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1941年在重庆遭人绑架,绑匪开口要40万,杜月笙却说:“给你90万,剩下的兄弟们喝茶。”绑匪惊呆了,钱到手立马放人。不料,正是这90万,让杜月笙轻而易举找到幕后真凶。 1941年,在重庆的街头,杜月笙的一天似乎和往常一样,他刚从银行办完事,准备返回车上。原本应该平静的行程,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一切。车子和保镖不见了,杜月笙顿时感到一丝不安。 他转身准备返回银行,正想给自己几秒钟的时间理清局面,突然,一群彪形大汉扑面而来,将他控制住。杜月笙没有慌张,也没有挣扎,他的眼睛迅速扫过周围的情况,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落入圈套。 被带上了车,车窗外是迅速后退的城市风景,车开出了市区,进入了一片较为荒僻的地方。终于,一名绑匪开口了:“杜先生,我们不是来做坏事的,只是图财而已。只要您答应支付40万大洋的赎金,我们立刻放您离开。”这句话虽简单,却让杜月笙的心稍微安定了下来。 “40万,”杜月笙沉吟了一下,开口道,“这样吧,40万实在太少了,我给你们90万,剩下的部分就当做兄弟们的辛苦费了。” 这句话一出口,车厢内的气氛立刻变得微妙。绑匪们愣住了,似乎完全没有预料到杜月笙会这样回应。 他们没有急于回应,而是小心翼翼地商量了一会儿,最后有一个绑匪低声道:“杜先生,您提的数字……这倒是让我们有些为难。毕竟,您要的是现大洋,而且现在从银行取钱也不太方便……”杜月笙听后,面无表情地说道:“没关系,我知道刘航琛。他是四川的大商人,钱上应该没有问题。不如,你们陪我去找他拿现金。” 到了刘航琛家中,刘航琛见到杜月笙后,显得相当热情。杜月笙的名气不小,刘航琛显然知道杜月笙的信誉,因此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提供资金。他没有一丝怀疑,直接准备了80万的支票。但当绑匪们看到这张支票时,他们的表情开始变得有些复杂。支票虽然面值巨大,但要兑现成现大洋却并非易事。杜月笙看出了他们的犹豫,轻描淡写地告诉刘航琛:“既然如此,直接换成现大洋吧。” 刘航琛的反应很快,他立即安排人从银行提取现大洋,并亲自陪同杜月笙一行人前往码头。 就在杜月笙准备离开时,绑匪的一位头目低声对他说:“杜先生,我们也是受人之托,实在抱歉。”这一句话,仿佛揭开了事件的真实面纱。 他没有立刻去报警,也没有急于将这件事公之于众。杜月笙通过对绑匪留下的车牌号进行调查,发现了一个关键线索。车牌号和一间他并不陌生的仓库有关,而这个仓库所在的地点,正是黄金荣的一些旧部的活动范围。黄金荣,杜月笙的“恩师”,早年间帮助过他多次,让他能够在上海滩站稳脚跟。可是,随着日军的入侵,黄金荣选择了与日方合作,他的许多商业利益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甚至不得不面对日益缩水的势力范围。 很快,杜月笙的调查显示,黄金荣的经济情况的确发生了急剧变化。他的许多企业遭到了日本人的掌控。黄金荣的资产不仅减少,还要继续维持一大批依附于他的帮派成员和江湖上的“兄弟”。他本就生活拮据,这时候连最基本的资金支持都已困难重重。 黄金荣原本也不想做汉奸,更不愿为日本人出卖自己的产业,但他面对的现实,却逼迫他做出了痛苦的选择 几天后,杜月笙收到了黄金荣的亲笔信,信中黄金荣坦白了这一切。他写道,自己在日军压力下,曾经面临巨大的资金问题,并且一度决定向杜月笙求助。然而,由于面子问题,他无法直接开口,因此才设计了这次绑架事件。他在信中写道:“杜先生,抱歉让您为难,若是直接向您求助,实在是没脸开口。请您原谅,也希望这次的事情不会影响我们过去的友谊。” 杜月笙看完信后,心情复杂。尽管黄金荣的做法令人失望,但杜月笙并没有因此而愤怒。事实上,他并不看重金钱或利益,而是一直非常重视与朋友和同僚之间的情谊。即便黄金荣采取了不光彩的手段,杜月笙依然决定在私人层面上处理这件事。对他而言,友情比一时的得失更为重要。 杜月笙随即决定去见黄金荣,面对面的沟通。这一番会面,也许将为他们两人的关系带来新的变化。 在与黄金荣的会面中,杜月笙并没有表现出愤怒,反而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他的圆滑和宽容。他告诫黄金荣,这样的手段虽然让他感到有些不悦,但毕竟两人的关系深厚,杜月笙也理解黄金荣当时的困难。黄金荣深感愧疚,不断向杜月笙道歉,并表示自己已没有其他选择。黄金荣坦言,尽管自己极力保持独立性,但如今形势所迫,他不得不妥协。对于黄金荣的悔意,杜月笙并未多做责怪,反而宽慰道:“有困难找我,不必太客气。” 两人的对话结束后,杜月笙的心中有了新的打算。他决定为黄金荣提供资金上的帮助,解决其燃眉之急。杜月笙并没有为黄金荣之前的做法过于计较,而是选择了继续支持他。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江湖上流传着杜月笙宽容大度的故事。尽管黄金荣曾做出过不光彩的举动,但杜月笙却用自己的方式来化解了这场危机,重新修复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有一天,杜月笙去黄浦江边垂钓,过来了一帮地痞流氓,找杜月笙索要垂钓费,杜月笙道:
【15评论】【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