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脑鸣
无邪才所愿
2025-04-18 17:53:06
在中医理论中,魂魄是人体精神、神志的重要组成部分。肝藏魂,肺藏魄,惊恐导致魂魄失守,常会引起耳鸣、脑鸣等症状。现代人往往将耳鸣归因于内耳功能障碍或血压升高,却忽视了情志因素对人体的深远影响。
/
魂魄失守,不仅仅是一个玄学概念。从中医整体观来看,突然的惊吓会导致气机逆乱,肝失疏泄,心神不宁。人体阴阳失衡,气血运行受阻,就会出现耳内蝉鸣、脑中轰响等症状。这些症状背后往往隐藏着情志所伤,需要通过调理魂魄、安神定志来治疗。
/
张女士,45岁,职业经理人。两个月前因公司突发重大变故,承受巨大压力,出现持续性耳鸣、头部嗡嗡作响、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西医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服用镇静类药物效果不佳。
/
线上问诊大概十几分钟,发现:患者舌质淡红,苔薄白。此为肝郁气滞,心神不宁,魂魄失守之象。
/
处方:柴胡、郁金、酸枣仁、远志、龙骨、牡蛎、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茯苓、当归、白芍。
/
方中,柴胡、郁金疏肝理气,使气机调畅;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重镇安神药镇惊安魄;当归、白芍养血柔肝,配合五味子、茯苓以敛心养神。合欢皮、夜交藤更是专门安定神志的要药。
/
服药一周后,患者耳鸣明显减轻,睡眠质量改善。继续服用两周,脑中轰鸣感消失,精神状态恢复。
/
中医治疗耳鸣、脑鸣重在寻根溯源。魂魄失守多与肝气郁结、心神不宁有关。治疗需重视情志调节,配合药物治疗标本兼治。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