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懂点书法?

书法世家 2024-05-19 02:54:23

方建勋,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 研究员、北京大学美学博士、艺术史博士后、央视书画频道“一日一印”栏目主讲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赴英国、西班牙、日本、埃及等国家的大学讲授书法并举办书法。

为什么要懂点书法

文/方建勋

说到书法,你一定不陌生,它几乎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几千年来,陪伴每个读书人走过一生的视觉艺术,就是书法。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从小就开始接触书法,而且从事这项艺术的时间是整整一辈子。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每个读书人,既是书法艺术的创作者,也是书法艺术的观看者,他们在书法中获得了美的滋养与感悟。放眼整个世界艺术之林,这种现象也是绝无仅有的。

如果说中国古代在艺术教育上有什么独特之处的话,那么,至少有两种艺术形式的修习是很特别的——一是古琴,一是书法。前者诉诸听觉,后者诉诸视觉,二者都是修心养性的终身教育。但相对而言,书法比古琴更为普及。

所以,在今天这样一个电脑和手机都已普及的时代,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可以不练字,但无论如何也应该懂一点书法。

方建勋篆书《冰柯相与》

从小处说,懂一点书法,是中国人最朴素的文化情结。

记得小时候,我对照着样本抄写生字,有几个写得比较像,就觉得很有成就感。等到了毛笔描红的阶段,老师会用红笔把写得好的字圈起来,我每次都要数一数今天得了多少个圈。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今天,绝大多数人早已不用毛笔写字了,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写字也已经被打字替代。但是,认为“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仍然是中国人一个称得上“顽固”的文化传统。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写一笔好字的种子。看到有人写一笔好字,我们就不禁会对他高看一眼。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哪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注重文字的书写。

时代在发展,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你可以不会用毛笔写字,也可以不练书法,但面对一幅书法作品,你不能只会简单地赞叹“厉害”“牛”,而应该能辨认出字体,能从笔法、结构、章法、墨色等各个维度进行欣赏、评点。这也叫“懂一点书法”。

方建勋草书《吴镇题画竹诗三首》

从大处说,懂一点书法,就掌握了贯穿整个中华文明的艺术形式。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伴随了汉字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艺术形式。

在中国艺术史上,从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周代铸造在青铜器上的大篆,到秦始皇时期的泰山刻石、汉代的居延汉简;从魏晋时期的行草尺牍,到唐代的楷书名碑;从宋元时代的文人书画,到明代的竖轴巨制,再到清代的金石风潮,书法始终在场,从不缺席。直到今天,书法艺术仍然是活的艺术。

所以,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写西方艺术发展史,往往拿建筑作为主线;写中国艺术发展史,最适合作为主线的艺术形式便是书法。的确,每个时代的文艺风气,都能在书法中得到体现,这是其他艺术形式做不到的。

空间、时间、节奏、造型、虚实、阴阳、刚柔……中国人对美的各种感悟,都凝聚在书法最纯粹的线条、最简洁的黑白世界里了。懂一点书法,最容易一通百通。

从实用角度说,懂一点书法,你还拥有了一种高阶的社交货币。

在现代的社交场合,除了谈工作、谈生意,总得聊点轻松的话题。但现在,令人话不投机、割席断交的话题越来越多。在我看来,书法反而成了一种既高雅又安全的谈资。

书法是中国最普及的艺术,一本书的书名,一家店铺的招牌,墙上挂的字画,名胜古迹的牌匾、对联,不用专门去博物馆、美术馆,书法作品随处可见,也就随时可以成为社交话题,走到哪里都聊得起来。

但怎么才能聊得更内行、更有意思呢?除了聊字体,聊笔墨,你还可以聊中国书法史上最重要的十几位书法家,从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到唐代的草书大家张旭、怀素,从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到宋代的苏轼、黄庭坚,再到近代的吴昌硕和弘一法师……你可以聊他们的代表作,也可以聊他们的为人、经历和性情。

下一次,再讲字如其人,你也能侃侃而谈;再说艺术风格,你也能说出一幅作品的师承和创新。这么聊,当然就会有意思多了。

方建勋行书《小窗幽记》

从实践角度说,懂一点书法理论,是一次必要的认知升级。

也许你正准备练习书法,或者已经练了一阵子,而我想说,书法学习,勤学苦练固然重要,但有正确的认知指引,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这就好比你开车去一个地方,光有马力、速度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方向。

前人说,学习书法要“取法乎上”。这四个字说说容易,做起来太难了。并不是你拿一本王羲之的字帖,天天照着写,就是“取法乎上”了。“上”,是你要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它的好和它的妙。如果不能真正从内心感受到,即便天天看,也只会“视而不见”。

以我多年的习字和教学经验来看,一个人的理论素养越好,书法学习的后劲就越足。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要“以理导学”,既要学习技法,也要了解技法背后的“理”。否则,练着练着就容易迷失方向。

你看,不管是从文化传统的小处着手,还是从中国艺术的大处着眼,不管是实用的社交角度,还是书法实践的角度,懂一点中国书法,都会让你从此进入一个新世界。

方建勋作品

以上所言,是我的一些经验之谈。在中国书法这个广阔天地里,我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同时还是个热情的传播者。

如果从小学三年级用毛笔描红开始算,我练字已经超过四十年了。15岁以后,基本没有间断过每天的书法日课。每天早上5点左右起床练字,这个习惯我已经坚持了三十多年。所以,我之前在北京办的书法展就叫“早课”。

我练习书法,最初是从楷书开始,然后到行书,练到现阶段,就不再局限于哪一种字体、哪一位大家了。书法史上的每一种字体,书法大家的诸多重要作品,我都尝试着去临习过。就拿《兰亭序》来说,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的摹本我都临过,加起来临了有上千遍。

书法学习,漫漫长路,永无止境,我觉得自己一直在行走,每个阶段都有新的感悟,然后落实到自己的书写中。每当有了一点进步,或者写出几个满意的字,我就会满心欢喜地欣赏一番,得意片刻。这是修习书法的一大快乐。

作为研究者,我先读了书法专业,硕士毕业后,又到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了美学博士,后来还读了艺术史博士后。之所以从书法转向美学,是因为练字时间越长,困惑也越多。比如,书法为什么要强调使用中锋?书法为什么要追求“贯气”?为什么很多书法家的字,结构写得很不端正,却被认为是佳作?……这些问题,若是就字论字,很难有答案,只有结合哲学和美学来理解,才能有所“顿悟”。

最近这些年,我投入了极大热情的一项工作,是书法教学和传播。我不仅在北大开了一门书法公选课,给来自各个院系的学生讲书法审美与实践,还一直在北大校友书画协会担任书法公益班的指导老师,业余教几千人研习书法。他们当中,有大学老师,也有学校保安,有企业职员,也有公司经营者。他们大多没有书法基础,但两三年下来,不少人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了。

看到自己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小白”到能写出一幅有模有样的书法作品,并由此让书法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作为老师最大的欣慰。你看,这让一个人的人生变得更美好了。

我讲书法,会把审美、历史与技法融合在一起讲。这套独特的三位一体教学法,非常适合成年人——成年人理解力比较好,在学习技法的同时,兼顾书法的审美和历史,就更容易进入书法的“场”,也就更容易取得进步。“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更加高效。

​​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2

书法世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