六曹尚书分掌庶政。其后,尚书权渐大,为皇帝所不能制。为解决这一矛盾,曹魏置中书省。
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年,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又置中书监,以秘书左垂刘放为中书监,右垂孙资为中书令,中书省实起源于此。
特别一说,曹魏始于“禅让”,其官职结构来源于曹魏的霸府,《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十一月,初置尚书、侍中、六卿。”曹操霸府的构成特点是改变秦汉以来三公、九卿的基本格局,将尚书和侍中置于三公九卿之上。
比如魏明帝病危,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坚持作诏,自辽东召回司马懿受顾命。曹魏中心决策层由中书监中书令参入。
至于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始于东汉侍中寺,晋朝时名门下省,因侍中与黄门侍郎俱管门下众事,故以为名。
侍中在秦汉时期也是为宫中仆从,其后的发展也如“尚书”一样,侍中人员来源有三种;其一,以儒者为侍中,以备顾问,汉武帝以孔安国为侍中;其二,以幸臣与弄儿为侍中,如汉高帝之籍孺,文帝之邓通,哀帝之董贤。其三,为加官,朝臣加侍中衔,可入内廷办事。东汉窦宪为侍中,“内干机密,出宣浩命”。魏晋以后,参与平议尚书奏事,掌献纳谏正,遂以之箱制中书之权。
唐代三省机构唐代继承隋制,最终确立最高机关为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
中书省,隋朝称内史省,唐代一度改称西台、凤阁、紫薇省。
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在唐代又称西台右相、凤阁令、紫薇令,有两员,原为正三品官阶,后调为正二品,佐天子掌大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也是两员,正三品官阶,属官为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官阶,其职为草拟制书敕旨,帮助中书令审阅尚书省六部的奏章等等。
门下省
门下省长官称(门下)侍中,唐朝时也有称东台左相、黄门监等,有两员,官阶正二品。副长官为门下侍郎,两员,正三品,参与评议政事。属官有给事中四人,正四品,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令文书,审阅各种呈文,提出供皇帝参考的处理意见。如文书不合理,就退回原部门。
尚书省
又中台、文昌台、都台,执行机构,负责执行由中书起草、门下审核,最后经皇帝批准的各项政令。
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只有一员,官阶为正二品,为虚职。实职由尚书省副长官左右仆射(从二品)代行政务,尚书省下设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左右司员外郎,分管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长官都称尚书,官阶正三品。
唐朝初年,一品二品都是给勋贵的荣誉职务,不具有实际权力。比如贞观十七年643年,以门下侍中、中书令俱正三品,尚书令的左右仆射为从二品。只到大历二年767年,侍中、中书令升为正二品,两省侍郎升为正三品,遂出现同二品之名。
唐朝让尚书令虚设,不是因为李世民做过尚书令,而是尚书令过于尊贵,只能虚设。且李世民曾为太尉、司徒、中书令等官,但这些官并没有虚设。
关于唐朝“三省六部”的动作流程,如图。
这里还是强调唐朝的“宰相”问题,三省长官都可以称“宰相”,但真“宰相”必须要有决策权,即在权进入皇帝与众大臣做决策的地方——政事堂。
唐朝初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办公,非三省长官不得进入政事堂。皇帝怕这些老臣专权,就想参沙子进来,就是加入一些官阶较低的心腹官员,这些年轻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参知机务”等头衔。
到了后来,除了三公和中书令以外,其他官员必须加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才能有权出入政事堂,门下省和尚书省长官如果没有这个头衔,即没有资格出入政事堂。
为何中书令不需要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即可参入决策?
那是因为政事堂这个机构就在中书省内。
“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永淳二年七月,中书令裴炎以中书执政事笔,遂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其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也。”
最初的政事堂在门下省,永淳二年(683年)时任中书令裴炎将政事堂从门下事迁往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这一称谓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总体而言,皇权压制下,相权被分解,但皇帝一人无法政务,还是需要辅助人员,这也是中书门下合一的表现。自”中书门下“体制出现后,三省辅政体制就呈现出瓦解的势头,到宋朝”三省“彻底为闲职,元朝更盛,直接向地方”省“份派遣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称”行中书省“,而这就是”省“为地方行政机构的起源。
三省六部制至今,欧洲外国、美利坚与中国在逐渐接近,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尺短道长。左何必?右何必?哪有啥左右!只有天地良心人间!不想论以前!以前再错,大地母亲容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