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兮》女人闺中独守,男人死生未卜。何其痛苦凄怨

荔枝姑娘诗词赋 2024-09-06 21:24:39

在古代,夫妻离别后,一方守在闺中,日夜思念,期盼着远方的爱人能够平安归来。而另一方则远在天涯,生死未卜,无法与家人联系。在这种断绝联系的时空中,他们用深深的爱意和真挚的情感,创作出了一首又一首执着而悲伤的恋歌。例如,“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还有“自从丈夫出征后,我的头发就如飞蓬一般乱糟糟”。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我的大哥啊,你是我们国度最为英勇魁梧的壮士,手持长殳,成为了大王的前锋。自从你加入东征的队伍离开家园,我的头发就变得散乱如飞蓬,再也没有心情去涂抹脂粉。我打扮得再漂亮,又能给谁看呢?天要下雨就让它下吧,可又偏偏露出太阳,世事总是无法预料,我只希望能够无痛无痒地思念你。如果能找到忘忧草,我一定会把它种在树荫之下,以消除我对你的痛苦思念。

战争是残酷的,它会带来大量的伤亡和民众流离失所。然而,在这其中,最受苦的却是军人的家庭。当军人出征时,他们的妻子往往被孤独和恐惧所包围。在《诗经》的众多思妇诗中,只有《卫风·伯兮》中的“自伯之东,首如飞蓬”这句话最为简练、形象。意思是说,自从丈夫出征后,我的头发就像飞蓬一样凌乱,并不是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整理,而是因为没必要。即使我打扮得再漂亮,又能给谁看呢?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女为悦己者容”的含义。你不在我身边,我为谁打扮呢?

《战国策·赵策一》中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已者容“的句子,说当时侠士之风盛行,士可以为欣赏自己的人卖命,而女性也只为自己喜爱的人修饰妆容。

在杜甫的《新婚别》中,新娘面对即将远征的丈夫,自我感叹道:“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她只愿意为丈夫化妆描眉,展现出自己的美丽。对于女性来说,爱情总是蕴含着一种娇羞和柔情,她们在发髻上插上一支钗,鬓边戴上一朵花,双颊染上一点胭脂,身上穿着石榴裙等等,这些细节虽然未用言语表达,却揭示了女儿家的娇羞和期待。她们希望通过打扮得漂亮来赢得丈夫的欢心,让他更加惦念自己的美好,只把目光集中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这种心思在脂粉香气、环佩琳琅、绫罗绸缎和花黄花钿中一览无余。此外,女性天生就向往美丽,她们也希望自己能够过上精致美好的生活。然而,即使有首饰、美裙和脂粉等物品,如果女性内心已经如死灰一般,或深陷悲痛之中,她们便无心妆容,甚至变得憔悴不堪。

这种由外而内的描写很写实。

《诗经》中的《郑风·狡童》也道明了这个问题。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女孩遇到小伙后容易陷入深深的思念,这就有了《狡童》这个故事。她无法再和我交流,因为你的存在,我无法安心吃饭!无法和你一起用餐,因为你的存在,我无法入眠!女子自古以来都注重容貌,但是在《伯兮》中,女子却失去了打扮的动力,她蓬头垢面地坐着,等待着她心中那个威武健壮的丈夫归来。

然而,思念的日子是如此的艰难,她想找到一颗忘忧草来忘记他。但是,即使痛苦如此,她仍然觉得有些希望是好的。想着他,她的生活就有了盼头和希望。她心甘情愿地想念着他,承受着痛苦,"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必要时,她甚至愿意付出生命。

他们可能是新婚夫妇,他在上战场前还为她画眉,然后在她的云鬓旁别上几朵小花,使她娇羞的脸庞焕发光彩。这是她所渴望的现世安稳。然而,残酷的战事将她深爱的丈夫拉到了生死未卜的战场。在战场上,朝不保夕,她日夜不安,肝肠寸断。大多数女子所希望的就是现世安稳和岁月静好,有爱人并被爱,长相厮守,直到生命的尽头。然而,天意弄人,连这仅有的一点美好都不成全,只留下无尽的离合和悲欢。

离别有时就像一把钩子,瞬间钩碎了人的心。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个人已经离去,你只能抱着不再完整的心,默默承受痛苦。期盼着,不知道能否等到那个人的归来,仿佛要等到飞蓬凋谢、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

说到诗中的植物飞蓬,还有另一层的意味。

“其华似柳絮,聚而飞,如乱发也。”《诗集传》中这样说,飞蓬也由此得名。作为乡野间随处可见的一种荒草,飞蓬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根很浅,叶落枝枯后,很容易从近根处折断。飘摇不定,遇风则四处飘落,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之一。这样一种微不足道的植物,出现在《伯兮》里,就有了别的意味。“首如飞蓬”,不过是一种表象,妇人的思念,就像风中的飞蓬早已随夫君上前线走天涯。而她的夫君,又何尝不是一棵飞蓬,他的生命飘摇在战争这场“大风”中,怎么可能回得来。如此,她们哪里还会有心情打扮自己。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诗仙李白曾这样对诗圣杜甫说,明知世事难料,二人都似飞蓬在空中旋转飘落,不知道是否还会相见,且干尽了这杯中酒吧!尽管《伯兮》中的女子没有诵诗饮酒,但她自此不妆容的行为,比起两位大诗人更多了几丝悲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