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志愿军张财书重伤后,滚入雷区引爆地雷,为部队扫清冲锋障碍,自己却被炸飞。战后战友们惊奇地发现:他还活着! 朝鲜战场上白茫茫的雪地里趴着三个人影,带头的汉子把3米多长的木杆子慢慢往前探。杆头的小铁钩刚搭上铁丝,远处雪堆里突然喷出火舌,子弹擦着耳朵飞过去打在石头上火星子乱蹦,张财书咬着后槽牙往雪窝里缩了缩身子,军棉袄让冷汗浸得冰凉。 这是1950年最后一天的临津江南岸,志愿军346团要突破美军防线,老美在阵地前埋的地雷比高粱茬子还密实,前两天换防的兄弟部队吃了大亏,一百多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转眼就没了。 这回上级下了死命令,扫雷组不把道趟出来,大部队绝不能动。张财书攥着自制的扫雷杆,这玩意儿是用山核桃木削的,杆头绑着缴获的刺刀片改的小钩子。 身后两个新兵蛋子学着他的样子匍匐前进,三件破棉袄在雪地上蹭出歪歪扭扭的印子。美军机枪突然又响了,左边的小战士身子一颤就不动弹了,鲜红的血渗进雪里像开了朵牡丹花。 “接着上!”张财书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抓过牺牲战友的扫雷杆往东边挪。第二根杆子刚勾住铁丝,整片雪地突然像掀了锅盖似的炸开,气浪把他掀了个跟头。 耳朵里嗡嗡响个不停,棉裤让弹片撕开了花,露出的棉花絮子沾着雪粒子直往肉里钻。 眼瞅着第三根杆子也炸断了,信号弹却在这时候蹿上了天,冲锋号隔着江面传过来,张财书急得眼眶子发烫——最后一片雷区还没扫干净呢。 他瞅了瞅自己让弹片划烂的棉袄,突然团起身子就往雷区里滚。铁丝勒进胳膊的刹那,他恍惚听见小时候娘说的那句话:“咱庄稼人的脊梁骨,宁折不弯。” 地雷接二连三炸响的工夫,突击队已经冲过了江,指导员含着泪在阵亡名单上勾了张财书的名字,谁成想三天后炊事班灶台前冒出个“雪人”,裹着绷带还嚷嚷要吃肉包子。后来医生从他身上取出三十八块弹片,最近的那块离心脏就两指宽。 这年开春授勋大会上,金日成亲自给张财书别上“扫雷英雄”的勋章,这个山西汉子挠着后脑勺直咧嘴:“要没那几根烧火棍似的扫雷杆,俺早见马克思去了。”话虽这么说,伤没好利索他又偷跑回前线,说是闻不着火药味儿睡不着觉。 当年跟着他扫雷的新兵如今都成了老兵,阵地上流传着这么句话:看见雷区别慌神,想想当年滚雷人。 如今,70多年过去,临津江边的雪化了又冻,美军地雷早拆干净了,可老战士们教新兵排雷时总要多嘱咐一句:“探雷针拿稳当喽,咱中国军人,命硬着呢!”
彭总本来确是想杀人立威的,毕竟四野横扫南中国以后,多少有点骄兵悍将的的意思,如果
【16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