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薄荷之妙用 薄荷是发散风热药的代表,咽喉稍微有点上火,吃点薄荷糖,凉凉的舒

岭南脾胃 2025-03-30 19:59:02

浅论薄荷之妙用 薄荷是发散风热药的代表,咽喉稍微有点上火,吃点薄荷糖,凉凉的舒服多了。基本湿疹、红疹子,肺热亢盛的,用点薄荷膏涂一涂就不痒可。牙齿有点上火红肿热痛,用点薄荷叶来煎水漱口,普通的风热牙痛,也能消下去了。 所以这薄荷主要有三大功用,一是清利头目咽喉,二是透除风热疹子,三是疏肝理气,为何呢? 逍遥散里头就用了薄荷,古人说,逍遥散以一方而解诸郁,肝郁得解,则五脏之郁得解。方子中唯柴胡、薄荷二药最妙。 什么说它妙呢?人体郁结的肝气,就像关闭了门窗的房子一样,你在里面很闷,正如很多久在办公室里的人,佷容易郁怒肝气郁结。这时很简单,要么把窗户打开,要么你走出门外,投身到大自然中去,郁结一下子就疏解开来了。 而薄荷、柴胡这些药,正是帮你疏解肝郁打开门户的。它们能帮你肌表汗孔打开来,使五脏六腑能够欢快地呼吸新鲜空气,所以人自然就愉悦了。 现在很多人脾气都大,肝脉都郁结,容易生气焦虑。所以在用药时,我通常会加入一两味像薄荷、荆芥、柴胡、川芎,这样的风药以流通气机,令人气顺神安,如清风荐爽。 为何当今人很多容易上火呢?他没吃什么热气东西也反复上火,因为他们的毛孔闭塞了,说白了就是人体八万四千个风扇不好好转了。 以前人们每天都会微微出几小时的汗,因为没有空调又要干劳力活,很多脏腑瘀毒都要通过汗酸排出体外,脏腑没有压力,郁热就反应得很快。 而现在人脑力劳动增多了,体力活干少了,饮食更加肥厚拥堵了,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家庭都装上空调,人习惯了空调房,汗孔就闭塞了。 人失去了最大排病气的功能——出汗,所以百病丛生,疑难杂病风起云涌。 所以我用薄荷、荆芥、柴胡、川芎之类的药,就是打通人体跟大自然的屏障,把堵塞的毛孔屏蔽通开。 有个白领,周身都长了荨麻疹,抓哪里哪里都厉害,一问他,原来一天到晚都坐在空调房里,他吃了不少解毒的药,清热泻火的药。舌苔都吃白了,早就没火可泄了,身上还是痒得要命,他还以为血里有毒有热。 当然血中有毒热是瘙痒的一大原因之一,还有更大的原因就是毛孔闭塞。张仲景在《伤寒论》上说,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桂麻各半汤主之。 这是说当一个人长期不出汗,连小汗都不出,身上就容易发痒,这时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小发其汗,使汗孔通畅,那么不用止痒,其痒自消。就这么简单的思路,他吃了几付桂麻各半汤,就不痒了 中医叫做顺其性,你只要顺着脏腑毛孔开合之性,把汗酸往外面排,不瘀在皮肤表面,不刺激神经末梢,那又何痒之有呢?  有些人得了瘙痒,一看舌红的,有个消风二药组,专治肌表闭塞,风气瘙痒的,就佑薄荷、蝉蜕两味药,等量研成粉末,每次只需要用温酒送服,吃到微微出汗,肌表发热,再适当饮些热粥,小小地运动四肢,那么瘙痒就随着热汗而解了。 可见中医治皮肤病,是很高明的,绝不是简简单单的皮肤瘙痒,抹点药膏就好了。你如果不懂得让皮肤开合如常,吐故纳新,那真是绞尽脑汁,用尽办法,也难耐瘙痒啊! 你如果稍微懂点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黄帝内经》道理,即便是瘙痒你也敢用温酒,不是说痒就一定要戒酒,也不是说高血液就一定要戒酒,那要看你怎么喝,喝的量如何,适当的就温通经脉,开解肌表,反而有助于赶邪外出。 中医治病,绝不是关门留寇,闭门打狗,而是开门逐贼,扫敌外出。使身体与病理产物相分离,不黏在一起,那么病痛就会慢慢减轻,最后消失了。

0 阅读:9
岭南脾胃

岭南脾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