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动自行车限与不限,双方意见对立,有没有两全解决方案?

雨琴说商业 2024-03-21 20:07:20

7月1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的征求意见听证会在广州举行。

广州电动自行车听证会(网络图片)

在为期一个月的通行管理措施征求意见时间内,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共收到了来自市民的5040份意见和建议。在这些意见和建议中:

① 23.3%的市民提出优化调整限行方案的路段时段的意见;

② 23.2%的市民反对限行,认为其会严重影响出行;

③ 17.2%的市民支持限行,并认为目前的限行范围过于宽松,要求扩大限行范围;

④ 另有36.3%的市民咨询或提出其他建议,希望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

可以看出,市民对广州电动自行车限与不限,双方意见对立。

1、限与不限,双方意见对立

想想也是,每个人都是“屁股指挥脑袋”。骑手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电动自行车限行表示反对。机动车、自行车、路人同样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电动自行车限行表示支持。

但似乎人数更少的骑手们声量更大。由于牵涉到骑手的切身利益,许多骑手对全国人大代表陈海仪提出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建议恶语相向,受到了网络暴力。

广州电动车限与不限,如何限,已经成为双方利益博弈的焦点。如何稳步推进?有没有双方都满意解决方案?考验着广州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2、短期内,加强管理是必须的

广州的中心城区道路狭窄以及大量城中村密布,在全国是极其罕见的。这种格局的形成与过去从商集市和小制造加工业大量涌现有直接关系。电动自行车乱象就折射出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历史欠账。

广州老城区(网络图片)

总之,广州中心城区人口众多,道路狭窄,居住密度高,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密布,带动了大量劳动者采用电动自行车出行,已经让城市不堪重负。

上述情况,短期内广州很难改变。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实行部分区域限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是必须的。

3、长期看,治本才是解决之道

如果不改变广州中心城区的现状,仅仅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是很难让市民满意的。

广州可以利用这次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引起的广泛争论,让市民充分认识到只有疏解中心城区众多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才能疏解中心城区人口,有效降低电动自行车出行数量,改善交通。

在市郊建立专门的工业园区,用优惠政策承接中心城区疏解的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及工人。低端制造业和物流业离开城区后,大量电动自行车骑手也会离开中心城区,将有效疏解城市中心交通。

抓住广州传统商贸大市向现代化国际都市升级的契机,利用城区与市郊土地差价,土地置换吸引国内外投资,发售城市改造债券。根据发展规划,启动中心旧城区成片改造,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广州新城区(网络图片)

随着产业发展升级,应逐步提高外来创业者的门槛,为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高端贸易及服务业留下空间,助力广州市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广州的明天会更美好!

各位网友,你的观点如何?

0 阅读:0

雨琴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