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们的大脑

博伦谈文学 2024-07-31 21:33:46
[一R]强烈推荐后浪的三本书 开始说这本书之前,先说些体外话,读到这本《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已经是我读到后浪引进的喻柏雅翻译的埃里克·坎德尔第三本书了,第一本书《追寻记忆的痕迹》是2019年社媒活动中奖,拿到了作者的签名本,读《追寻》让我了解了神经科学发展历程和坎德尔的个人生平,也知道了这位认真的译者,译本很优秀,后来关注译者的社媒也了解到译者在翻译方面的付出。第二本《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是关于艺术与脑科学的关系,也是这三本中最有设计感的一本,透明的塑料外封,全彩的印刷。而第三本是回到了作者和译者的专业领域,讨论了神经与精神疾病的相关脑科学的研究。三本书各有特色,但都很精彩,作者是拿过诺贝尔生理学奖的科学家,译者是心理学博士,翻译非常用心且有很强的表达欲望与能力(前两年还在《读库》上读到过他的科普文章)。 [二R]结构清晰,好读易懂 《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是一本结构非常清晰的科普作品,全书的整体从《大脑障碍》开始,作者简述了人类对人类大脑与神经的认识过程,从法国医生菲利普·皮内尔在1790年创建精神病学学科讲起,人类从研究大脑障碍中发现了人类复杂的心理功能与大脑脑区的联系,现代得益于精神和成瘾障碍遗传学、脑成像技术和疾病动物模型等方面的发展,人们逐渐确定了精神疾病和神经疾病一样都由大脑异常引起的。而后九章分别讲述了孤独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九类疾病或特定行为相关大脑障碍与异常。每一章都从相关疾病或特定行为很基础的信息开始介绍,介绍现代医学在该细分领域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人脑最大的未解之谜:意识。 [三R]客观看待人脑的不寻常 就像封底上所说的“比神经与精神疾病本身更可怕的,是污名化、病耻感和歧视。”7月26日晚举行的巴黎奥运开幕式在全球都引起了巨大的讨论,有人称道其包容,有人感到了冒犯……在社交媒体网络中再次形成巨大的意见撕裂。其中引起很大争议的就与本书第十章的主题《性分化与性别认同》有关。埃里克·坎德尔并没有像社媒中一样简单选边站或是回避这个话题,而是从脑科学的角度分析这种情况的生物学基础。读完这一章,能帮你跳出信息茧房,去真正的认识这个现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