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 远征军刘运达,迎娶了日本女战俘大宫静子。然而,30年后,当妻子真实身份曝光后,刘运达直呼:“不可能……” 1977年的一个秋日,四川白沙镇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位年过七旬的日本老人,手持一张泛黄的照片,挨家挨户地打听。当他看到田间劳作的莫元惠时,激动地用日语喊出了"静子"二字。 时间回到1943年的战地医院。当时担任远征军第50师201团突击队连长的刘运达,在一次战斗中负伤住院。主治护士是一位年仅17岁的日本女孩,正是大宫静子。 医疗记录显示,她毕业于日本广岛女校护理专业,被强征入伍后派往前线。在战地医院期间,刘运达发现这位年轻的护士总是默默地为伤员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丝毫看不出战俘的怨恨。 1945年,在缅甸的一座小城,中国远征军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战败后,包括大宫静子在内的日军医护人员被俘。与其他战俘不同的是,她主动请缨继续担任医护工作。 这个举动引起了远征军内部的争议,有人质疑由日本战俘照顾中国伤员是否妥当。正是刘运达挺身而出,向长官保证大宫静子的工作能力和品德。 在随后的日子里,大宫静子不分昼夜地照顾伤员,经常忘记吃饭。一次紧急空袭中,她不顾个人安危,掩护重伤员转移,自己却被弹片划伤了手臂。这些事迹很快在军中传开,就连最初反对的人也对她改观。 战争结束后,刘运达和大宫静子的关系引起了部队的关注。虽然两人语言不通,但真挚的感情超越了语言的障碍。在首长的支持下,这对跨国恋人于1946年在越南河内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新婚的大宫静子随即改名为莫元惠,和丈夫一起定居在四川白沙镇。 1946年后,刘运达和莫元惠在四川白沙镇安了家。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虽然生活艰苦,但也正因如此少有外人打扰。莫元惠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学会了地道的四川话,和村里的妇女们一起操持家务、下地干活。五年间,他们的三个孩子相继出生,给这个安静的家庭带来了无限欢乐。 然而,在这平静的生活表象下,莫元惠始终保持着一些外人难以察觉的习惯。每到深夜,当家人都入睡后,她会点亮一盏昏暗的油灯,悄悄练习日本书法。那些写好的信件,却从未寄出过。每年到了特定的日子,她总会找个借口独自外出,在无人处抹去眼泪。 直到1977年,当大宫义雄带着照片找到白沙镇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往日里和善的莫元惠竟然是远在日本的金泽富商之女。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刘运达起初显得有些无措。妻子隐瞒身世的原因,家中积压多年的信件,那些深夜的叹息,一切都有了答案。在与大宫义雄的交谈中,他了解到妻子的三个哥哥都在战场上牺牲,母亲也因思念过度而离世,如今大宫家只剩下父女二人。 经过深思熟虑,刘运达支持妻子回日本尽孝,但坚持让三个孩子继续留在农村生活。这个决定得到了莫元惠的理解。1978年,大宫义雄离世,将价值数亿日元的家产留给了女儿。夫妻二人商议后,决定让长子刘崇义继承家业,并取了日本名字大宫崇义。 最终,这对老夫妻选择回到白沙镇。每天傍晚,他们都会坐在自家门前的老槐树下,看着夕阳慢慢西沉。
1945年,远征军刘运达,迎娶了日本女战俘大宫静子。然而,30年后,当妻子真实
鉴史忆往呀
2025-04-12 14:06:12
0
阅读:113
乘风行者
大宫义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