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不吃的食物:韩国人不吃香菜,俄罗斯人不吃狗肉,中国人呢? 当我踏入2018年

糖果乐园魔导 2025-03-31 22:46:52

各国不吃的食物:韩国人不吃香菜,俄罗斯人不吃狗肉,中国人呢? 当我踏入2018年新加坡举办的亚洲美食节时,一场关于皮蛋的小风波让我记忆犹新。中国厨师端出精心制作的皮蛋豆腐,周围立刻聚集了各国厨师。那位来自美国的金发厨师杰克看到黑灰色的皮蛋,皱起眉头后退了一步:"这真的能吃吗?看起来像是腐烂很久的东西!"而韩国厨师则对旁边摆放的香菜装饰避之不及,甚至请求主办方将香菜撤离他的展位周边。 这一幕生动展现了世界饮食文化中的奇妙差异。同样的食材,在一种文化中可能是珍馐美味,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可能引起强烈排斥。这并非个人口味问题,而是深植于民族文化基因的集体选择。 人类的饮食禁忌绝非简单的味觉偏好,它们是由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共同塑造的文化密码。比如韩国人拒绝香菜,不仅因为部分人群携带"OR6A2"基因使他们对香菜气味特别敏感,还因为香菜在韩国文化中被称为"阳痿草",被认为不利于养生。而同样具有浓郁气味的韭菜,在韩国却广受欢迎,甚至有人将其打成汁直接饮用。 印度人对牛肉的禁忌则源自宗教信仰。在印度教传统中,牛是湿婆神的坐骑,具有神圣地位。走在印度街头,你会看到牛只自由漫步,没有人敢惊扰它们。有趣的是,虽然印度教徒不吃牛肉,但印度却是全球牛肉出口大国之一,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是信仰与商业的精妙平衡:只要信仰印度教的人不亲自食用牛肉,贩卖牛肉给他国并不违背宗教戒律。 而在整洁有序的新加坡,一块普通的口香糖却成了受管制的物品。为了维护城市环境,新加坡实行口香糖实名制购买,且只能在医疗合作店购买医用口香糖。这项规定让许多新加坡人不得不花费一个小时坐车到邻国,只为过一把嚼口香糖的瘾。这看似严苛的规定背后,是新加坡人对环境卫生的极度重视,也是他们对社会秩序的集体维护。 2019年,我在俄罗斯莫斯科参加一场国际美食交流会时,一位俄罗斯老厨师弗拉基米尔向我讲述了一个二战时期的故事。苏联军队曾训练狗携带炸弹冲向德军坦克,这些四脚战士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俄罗斯人从不吃狗肉,"他语气坚定地说,"狗是我们的战友、家人和朋友,不是食物。" 而在日本,我的东京朋友健太带我去当地最受欢迎的烤肉店时,菜单上几乎找不到羊肉的踪影。健太解释说:"日本地区狭小且多地震,饲养羊群不仅困难,管理成本也高。更重要的是,羊肉的膻味与我们日本人追求的清淡口感相去甚远。"有趣的是,他随后提到北海道却是个例外:"那里因为需要羊毛,养了不少羊,所以吃羊肉也较为常见。" 当我与韩国朋友金智恩在首尔共进午餐时,我点的凉拌黄瓜加了香菜,她立刻皱起了眉头。"能把香菜拿走吗?我们韩国人大多不吃这个。"我好奇地问为什么,她解释道:"一方面是因为许多韩国人体内有'OR6A2'基因,让我们尝到的香菜味像肥皂或虫子;另一方面,香菜在韩国被称为'阳痿草',被认为不利于养生。"有趣的是,当我们点的韭菜煎饼上桌时,她却大快朵颐,还提到有些韩国人会直接喝韭菜汁或生吃韭菜。 从美国来的交换生布莱恩第一次见到皮蛋时,几乎无法相信这是食物。"这黑灰色的东西真的能吃?它闻起来有氨气的味道,在美国,这通常意味着食物已经腐烂了!"我向他解释皮蛋是通过特殊工艺制作的发酵食品,并搭配醋和姜丝让他尝试。他勉强吃了一小口,表情复杂地说:"味道与外观完全不同,但我需要时间适应这种概念上的差异。" 2017年,我在印度旅行时,常看到牛在街头自由漫步,车辆和行人都会小心避让。当地导游普拉卡什解释:"在印度教信仰中,牛是湿婆神的坐骑,具有神圣地位。"然而,令我惊讶的是,印度却是全球牛肉出口大国之一。普拉卡什解释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只要信仰印度教的人不吃牛肉,贩卖牛肉给不信教的人或出口到其他国家并不违背教义。而且,我们不吃的主要是瘤牛,水牛肉在某些地区是可以食用的。"

0 阅读:0
糖果乐园魔导

糖果乐园魔导

糖果乐园魔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