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原型是谁,菩提祖师为何说他是食松果的猢狲?

绿野萍踪文化行 2024-05-16 10:30:33

前一篇文章,揭秘了西牛贺洲灵山之上为猴王指路的樵夫,以及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他们都是大明皇帝,都是有历史原型的真实人物。那么,孙悟空又会是谁呢?这个以猴为形象的“人物”,也有历史原型吗?如果有,又会是谁呢?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究竟写的是哪里?

按照樵夫的指引,猴王来到了一座洞府前。猴王看时,洞府大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然回头,猴王看见一块高三丈阔八尺的石碑,上书十个大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碑,竖石,郑玄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唐人徐坚《初学记》中说:“今宫室庙屋墓隧之碣,鎸文于石皆曰碑”。碑的最初用途就是日晷,专为宫廷所用。测日影以辨阴阳,阴阳即“明”。到了唐朝时期,石上刻上文字,是宫室、朝庙、屋宇、陵墓、山洞的标识。因此,灵山洞府的石碑既是宫廷,又是庙宇,还是陵墓。

前面的文章解读过,“靈,靈巫也,以玉事神”,巫谐音吴,指的是大明国号源自祝融(吴回)。《西游记》中的乌巢禅师、乌鸡国,就是“巫”,隐喻朱家出自吴回曹姓之邾子国(朱紫国)。因为大明以“融”为国号,朱元璋便在立国之前自称吴国公、吴王,洪武元年的前一年是吴元年。

灵,又谐音“陵”,花果山上的石头“有通灵之意”,就是《石头记》中的通灵宝玉。“石即豕,亥字寓焉”,《石头记》中的这句批注,通解了《水浒传》、《西游记》中的石碣、石碑与石头,这三大名著都是隐写的朱明兴亡历史。

猴王所见之洞府,石头上镌的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则可理解为大明之陵。当然,若是要解读为大明皇宫,也能说得通。前面的文章中讲过,此时,大明已亡,石猴(朱猴)是去为他们家寻找“不老长生”的仙术。《西游记》,记的就是大明“西游”历史。

世德堂本《西游记》分一百回为二十卷,每卷以北宋邵雍《清夜吟》中的一个字为卷名,第一回至第五回是“月字卷”。这首《清夜吟》第一句是“月到天心处”,心,即“灵台方寸山”。灵台是心,方寸是心,这句话的前后两个字就是“灵山”。

灵山,是“陵山”的谐音,后文书中的八百里福陵山,既以猪八戒构成“重八”,又隐写了“福临”。取经之地是古之扶懔,也谐音“福临”。所以,《西游记》绝对写到了大明灭亡。因而,通灵也就是“通陵”。

花果山上的巨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由“之意”而来到灵山,就是大明灭亡的隐喻。碑,“以玉事神”,通灵宝玉同样是大明灭亡的隐喻道具。

刚刚还是“月到天心”,石猴一到便是“斜月”了。“斜月三星洞”,也是个“心”字。石猴见“心”,便是个“愚”字,也就是心猿。观音菩萨在鹰愁涧骂猴王是“村愚的赤尻”,就是大明太祖骂他的猢狲。没错,观音菩萨也是隐射朱元璋。怎么回事呢?咱们今后再讲。

愚,是禺心,禺即长尾猿猴。心为火,祝融是火正,“融,大明也”,朱明因而以火德为国运,这是“心猿”的第一层寓意。南明最后一帝朱由榔被吴三桂缢杀于金禅寺,然后纵火焚化,这件事,又写在《石头记》中,“愚”即大明最终亡于火。始于火,亡于火,这岂不是“又向荒唐演大荒”吗?因此,包括《三国志通俗演义》在内,书中是一片火海。诸侯(朱猴)自相火并,最终自取灭亡。

美猴王为何是个食松果的猢狲?

猴王见三星洞门紧闭,不敢敲门,看了多时,“且去跳上松枝梢头,摘松子吃了顽耍”。少顷,洞门打开,出来一个童子,把猴王带进了三星洞。猴王进了洞天,往深处看: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

上一篇文章解读了菩提祖师,他就是后文书中的如来,如来隐写的是大明二祖。这里,说说猴王看到的“洞天”深处景象。

深阁,《正字通》解释:“紫宸,便殿也,谓之阁”。琼楼,琼,赤玉也。楼,“木娄”,娄,指的是朱娄国,也就是朱元璋曹姓先祖之邾子国。木娄,寓意朱家木字辈的皇帝。因此,“琼楼”二字就隐写了大明二祖,以及亡大明之木字辈皇帝。

瑶台,美玉砌成的楼台,瑶,玉之美者。美,即美猴王的美,前面的文章解读过,美猴王是一只善(扇)了的猴,“美与善同意”。

石猴所见洞天深景,照应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隐写的就是大明皇宫或者是大明祖陵。瑶台,也是神仙的居所。

美猴王见了端坐在瑶台之上的菩提祖师,便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朝礼,就是朝拜的意思,在古代典籍中,讲的就是朝拜皇帝,比如,唐代郑处诲《明皇杂录》中有:“今则将行朝礼,爰申宠命,可授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之句,说的就是朝拜皇帝。

菩提祖师见猴王下拜,便问明了来历,得知这只猴是花果山上仙石所生,便叫他起来“走走我看”。那美猴王纵起身来,拐呀拐地走了两遍。于是,菩提祖师笑道:

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菩提祖师这番话,讲的全部是明朝事。猴子是“食松果的猢狲”,猢狲即猴,寓意大明建立于戊申猴年。狲,是“孙”的谐音,故而,菩提祖师以“孙”为姓,给猴王定了姓氏。所以,猢狲就指代大明子孙。

大明子孙都是“食松果的猢狲”,猴王果然在三星洞外食了松果。松,木公,公。木,即朱家木字辈。公,“分也,从重八”,本义是一物分成八分,《水浒传》则以“松”隐写了朱重八与木字辈的燕王朱棣,也就是《西游记》中的大明二祖。“食松果的猢狲”,意思是大明历朝皇帝都是享用二祖之果实。

因此,菩提祖师去了“猢狲”之兽字边,说“胡”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所以,当菩提祖师问猴王姓什么时,猴王答“无性”,美猴王就是一只扇了的猴。无性即无生,大明就此不能化育而灭绝。

《西游记》中的猢狲,也就是《石头记》中秦可卿托梦凤姐时说的“树倒猢狲散”之猢狲。这两部书中的猢狲,还是出自《水浒传》。“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王婆就大骂郓哥“含鸟猢狲”。

孙悟空为何是第十辈小徒?

猴王姓孙,菩提祖师又以“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给猴王定辈分,恰好排定第十辈,于是,得字辈“悟”。所谓十二字,就是从朱棣到朱由校总共十二代皇帝,也就是《石头记》中的金陵十二钗。

金陵十二钗,隐写的是大明十二陵。南明时期,大明只有十二陵,这是南明最后一帝朱由榔说的。顺治十八年,朱由榔在缅甸被吴三桂俘获,以大明皇帝的身份责令吴三桂:“我本北京人,欲还见十二陵而死,汝能任之乎?”

十二陵不包括朱由检,明代宗景德帝朱祁钰则葬在西山,所以,菩提祖师只说十二个字辈。后文书中,将写到代宗葬于西山的事。若以十二帝论,猴王排第十辈,那就是明神宗朱翊钧。大明之亡,从神宗始,《西游记》也持此说。

菩提祖师的十二字辈分,并非说的是佛门字派,而是归结为一个“悟”字。“慧然独悟”,“悟大光明法”……。悟,就是广大智慧,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其中写道:“此诚所谓广大智慧,登彼岸无极之法”,大明这就“归西”了。

“悟,觉也”,悟,本作寤,“寐觉而有言曰寤”。悟,就是“心语”,讲的就是大明西游事。悟,又是梦醒(寐觉)之意。孙悟空伏虎得虎皮裙,岂不就是“虎兔相逢大梦归”?所以,把《西游记》、《石头记》对照起来读,仿佛是一个人写的。

得了姓,又排定了辈份,菩提祖师说:“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于是,这只石猴就叫孙悟空。“孙悟空”无疑是最成功的文学形象,谁都不如孙悟空家喻户晓、孺妇皆知。那么,“孙悟空”有没有原型呢?如果有,又会是谁呢?

孙、悟已经解读,“空”又是什么意思呢?《史记·天官书》中说:“赤帝行德天牢,谓之空。”《西游记》以此借指朱帝,也就是大明皇帝。天牢,指的是天牢星,在紫薇垣中,象征监狱。以十二地支配黄道十二天神,申日就是天牢星值日——大明建立于猴年(戊申),亡于猴年,“空”寓意石猴空亡。

“孙悟空”与《石头记》中的“曹雪芹”一样,就是一部大明朱家兴亡史。石猴,谐音始猴,寓意大明之始,也就是“开辟鸿蒙”。石猴得了姓名,这回书的最后以这样两句收尾:“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开辟鸿蒙从兹始”,这句开篇词讲的就是朱元璋开辟大明,“原无姓”是说大明源自吴回祝融,又是孙悟空说的“无性”。顽,即愚,这块顽石就是《石头记》中的蠢物,顽,愚也。观音菩萨骂猴头是“村愚的赤尻”,“村愚”岂不就是“雨村”?

第五十八回书中,如来佛祖说了四大混世猴,分别是灵明石猴、赤尻马猴、通臂猿猴、六耳猕猴,这四大混世猴的本事都与“明”有关,其实说的就是一猴,也就是“孙悟空”。其中,赤尻马猴之“赤尻”就是《石头记》第五十回中,史湘云说的“剁了尾巴去的”猴。尻,“脊,骨尽处”,赤尻,寓意尾椎骨尽,猴尾被剁去。谁剁去了猴尾呢?马。

康熙元年(1662年)四月二十五日,南明灭亡。甲申之后才有南明,岂不就是大明的尾巴?康熙属马。再往前追溯,大明皇统为马皇后所出。

石猴,又谐音史侯,就是《石头记》中贾母他们家。《石头记》的“曹雪芹”有原型,当然,这个原型是朱明家史,也暗藏了作者石涛与八大山人。孙悟空的原型也是一部大明家史,那么,“孙悟空”三个字也与作者有关吗?

孙悟空的原型究竟是谁?

孙悟空与“曹雪芹”一样,是一部高度浓缩的大明历史,从女娲补天时代,一直写到大明灭亡。但是,“孙悟空”只是个名字符号,这个“人物”有历史原型吗?

胡先生适说,孙悟空的原型是一个名叫哈奴曼的印度神猴。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在吴承恩之前,有一部戏剧《西游记》,其作者是永乐皇帝召入宫中的大元遗民杨景贤。嘉靖年间的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馀》中说:“永乐初,钱塘杨景言以善谜名。成祖时重语禁,召景言入直,以备顾问。”

杨景贤是瘦词隐语高手,就以这样的手段写了一部讥讽大明的《西游记》,其中就有一只神猴,唐僧给他一个法名孙悟空,又叫孙行者。显然,《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原型出自元杂剧。那么,杨景贤的“孙悟空”又是怎么来的呢?

唐朝有个悟空法师(731年-812年),也曾到天竺国取经。但是,这个悟空还不是《西游记》孙悟空的原型。孙悟空真正的原型,是朱元璋的叔叔朱五六。

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被封蜀王,之藩之后,朱椿探知街子古镇凤栖山古寺有一个得法仁禅师,竟然是他的叔祖朱五六。于是,蜀王把这件事上奏给太祖。朱元璋闻知这事,便敕赐徽号“悟空”。因此,街子古寺佛塔门柱就有这样一副对联:“从今日回头大悟,是浮云过眼皆空”,上下联最末一字合起来就是“悟空”。

大明悟空法师也曾到“西天”取经,取回了贝叶真经。这件事,又写在《石头记》中,妙玉因“观音遗迹、贝叶真经”随师父到了长安。

无论是戏剧《西游记》,还是小说《西游记》,都是隐写的大明历史。因此,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寓意是朱明兴亡,其原型就是朱元璋的叔叔悟空法师。

从《三国志通俗演义》到《水浒传》,再到《西游记》、《石头记》,四大名著都是揭示大明“封建必亡”的诗禅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借用三国故事,以历史上的邾分三国影射大明“朱猴”争霸。东汉是没有诸侯的,以诸侯写故事,便是“朱猴”。

但是,从故事背后的历史解读,《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并不熟悉朱明家事,被朱家皇帝抹掉的历史也几乎是一无所知。而《水浒传》的作者却揭露了诸多没有写进正史(《明实录》),更没有见诸野史传说的大明秘史,“施耐庵”不是朱明皇族,也是参与《明实录》等重要史料编纂之人。

《石头记》的作者石涛、八大山人千真万确入了朱明玉牒的“猢狲”。那么,“孙悟空”是不是也隐藏了作者的真相,也是大明子孙“悼明之亡,揭明之失”,悟出了大明灭亡的“源流”呢?

《西游记》的作者“孙悟空”,比“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隐藏得更深。他们为何要如此苦心孤诣地隐藏真实姓名而不愿流芳后世呢?其原因就是明朝之人写明朝之事,“咒”大明必亡。

至于“孙悟空”到底是谁,将在后面的文章中继续解读、揭秘。

0 阅读:59

绿野萍踪文化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