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奇才忆余天云:四方面军头等猛将,许世友都忌惮三分,死因成谜

文史江湖 2024-01-20 14:25:26

1933年5月底,经过4个月的苦战,四方面军获得了反三路围攻的胜利,在川陕根据地站住了脚。

之后的四方面军迅速也发展到了4万多人,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四方面于是进行了一次大整编。

四方面军此前下辖4个师,在这次整编中,这4个师被扩编为4个军,即4军、9军、30军、31军,军长分别为王宏坤(开国上将)、何畏、余天云和王树声(开国大将)。

在这“四大军长”中,余天云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余天云出生于1906年,21岁参加黄麻起义,之后在4年的时间里,从战士升为主力营长。

1932年3月,红12师36团团长徐海东负伤,战功突出的余天云于是接替团长。当时红12师的师长,就是大名鼎鼎的陈赓大将。

而当时红12师34团的团长是许世友上将,据胡奇才中将后来回忆,要说性格张扬、喝酒海量,打仗的勇猛程度,许世友都要忌惮余天云三分。

后来,许继慎、曾中生、吴光浩等著名将领都遭到了张国焘的独守,草莽出身的余天云便脱颖而出,成了红30军的军长。

红30军成立时,领导班子配备得很强,除了余天云这位军中骄子,政委是李先念同志,政治部主任是李天焕(开国中将),麾下3个师的师政委分别是王建安(开国上将)、杜义德(开国中将)和程世才(开国中将)。

此后,余天云等人指挥30军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反六路围攻,在东线情况不利的情况下,30军从东线发起进攻,一战毙敌4000余人,俘虏10000多人,获得了反攻以来的最大胜利,也宣告了反六路围攻的胜利。在后来的强渡嘉陵江战役中,30军又是四方面军的渡江主力。

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为了统一指挥,对两支主力部队的军事系统进行了一次调整,一方面军各军团改称“军”,四方面军各军番号不变,余天云从30军军长调为31军军长。

这时的四方面军,总共5个军,除了之前的4军、9军、30军、31军,还有一个由川东游击队扩编来了33军,后来,33军的番号又被取消,所以余天云实际上还是“四大军长”之一。

31军的领导班子也很强,政委是詹才芳(开国中将),参谋长是从红三军团调来的李聚奎(开国上将)。

31军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129师386旅,旅长为陈赓大将,被誉为“全中国最好的部队”。余天云到陕北后进入红大,时任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的王树声(开国大将)兼任了31军军长,后来王树声生病,中央派萧克(开国第一上将)接替王树声,再后来,中央又派了陈赓接替萧克,陈赓这才成为386旅旅长。

由此可见,余天云当时在四方面军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而他当时不过是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

余天云能征善战,勇冠三军,但身上难免也或多说少存在一些毛病,比如脾气暴躁,目中无人,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余天云的这种性格,正是他后来悲剧的缘由。

1935年11月,余天云因为一件事打骂了手下的战士,张国焘决定从严处理。

当时中央已经率领一、三军团单独北上了,但一、四方面军共同成立的红军大学(不是陕北时期的红大抗大)还在,张国焘于是便把余天云调到了红大学习,同时担任高级指挥科科长。

余天云心高气傲,对这样的处理非常不满意,觉得丢脸,于是他常常借故不去上课。

当时红大的校长是刘伯承元帅,政委是四方面军的何畏,但是,余天云却一点也不把这两位比自己资格老很多的上级放在眼里,经常表现不尊重。

35年12月16日,刘伯承校长决定将余天云树为反面典型,用以教育全军的干部,于是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了四方面军的刊物《红炉》上。

没想到,余天云对刘伯承的苦心教育不但没有一点理解,反而拿着枪去找到了刘伯承,气得一向好脾气的刘帅大怒,说不处理余天云,自己绝不再上课了。

张国焘得知这个消息,立刻赶到红大进行了讲话,并严厉地训斥了余天云,下了他的枪,将他送进了禁闭室思过。

心高气傲的余天云为此一度精神消沉,闷闷不乐。

在这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余天云的妻子刘伯新过草地时,违反纪律开枪打死了藏民的一头牛,为了严肃纪律,张国焘下令将刘伯新枪毙。此事对余天云的打击可想而知。

这期间,红大的政委何畏因为一直不满余天云对自己不敬,便趁机展开了报复,他命令余天云背着米袋子行军,而余天云自尊心很强,行军的时候他路也不走,马也不骑,战士们只好用担架抬着他走。

经历过这些事情,余天云深感自尊受挫,前途也非常黯淡了,意志消沉,身体也越来越差。1936年4月,部队行军到大金川的一处铁索桥上时,余天云在担架上扭动身体,投入了大金川奔腾的河水中,结束了自己30岁的生命。

后来张国焘写回忆录,对余天云的能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称余天云为“游击天才”,“农民出身,聪敏倔强,以战功从士兵升到排长、连长,一直升到军长。”

胡奇才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对余天云的评价也很高。他认为,余天云性格急躁,“常冲撞张国焘”,张国焘因此对余天云的很多处分失当,最终逼死了余天云。

但是,对余天云的批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毫不夸张地说,余天云确实是一个“军阀作风”非常严重的将军。

据曾任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的傅钟上将回忆:“余天云那时腐化浪费,思想意识一塌糊涂,有很严重的土匪行为,能力又差,不注意掌握政策,自己有时还破坏政策……”

他说,余天云身边的警卫员、通讯员几乎都挨过他的打,他“在军队中打人骂人是最标准的一个”。他担任30军军长师,军政治部主任是张成台(46年牺牲),一次,因为意见分歧,余天云抬手就打了张成台一记耳光。

同为军级干部,余天云的这个行为未免过于鲁莽和愚昧。最后,张成台强烈要求要求调走,死活不肯和余天云合作了。

余天云和政委李先念的合作也并不愉快,原因是他对政治工作完全不重视,直只知道打仗要勇、要猛。有一次,30军打一个山头受阻,大家都很着急,余天云却慢悠悠地讥讽道:“李政委,你上去给他们上上劳动课,山头就拿下来了。”

余天云的性格有问题,但爱打人爱骂人并非是不可救药的,倪志亮、郭天民这些将军都曾以爱打人骂人“闻名”,但经过教育,他们后来都改变了自己的作风,成了优秀的共和国将领。所以,不得不说,余天云的死,确实是一个悲剧。

0 阅读:295

文史江湖

简介:历史中存在太多迷局,静静等着我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