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长记性!”在湖北,有一位女司机在高架上体验智能驾驶功能,原本只是想尝试一下,可她却双手离开方向盘,一会儿忙着补妆,一会儿又拿起手机刷视频,注意力完全不在路上。难道之前那3名女生的惨痛教训还不够深刻吗?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性命押在不成熟的技术上呢?
前段时间,小米智驾发生的事故令人痛心疾首,三名年轻女孩因汽车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而丧命。当时驾驶的女孩没来得及做出正确反应,就遭遇了严重车祸,实在令人惋惜。然而,最近一个视频再次将智能驾驶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视频中,一名女生在高架上驾驶车辆,似乎开启了智能驾驶功能后,便完全放松了警惕。她全程不看前方道路,专心地刷着手机视频,一会儿又打开化妆包补妆,仿佛自己不是坐在驾驶座上,而是悠闲地坐在后排。
看得出来,这女生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极为信任,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给了电脑算法,真不知道该说她是大胆还是无知无畏。
有从事智能驾驶算法工作的网友分享,他试驾过各种高端智驾车,但目前市面上没有一款能完全代替人类驾驶。因轻信智驾辅助功能而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
比如2025年3月9日,在福银高速湖北段,一辆小车在快车道上以120km/h的速度行驶。当接近右侧大货车时,小车突然失控,与大货车发生剐蹭。原来,小车当时开启了智驾功能,司机看到大货车偏离车道离自己越来越近,情急之下取消功能并猛打方向盘,由于车速过快导致车辆失控碰撞。万幸的是,人没有大碍。
在行驶过程中,从智驾功能转换到自己驾驶时,这个衔接点需要格外注意。驾驶员要时刻关注前方路况,若发生情况,应在冷静的状态下接管驾驶,并慢慢降低车速,切记在高速行驶中尽量避免急打方向。
智能驾驶功能的设计初衷是提升驾驶安全性,而不是让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把驾驶完全交给它。
这些案例都在警示人们,智能驾驶目前大多处于辅助驾驶级别,存在诸多局限性,驾驶员不能过度依赖。虽然智能驾驶功能能提供不少便利,但还无法应对所有复杂的路况和突发情况。
所以,驾驶员在使用智能驾驶功能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双手不离方向盘,随时准备接管车辆,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