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良川
业委会的实际作用和客观价值,比很多业委会成员想象的要大。
虽然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虽然没权利,虽然多半为一种象征,但她是所有权人实现业主自治的一种宣告。
这几年跑的小区比较多,绝大部分是应新晋业委会的邀请,一批同仁分期分批去指导或释疑。
不收费,不留餐(偶尔有私人掏钱的才却之不恭)。
有天一位老师说:今天往返一百公里,看到他们如释重负就觉得值了,说明我们有价值!
深以为然。
每每轮到我发言,基本上就是四段:
1、不是老师,没有经验,但看到了太多的教训。将这类教训传递给各位,大家少走弯路,此行目的就达到了;
2、干这门差事急不来,先理清头绪,分轻重缓急,再各个击破;
3、不要轻易启动换物业,这是一件非常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如果业委会的脚跟没站稳。往往物业没换掉,把自己给换没了。市面上的新班子换物业的成功率不足一半;
4、业委会的工作千头万绪,小区里百废待兴。先活下来,是业委会的头等大事!
之所以说“活下来”是业委会的头等大事,实在是看到太多因小失大的业委会,或天折、或半而废,或无疾而终。且多半是已见成效后被利益体借刀杀人而让其正中下怀的。
万科的郁亮接受王石舵印是2017年,那时的万科和地产业正值如日中天的高光时刻。
可不久郁亮石破天惊地喊出了一句“活下去!”
整个业界及同仁都不以为然,甚至讥讽。
今天的地产业天雷滚滚,我们不得不佩服郁亮的先知先觉。他了解情况,他有危机意识。
今天的万科即便“难脱干系”,但由觉醒意识到布局调整,万科相对来说,其行业处境无疑会优于一般。华为的老任一直在喊“活下去~”在自然界,蚂蚁是个独特的存在:组织起来的蚂蚁可以搬动大于它们自身体重几十倍的物体;
一旦没有“组织者”引路,蚂蚁群会在一个圆圈里反复循环奔跑,最后因体力不支而扎死一堆。
由业主大会选举产生的业主委员会,无疑是业主实现自我治理的合法表现形式。
所有权人的意思能否表达、意志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业委会的有与无。
在神州大地,有以百万计的“建筑区划内”小区,其矛盾、纠纷、冲突堆积如山、层出不穷。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若究其终极,是因为小区里有利可图。
于是,一轮又一轮的争夺战、保卫战持续在展开,近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
对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业主而言,几十年的命运相当不济:有2/3左右的小区没有业委会;1/3左右的业委会里还存在着伪业委会。
比较悲催的是:已选出来的业委会,存活率不高,或活得不健壮。
比较悲哀的是:很多业委会、或成员辞职、或集体辞职。好不容易产生的业委会,要么名存实亡,要么化为云烟。
比较悲惨的是:绝大部分辞职的原因是:“业主内部被人当枪使,搞得我们太寒心”。
现实中业委会辞职的共性基本上是:不堪重负,不忍其辱。
曾写过《世上最苦差、莫过业委会》、《你若辞职,正中下怀》。
关注、追踪、研究了十几年的业委会。
业委会是个“怪胎”,但能修成正果。取决于胎儿生长的环境和胎儿自身的生命力。
胎儿一旦出生,就会上户口,有了户口,上学、就业,为家庭和社会作出贡献……一切就有了可能。
业委会亦然。
放眼一望,没有一个业委会是顺产儿。
如果一诞生,就有业主怀疑其可能是贼,可能有残疾,可能不能指望,那她真的无法健康成长。
如果积极地“助产”,如果呵护,给予耐心,给予信心,哪怕成长不快,也可能最终成为栋梁,那便是“家长”。
凡是已安居乐业的家园,都有一个众望所归、一呼百应的业委会。
凡是没有业委会的小区,无论看上去多么光亮,所有权人并没有自己的主张。
不能没有业委会。
不管是新生的,还是换届的,业委会上任伊始,定是百废待举、百业待兴。
但千头万绪中的头等大事,是活下去!
半数以内的业委会成员辞职,业委会已经不健康;
半数以上甚至集体辞职的业委会,那是所有权人在权益意志上的消亡。
上道履职一年内的业委会,“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案例比较多,似乎有增长趋势。
除了当下业委会的生长环境不友好外,业委会自身肌体和心理是更为关键的因素。
自愿报名、大家投票、民主产生;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同时让自己的权益增加保障。付出、委屈就在所难免。
活下去,一切皆有可能;
不活,一切皆无可能。
哈姆雷特一直在思考:“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