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23岁的女干部李玉枝嫁给了一级伤残战斗英雄,新婚之夜二人同房时,她竟

史说畅谈呀 2025-04-11 10:37:20

1971年,23岁的女干部李玉枝嫁给了一级伤残战斗英雄,新婚之夜二人同房时,她竟然拿布条把自己和英雄绑在了一起,这是为何呢? 说到这个故事的主角,咱们得先认识一下麦贤得。这位爷们儿1945年出生在广东饶平县的一个普通人家,家里没啥背景,就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出身。1964年,他19岁那年,参了军,成了汕头水警区的一名水兵。别看他年纪小,那股子拼劲可不含糊。1965年8月5日晚上,他所在的611护卫艇接到命令,出海迎战台湾的“剑门号”和“章江号”猎潜舰。那一仗打得天昏地暗,麦贤得在机舱里干活时,脑袋被弹片炸了个正着,脑子里的组织都露出来了,右半边身子直接瘫了。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活不下来,可硬是靠着抢救捡回了一条命。 不过,这命捡回来了,人却废了大半。脑子受了重伤,麦贤得落下了癫痫的后遗症,动不动就抽搐发病,连带着情绪也失控,时不时发脾气,连话都说不利索。这样的身体状况,别说干活了,连生活都成问题。部队没办法,只能让他退役,回了老家养病。可你想想,一个20岁的年轻人,突然从英雄变成了“废人”,那心理落差谁受得了?更别提家里条件也不好,照顾他成了个大难题。 再说李玉枝。她1948年出生,比麦贤得小三岁,是广东海丰县公平公社的妇联干部。23岁那年,正是人生最好的年纪,长得模样周正,工作也体面,按理说找个条件好的对象一点不难。可1971年,组织上找到她,说有个战斗英雄需要人照顾,问她愿不愿意去相亲。这英雄就是麦贤得。李玉枝一听,人家是为了国家受的伤,心里那股敬佩劲儿就上来了。她没多犹豫,点头答应了。 相亲那天,李玉枝见到了麦贤得。说实话,第一眼看过去,估计谁心里都会打鼓。一个瘫了大半边身子、说话不利索、还动不动发病的男人,跟“英雄”这俩字好像搭不上边。可李玉枝没被这些吓跑,她看重的不是眼前这副模样,而是他当年在战场上豁出去的那份胆气。她后来跟人说:“他为国受了伤,我不能让他再受苦。”就这么着,两人结了婚。 新婚之夜,李玉枝干了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她拿了根布条,把自己的腿跟麦贤得的腿绑一块儿了。这事儿听起来怪得很,可你要是知道原因,就明白她为啥这么干了。麦贤得因为脑伤,晚上睡觉时经常发病,抽起来跟打摆子似的,一不小心就可能滚下床摔着。李玉枝怕自己睡得太死,察觉不到丈夫的情况,干脆想了个土办法,用布条把两人连起来。只要他一动,她立马就能醒,赶紧扶着他,免得出啥意外。这招虽然看着糙,可管用得很。 婚后,李玉枝彻底变了个人。原来那份干部工作,她直接辞了,一门心思扑在照顾麦贤得身上。你想啊,一个23岁的年轻女人,放着好日子不过,天天围着一个病人转,这得有多大的心劲儿?麦贤得的病不好对付,发作起来手脚乱抖,嘴里还胡言乱语,有时候脾气上来,连她都骂。可李玉枝从没抱怨过一句。她跑去跟护士学怎么护理,学会了量血压、喂药,还一点点摸索出麦贤得发病的规律,记在本子上,方便调整作息。 那时候条件苦,没啥医疗设备,李玉枝全靠自己扛。有回麦贤得发病,她半夜抱着他,生怕他咬了舌头,手忙脚乱地哄了好久才消停。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几十年。慢慢地,麦贤得的病情还真有了起色,抽搐的次数少了,话也能多说几句了。这全是李玉枝一点点熬出来的结果。 日子虽然苦,可李玉枝从没想过放弃。她常跟人说:“他是个英雄,我得让他活得像个英雄。”这话听着简单,可做起来有多难,谁都明白。麦贤得后来能站起来,能慢慢走路,甚至还能跟人聊上几句,这背后全是李玉枝的功劳。她不是啥大人物,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可她用自己的肩膀,硬是撑起了这个家。 2017年,麦贤得被国家授予“八一勋章”,这算是对他当年牺牲的肯定。李玉枝陪着他站上领奖台,那一刻,多少人红了眼眶。45年的光阴,她从23岁熬到了快70岁,头发白了,腰也弯了,可那份心没变。2020年疫情闹得凶时,俩人把退休金拿出来捐了大半,说是要帮国家渡难关。你说,这得多大的格局? 其实,李玉枝那根布条绑的不仅是两条腿,更是两颗心。她用半辈子告诉大家,啥叫不离不弃,啥叫真正的爱。这不是啥浪漫故事,也没啥惊天动地的情节,就是实打实的日子,过得让人服气。她没嫌弃麦贤得的病,没嫌弃生活的苦,反倒把这份苦变成了甜。这份感情,比金子还珍贵。

0 阅读:69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