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副总理视察地震灾区,突然决定去看省长老家房子,结果如何?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4-06-09 09:15:03

1996年2月3日,云南省丽江县境内发生了里氏7.0级大地震,以历史文化遗迹闻名的丽江古城受到严重破坏,造成群众伤亡170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亿元。

消息传出后,以普朝柱书记、和志强省长为首的云南省委、省政府立即动员全省力量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艰苦战斗中。

和志强省长自己也是丽江人,是纳西族的儿子,他老家所在的丽江地区白沙镇开文村也是地震重灾区之一,全村有将近八成的房屋都倒塌了。

丽江受到严重破坏,这让和志强心急如焚,因为在不久之前的1994年10月,他还在丽江主持召开了“滇西北旅游规划会”,决定把滇西北作为云南旅游精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十年之前的1986年,丽江古城其实大部分准备拆除,幸亏以朱良文教授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紧急向和志强上书,引起了省政府的重视,这才保全了古代云南人民创造的这座文化瑰宝。

多年前的丽江古城

在国务院的支持下,丽江地委、行署决定把1996 年作为“旅游宣传年”,开始了大规模的旅游宣传活动,申报丽江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也在顺利开展,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这场地震使得丽江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地震是晚上发生的,地震后和志强当即给国务院打了电话汇报灾情,国务院领导在电话里询问飞机能否从北京直飞丽江,和志强肯定地回答:“丽江机场降落飞机没有问题!”

仅仅是第二天,党中央和国务院就委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同志,率领中央慰问团赶到丽江视察灾情。

同日抵达灾区的和志强立即陪同国务院慰问团前往灾区,副总理选择的第一站就是重灾区的金山乡。

这时候余震还在不断发生,丽江周围的山区滑坡严重,震中房屋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幸存者们大多数惊魂未定,蓬头垢面,“这么大”的领导居然冒着风险来到灾区,这属实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地震后的丽江

一行人在一片瓦砾的废墟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行,和灾民逐一握手,安慰他们解放军大部队和医护人员已经挺进灾区,而且救灾物资很快就会送到,这样一来,人情粗定。

过了一会,他们见到了金山乡一个村的村长,村长向副总理汇报说,他们村80%的房屋倒塌了,总共才400多人的村子死亡41人。

这使得人们的心情十分沉重,副总理提高声音,坚定地对村民说:“我代表党中央、国务来看望大家,希望大家团结起来,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这次地震造成的受灾乡镇多达51个,灾民超过百万人,房屋倒塌和损坏的也有近百万间,灾后重建的工作量实在太大,在走访中途休息的时候,副总理关心地问和志强:这座古城破坏得这么严重,你们打算怎样恢复重建?

和志强听到这话本能地犹豫了一下,想要重建就意味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那可是天文数字啊!

和志强(右)

1998年的澜沧耿马大地震后,省政府测算了一下地震的损失和重建的费用,就算按照最低的程度来也要投入16亿元。

方案上报中央之后,国务院回复说:因为国家整体比较困难,只能拨给4.5亿元的重建资金,而且还不是一次性给的,而是每年给1.5亿,连给三年。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和志强立马就坐不住了,最后他思来想去,硬着头皮给总理写了一封信,表示钱不是非要不可,国家不给钱,给个政策也行!

什么政策呢?就是允许云南进口几条先进的卷烟生产线,使云南的甲级烟在三年内翻一番,这样每年的税收有100来亿,省里和中央对半分成。

50亿到手,不仅灾区重建问题完全解决,而且省里每年还有大量资金投入到发展和扶贫工作中,简直是一举多得。

在基层视察

让和志强惊喜的是,国务院第二天就打来电话,说分管领导想要听听省政府的详细计划,和志强二话没说,立即搞了一个汇报材料,找分管副总理报告。

当时国务院分管财经的副总理是田纪云同志,他和时任财政部部长王丙乾、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三个人听了和志强的汇报,略微斟酌之后就表示方案可行。

随后,总理亲自到云南视察灾情,现场拍板,同意云南引进了80套国际上最先进的烟草设备,仅仅三年后,云南的卷烟烤烟技术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92年,烟草行业上交利税达到了和志强预想的100多亿,第二年200多亿,第三年300多亿,以前云南的财政全部要靠中央补贴,自此之后全省财政不仅完全解决,每年还上缴大量税收,一跃而为财政大省。

现在的云南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和志强在心里默默地算了一笔账,觉得灾区重建不成问题,便信心十足地说:“省委、省政府考虑,古城保持原貌,重建如旧。”

90年代丽江街头

也就是说,丽江国际旅游城市的定位不变,开发和宣传的计划不变!

因为受灾群众实在太多,晚上中央慰问团和省慰问团简单讨论之后,决定第二天早上兵分两路,分头进行慰问和视察。

其中,和志强继续陪同吴副总理前往黄山乡中济村、中海村和白沙乡开文村视察灾情,慰问灾民,看望抗震救灾的部队官兵。

和志强曾经在云南省地质局工作了20多年,是省级劳动模范,调任副省长之前就是省地质局副局长,副总工程师,对全省的地质地形熟悉得如同自己的十根手指头。

他知道,中甸-大理一线就是一个地震带,丽江刚好在地震带的中间,除了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1951年丽江也发生过6.3级地震,死亡390人,伤1500余人,受灾人数约12万人。

今天的丽江

因为震了修,修了震,丽江群众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重视,许多房屋到90年代中期都是木质结构,抗震性能比较差。

和志强的老家也不例外,而且由于老和常年在外工作顾不上家,他老家的房子已经破烂得不像样了。

如果有人说“这里是省长的老家”,十个人里有九个都不会相信,也不知是不是有意的,和志强在白沙乡带着中央慰问团绕着开文村走了一圈,就是没有去开文村。

就在中央慰问团打算离开白沙乡的时候,一个人按捺不住,大声说道:“各位领导,咱们去看一个很有意义的地方。”

众人循声望去,见说话的是时任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政委的和国才,和国才也是纳西族人,他老家在丽江县的龙蟠乡,与和志强的白沙乡相距不远,对于和志强老家的情况十分清楚。

和国才

副总理当即问:“和国才同志,你说的很有意义的地方是哪里呀?”和国才答:“就是和志强省长的老家,他家就是这个乡的。”

副总理对和志强说:“那好,我们就到你家看看吧!”

于是一行人往回走,没过多久就到了开文村,和国才指着一座破破烂烂的院子说:“这就是和省长的家。”

大家一看,这个房子比村里一般村民的还差,只见房屋东倒西歪,墙体已全部倒塌,大门被土坯堵住。

当时云南改革开放已有十多年,开文村很多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也盖了大房子,但和志强家却是个例外。

丽江地震中倒塌的房屋

和国才知道,此时老家的房子里只有和志强的弟弟住着,因为老和长期在外忙工作,没时间照顾家里,连老母亲去世也没能回家看上一眼。

他弟弟身有残疾,也没能多关照,就这样在老家当了大半辈子的农民。万幸的是房子的质量确实不行,墙倒下来也没压着人,这样和志强的弟弟才得以幸免。

一个佝偻着身子,看起来比和志强年纪还大的老农正守着房子的废墟,和国才指着他对大家说:“这就是和省长当了一辈子农民的小弟弟。”

众人听说这是和省长的弟弟,不由得唏嘘不已,没想到和志强身居高位,老家竟然是这幅光景,不少人顿时都红了眼圈。

吴副总理跨过断墙进入院子,亲切地拉住老农的手,鼓励他一定要坚强生活,党和政府很快会帮助他把家园重建起来的。

今天的白沙镇

老和的弟弟听说眼前这位中年人是副总理,心情十分激动,随行的记者留下了一张他与吴副总理握手的照片,后来这张照片被和志强的弟弟十分珍惜地挂在卧室,作为难忘的纪念。

在云南人民积极的生产自救和全国各省、世界各地友好国家、组织的共同支持下,1996年丽江大地震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很快就被治愈了,不过短短的三年时间,一座崭新繁荣的丽江城便又重新矗立在玉龙雪山脚下。

而和志强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一意带领全省上下艰苦奋斗、建设家乡、发展经济的事迹,也永远留在云南人民心中。

0 阅读:1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