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2月,乌恰县男子买买提明2岁的儿子不慎跌进火盆!而当得知要取自己身上

糖果乐园魔导 2025-04-02 21:16:21

1971年12月,乌恰县男子买买提明2岁的儿子不慎跌进火盆!而当得知要取自己身上的皮来进行给儿子进行植皮手术时,买买提明吓得连连拒绝,而当时在场的吴登云医生在听到此消息后,却立马说道:割我的皮肤! 1971年12月的帕米尔高原,白雪皑皑,天寒地冻。一匹白马在茫茫雪原上飞驰,马背上的吴登云医生紧握缰绳,脸上挂着凝重的神色。刚刚收到的消息让他心急如焚——乌恰县一位柯尔克孜族牧民买买提明的2岁儿子不慎掉入火堆,全身多处严重烧伤,情况万分危急。 "再快些!再快些!"吴登云心中默念着,寒风刺骨地吹打着他的脸颊,但他已顾不上这些。自1963年从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来到乌恰县,这样的紧急救援他已经历过无数次,却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张。 当吴登云赶到简陋的乡村诊所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小男孩全身约50%的皮肤被严重烧伤,痛苦的哭喊声撕裂着每个人的心。买买提明站在一旁,眼中满是绝望和无助。 "必须立即送往县医院!"吴登云果断决定。 接下来的十多天里,吴登云带领医护人员日夜守护在孩子身边。在极其有限的医疗条件下,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帮助孩子度过了休克期和感染期这两道生死关卡。然而,胜利的喜悦还未持续多久,一个更大的挑战摆在了面前——孩子后腰有一块巴掌大的烧伤创面无法自行愈合,必须进行植皮手术。 在医学院学习时,吴登云曾经接触过植皮技术的理论知识,但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实施如此复杂的手术,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他深吸一口气,走向买买提明。 "买买提明,孩子需要植皮手术才能活下来,"吴登云耐心解释道,"这需要从健康人身上取一些皮肤移植到孩子身上。你愿意捐献一些皮肤给你的儿子吗?" 买买提明听完解释后脸色骤变,恐惧爬上他的脸庞。虽然他深爱自己的儿子,但对于这种陌生而可怕的手术,他本能地感到畏惧。他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行...太可怕了..." 在吴登云的再三劝说下,买买提明勉强同意了。然而,当手术开始,手术刀掉入盘子发出清脆的响声时,这位父亲的恐惧达到了顶点,他慌乱地从手术台上跳下,仓皇逃离了手术室。 手术室里一片寂静,危机时刻,吴登云看着奄奄一息的孩子,心中做出了决定。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对着周围的医护人员说:"割我的皮肤!救人要紧!" "割我的皮肤!"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刚落,吴登云就挽起了裤脚,在简陋的手术台上躺下。他先是给自己注射了局部麻醉药,然后指导身边的医护人员如何操作手术刀。在那个缺医少药的1971年,乌恰县医院的条件极为有限,手术器械十分简陋,但吴登云的目光中却透着坚定。 "你不要怕,吴叔叔会救你。"他一边忍受着皮肤被割下的疼痛,一边轻声安慰着那个痛苦的柯尔克孜族男孩。刀片在吴登云的腿上划过,一块块拇指大小的皮肤被割下来,鲜血顺着他的腿流淌。整整13块皮肤,从他自己的腿上取下,然后一块接一块地移植到孩子烧伤的后腰上。 手术结束时,吴登云的双腿已经鲜血淋漓。而站在门外的买买提明,当看到吴登云拖着麻醉的双腿、忍痛完成手术的情景时,这位父亲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失声痛哭,连连向吴登云鞠躬表达感激之情。 这一幕,是吴登云在乌恰县六十多年医疗生涯中的缩影。其实,回到1963年,刚从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的吴登云初到乌恰县时,也曾犹豫过、彷徨过。那时的乌恰县自然环境恶劣,医疗条件极差,一个月只有0.5公斤大米的配给让年轻的吴登云几乎难以为继。他曾写过求援信,想请家乡的舅舅帮忙,但最终在邮筒前徘徊许久,没有将信投出。回到宿舍,墙上"既来之则安之"的标语,让他撕掉了那封信,在心中暗暗立下了扎根边疆的决心。 从那以后,吴登云骑着马踏遍了乌恰县的角角落落,每年花三四个月时间深入牧区巡诊和防疫,足迹遍及全县9个乡、30多个自然村。他不仅为牧民们提供医疗服务,还积极进行卫生防疫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健康状况。 为提高自己的医术,吴登云甚至买来一批动物,在动物身上学习解剖技术。他对这些动物心存怜悯,当有人提议杀掉一只快死的狗时,他拒绝了,而是选择妥善安葬它。 多年来,吴登云无偿献血超过30余次,累计超过7000毫升。在乌恰县医院血浆短缺时,他带头组建了"移动血库",不管患者是什么血型,总能第一时间找到血源。 退休后,面对女儿希望他回老家养老的建议,吴登云选择继续留在乌恰县。更感人的是,他的女儿吴燕也受父亲的影响,选择留在乌恰县继续从事医疗工作,传承着父亲的精神。

0 阅读:15
糖果乐园魔导

糖果乐园魔导

糖果乐园魔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