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轻重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金属原料也变得供不应求,于是,中央下令党员、官员带头上交毛主席像章。
自6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共生产了1万多种毛主席像章,总数超过了20亿枚。
开国中将孙继先是人尽皆知的像章收藏家,金、银、贝壳、铝、陶瓷各种材质应有尽有。
当工作人员上门回收毛主席像章时,向来和善的孙继先却发了脾气。
他愤怒的说道:“你们快走吧,毛主席的像章,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交出去的,一枚也不交!”
“赶鸭子上架”的“杂牌军”司令1957年时任志愿军第20兵团代司令的孙继先,接到了志司杨勇的电话:“你准备一下,明天动身回国。”
“具体是什么任务?”孙继先问道。
杨勇不容置疑的回答道:“不清楚,先回去再说。火车票,已经买好了。”
放下电话,孙继先的心里犯起了嘀咕:对岸的蒋介石小动作不断,难道要让我统一台湾?
孙继先带着一肚子问号,动身前往北京。
下了火车,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几个穿便装的军人告诉孙继先:“肖华副主任正在等您,请您移步总政治部。”
孙继先跟肖华是红军时期的老战友,见面后两人熟络开起了玩笑。
喝了口水,孙继先就急不可耐的问,叫自己从朝鲜回来究竟有什么重要任务。
肖华开门见山,告诉孙继先,是毛主席亲自点将,让他筹建导弹试验靶场。
原来,经过多次协商,苏联终于同意协助中国发展导弹,当务之急,就是建一座试验场。
“导弹靶场?”孙继先听得云里雾里。
带兵打仗,身先士卒,孙继先没在怕的,可是搞尖端科研,他没有任何经验。
肖华耐心地解释道,美国仗着自己有核武器,经常对中国进行核讹诈,艾森豪威尔还吹嘘,要把核弹当普通导弹打。
如今,美、苏、英、法等国都在核武器领域有了长足发展,中国不能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孙继先当然明白核武器的作用,可他心里还是没底:“如此重要的工作,我是一窍不通,这能行吗?”
肖华说道:“军委觉得你能胜任,才叫你从朝鲜回来。聂帅还要和你谈。”
次日,孙继先就在张爱萍的带领下见到了聂荣臻。
聂荣臻告诉孙继先,建设靶场责任重大,必须要花一番苦功夫才能成功。
临别时,聂荣臻鼓励道:“我们现在就是要走科技事业的长征路,要爬尖端科学的雪山,渡新时期的大渡河!这是关系军队和国家未来发展前途的大事,这个重要任务,对我们是一次新的考验,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好这个任务。”
就这样,孙继先赶鸭子上架般的接下了任务,并在北京东直门左家庄的“靶场筹备处”,开始从各个兵种,选拔人才。
陆海空、炮兵、装甲兵、文艺兵,各个军种,穿着五花八门军装的官兵,络绎不绝的来“筹备处”接受孙继先的面试。
周边的老百姓看了,好奇的问战士:“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怎么穿什么军装的人都有?”
战士苦笑着回答道:“我们是杂牌军。”
孙继先恰巧路过,听到后笑着说:“嗬!我从正经的兵团司令,成‘杂牌军’司令了!”
毛主席:“你们从苏联人那里学到什么没有?”苏联专家经过几番考察,将试验场选址在了内蒙额济纳旗,甘肃酒泉附近的一座荒滩。
那时的孙继先是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没有政委、没有副司令、没有经费、没有设备。
多年后,回忆起当时的景象,孙继先不免感慨:“我几乎踏破了总干部部的门槛。要了政委,要副司令,要各部的部长。”
孙继先找了国防五部的万毅部长,万部长说:“你找我,是要人要钱。我既不管人又不管钱,我到哪里去弄啊?你要人,就直接去总政治部要。要钱嘛,恐怕找总长也不行,总长拿不出那么多钱,只能去找总理了。”
孙继先又去找罗瑞卿,罗瑞卿只好带着他去找周总理。
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很不乐观,可周总理还是给孙继先批了5亿元的经费。
有了这笔资金,导弹靶场终于可以动工。
周总理很关心工程进度,隔三差五的就问孙继先:“装备运到了吗?”“铁路修到哪了?”“公路进展如何?”“当地百姓是什么意见?”
孙继先有什么困难,也是直接向周总理汇报。
孙继先问道:“总理,听说人民大会堂竣工后,还留下了些边角料?”
周总理点点头,问孙继先打听这些干什么。
孙继先说:“我们在那里安家,想建个基地礼堂!”
“好!”周总理当即同意,把边角料用火车运到了大西北。
孙继先很高兴,专门开了个会:“我向总理要来了建人民大会堂的材料,我们在基地建一个礼堂,要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质量。再过三十年也不落后!”
除了周总理外,毛主席也时刻牵挂着基地的进度。
1958年4月,五一劳动节期间,孙继先来到北京出席庆祝活动。
毛主席点名让孙继先去中南海春藕斋汇报工作,他关心的问:“你从苏联人那里学了什么没有?”
孙继先谦逊地说:“学了一点”。
毛主席鼓励孙继先,要尽量多跟他们学一点东西。
其实,孙继先跟苏联专家的关系很好,尤其是跟苏联专家组组长谢列莫夫斯基。
潜移默化中,孙继先已经能独立指导导弹发射工作。
孙继先几乎每周都会去苏联专家家里拜访,向他们虚心讨教。
他不但学会了地对地导弹发射和指挥操作技术,就连地对空等操作技术也学会了。
1960年中苏交恶,苏联要撤回专家后,不论是孙继先,还是谢列莫夫斯基都感到十分震惊。
苏联专家的撤回,对中国的导弹事业,无异于晴天霹雳。
孙继先对着宣布命令的苏联专家驻中国国防部首席顾问巴托夫大将,据理力争。
巴托夫只有一句话:“这是上级的决定。”
孙继先不免为半途而废,陷入了深深地担忧。
半夜11点,谢列莫夫斯基敲响了孙继先的房门。
孙继先以为,谢列莫夫斯基是专程来告别的。
不过,谢列莫夫斯基的第一句是:“给你们留下的资料,都不能用。能用的,全部在我的笔记本上。再过几天,所有专家都要回国了,他们的笔记本也会统统带走的。你们赶紧连夜拍下笔记本内的内容,不必挑选,全拍下来。”
激动、感动、感激,孙继先的心情溢于言表,千言万语,化成了两个字:同志。
回想起那个特别的夜晚,孙继先多年后仍不免感慨:“这才是国际主义战士!”
孙继先:“我怎么能跟毛主席比?”屋漏偏逢连夜雨,苏联专家撤了,国内也进入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最困难的阶段。
孙继先知道国家财政困难,专门开了个常委会:“今天我想给大家算笔账。我们是11类偏远地区,而北京属于6类地区,工资比那里高出不少。我们还享受着额外的边疆补贴,各种补助加起来,工资是内地同志的两倍。”
“我如果领上这双份工资,数额将超过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扪心自问,我的贡献怎么能跟毛主席比?”
孙继先当即表态,从此往后,他只按照当地的标准拿工资,其它补贴,一分不要。
在孙继先的带头下,其他同志纷纷表示,从此只拿一份工资。
孙继先军人出身,自然知道人民子弟兵这五个字的含金量。
既然是人民子弟兵,当然要记挂着人民。
当孙继先听闻周围居民吃不饱饭,存在着严重的饥荒问题,他和几个领导率先捐出了粮票和衣服。
孙继先本人严重营养不良,转氨酶不断飙升。
孙继先一家,七十多的老父亲、上中学的儿子、身体虚弱的妻子,都因为没有吃的而数次浮肿。
为了解决基地的温饱问题,孙继先提议后勤部门养几只兔子。
兔子的繁殖能力强,又可以把沙漠里沙枣树和骆驼刺当食物,偶尔也能给战士们开开荤。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孙继先和各部官兵以及科研人员,还是研造出了我们自己的导弹。
1960年11月5日,东风1号导弹发射成功。
聂荣臻握着孙继先的手,激动地说:“我们成功了,谢谢你,感谢基地。感谢基地全体参射人员。你们为祖国争了光,争了气!”
1962年5月,孙继先离开西北,出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
8年以后,调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又在1975年8月改任济南军区顾问。
孙继先始终是毛主席的坚实拥护者,家里、办公室里,摆满了毛主席画像和像章。
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工业迅速发展,急需金属原料,中央决定各级领导、党员,带头上交毛主席像章。
孙继先收藏了好几大箱的毛主席像章,但工作人员上门回收时,他坚决表示:“你们快走吧,毛主席的像章,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交出去的,一枚也不交。”
对于孙继先而言,毛主席是他人生路上的导师,也是革命路上的明灯。
这些像章,就是他的信仰。
参考文献:
岩石.“两弹一星”计划出台始末[J].党史纵横,2009,(12):22-26.
董保存.中国航天城首任司令员孙继先中将传奇[J].党史博览,2004,(0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