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坚料志”头像,不错过每条香港大新闻。
上周,澳洲政府正式实施「离线权」(Right to Disconnect)新法,让一般符合条件的企业员工在非工作时间有权拒绝与工作相关的联络,例如收发电子邮件和讯息。事实上,「离线权」并非新概念,许多欧洲和北美国家及地区经已立法实施。今年三月,有内地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出「离线休息权」议案,旨在保障劳工在非工作时间的权益,并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中国推动「离线休息权」政策面临着诸多挑战。
制度观念的制约与许多东亚国家类似,中国深受「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力差距相对较大,导致雇员通常倾向于顺从雇主的要求,进而助长了加班文化。尽管《劳动法》第36条明确规定员工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但这些法律规范并未能有效遏制「996加班文化」的蔓延。在没有补偿的前提下,长时间工作常被视为员工对工作的承诺及对公司忠诚的体现。久而久之,员工逐渐习惯于随时待命,加班因此成为了常态。因此,若要在国内推动「离线休息权」的立法,必须先改变在人民心中这种根深蒂固的工作文化观念,使企业和员工都能理解并实践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缺乏法律和政策支持在当前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远程办公已变得普遍,然而相关法律却未能及时跟进,员工「工作」与「休息」的界定很是模糊。有报导指,内地一名设计师每天需24小时待命,随时回复手机信息,离职后更花费了3.5小时才退出近600个工作群组。虽然这一案例较为极端,但它促使我们反思如何厘定「离线」与「在线」的定义。缺乏法律上明确的定义使得员工难以维护自身权益,企业也因此缺乏动力和指引去实施相关政策。基于科技进步的大趋势,当局应该带头推动并解释有关「隐形加班」的概念,拟定相应的机制及措施去保障员工利益。
企业竞争力的考量有学者指出,实施「离线休息权」政策可能对企业的生产效率、竞争力甚至创造力产生负面影响。作为新兴科技大国,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在市场中的占比持续增加,而该产业通常依赖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不断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任何形式的休息都可能被视为影响进度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难免会抵制相关政策的推行。此外,「离线休息权」的实施可能被视为企业成本增加的来源,因企业需要增聘相应的人手来弥补缺失的劳动力。然而,在现今的环境中,青年人更着重工作与生活平衡,而推动「离线休息权」正有助吸纳年轻人才,并降低员工流失率。
推动「离线休息权」的立法不仅是对员工权益的保障,更是企业乃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考量。然而,如果企业和社会无法摆脱加班文化及过度追求短期利益的思维,那么「离线休息权」将沦为空谈,无法真正实现其应有的价值。面对未来,各界应共同努力,改变现状,真正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和谐平衡,让每位劳动者在尊严与权益的保障下获得应有的休息与自由。
文:潘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