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之问反映了我国中高考制度培养不出创新人才,如何解决?

雨琴说商业 2024-03-21 20:07:19

最近,我国著名生物学家颜宁在微博中分享,她在博士生推免面试时,询问了20多位考生同样的问题:“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颜宁称,面对如此开放的问题,这些国内最顶尖的本科和硕士生学子们,却没有一位能给出让她眼前一亮的答案。

生物学家颜宁(网络图片)

从本质上说,颜宁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她问这样的问题就是想听听考生们为什么要读研?是生活所迫还是你的爱好?有没有思考过创新?

说实话,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20多位考生没有一位能给出让颜宁眼前一亮的答案,是不奇怪的。

1、我国教育是为了选拔,为了公平,不是为了创新

孩子从读小学开始,初中、高中直到大学本科,能力是否优秀?一张有标准答案试卷的成绩决定一切。中考为了分流高中与中职,高考为了决定谁能上大学。

中高考面对上千万数量级的学生,如何高效地、公平的筛选?应试教育成为不二的选择。老师出各种各样的对今后研究、工作、生活毫无用处的偏题怪题,让学生残酷竞争,就像古罗马时期的角斗场。

考场像古罗马角斗场(网络图片)

可以想象,面对从小学到大学本科十几年有标准答案试卷,再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也会变得墨守成规,按部就班!面对颜宁的提问,面试者会担心:“自己万一哪句话说得不符合您的心意,或者暴露出某些您不喜欢的科研潜质,就被淘汰了。”就不奇怪了。

好在语文作文是唯一没有标准答案的,为中国学生保留了一点点创新能力。

可以看出,我国现行中高考制度是培养学习型人才的,是培养不出科技创新人才的。哪怕高考状元考进清华北大,只能说明你会墨守成规的读书,考试成绩比别人优秀,并不能表明你有创新能力。

2、大国科技博弈,我国培养的人才行吗

美国住华大使伯恩斯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中方必须接受美方是亚洲的领导者,美方并不寻求与中方对抗,但美国在某些领域的领导地位需要得到承认”。

美国住华大使伯恩斯(网络图片)

伯恩斯所说的某些领域其实就是美国的金融霸权、科技霸权和军事霸权。

为打压我国高科技企业,美国将中国高科技实体企业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制裁涉及到芯片、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涉及的企业包括华为、海康威视、龙芯中科、华大基因、第四范式、盛科通信、江南计算所、天津飞腾等。

面对美国科技制裁,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行吗?

上面已经分析过,我国培养的人才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这样的人才有长处,也有短处。

长处在于我们可以跟踪超越,如华为通信技术,我们可以不用发明香农定理,站在美西方技术成果上超越他们。同样,芯片是一门成熟技术,我们只要利用举国体制和中国人的勤奋,5年内实现规模性突破是没有问题的。

短处是在当你已经领先世界或并跑时,我国培养的人才由于缺乏创新能力,竞争力不行,如量子计算领域就是一个代表。

3、我国科技创新型人才从哪里来

由于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缺陷,几十年的应试教育培养学生墨守成规,按部就班,技术跟踪的思维模式。他们能够适应90%的跟踪技术创新工作,但是很难适应10%的理论研究和颠覆性创新工作。

这10%理论研究和颠覆性创新人才从哪里来?

一是直接从国外引进;

二是在有国外初中、高中、大学本科及研究生经历中国学生中寻找;

三是国内自己培养,利用我国大学生毕业数量已经大于出生人口的契机,对中高考制度进行改革,既要培养学习型人才,更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各位网友,大家怎么看?

0 阅读:0

雨琴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