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年间,李靖灭了吐谷浑后班师回朝,李世民在准备赏赐李靖的时候发现李靖位高权重,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看到李世民比较尴尬,李靖自己提出:请陛下赏赐臣吐谷浑国主夫人,臣在灭掉吐谷浑后并没有将其杀死,还望陛下成全。 朝堂上静得能听见香炉冒烟的声音。李靖这老狐狸跪得笔直,眼角余光扫见吐谷浑王妃的裙角——那女人昨天还在他军帐里摔茶碗,这会儿倒是低眉顺眼得跟鹌鹑似的。李世民捏着玉圭的手直发痒,心里暗骂:“这老东西,给朕出难题还装忠臣!” 这出戏码早排练过八百遍。三个月前在青海湖边,李靖盯着吐谷浑王帐的狼头旗,跟副将咬耳朵:“打完这仗,老子得找皇上讨个活命符。”王妃被押上来时,他特意让人给她换了身干净衣裳,还往发髻里插了根银簪——这根簪子后来成了朝堂上的保命符。 李世民憋着笑准了奏,转头就给王妃赏了座三进宅子。长安城里传得邪乎,说李靖夜里搂着敌国美妇,白天还能装贤臣。其实那宅子就是个摆设,王妃整天在后院养骆驼,李靖躲在前厅啃兵书,两人隔三差五还得在御史眼皮底下演“夫妻和睦”。 这事儿透着股子鸡贼劲儿。李靖要真贪图美色,当年征突厥时早收七八个胡姬了;要说忠君爱国,他这把年纪还玩“冲冠一怒为红颜”也太油腻。老将军这是拿王妃当护身符呢——收了敌国女人,等于自污名声,皇帝睡得踏实,自己脑袋也安稳。 翻翻史书,这套路早被玩出包浆。韩信要当齐王,萧何强占民田,都是往自己身上泼脏水。李靖更绝,直接往家里塞个活靶子。后来他闭门谢客,连亲戚都不见,八成是怕王妃哪天说漏嘴——毕竟这女人亲眼见过唐军怎么把吐谷浑贵族捆成粽子扔进冰河。 倒是李世民配合得默契。赏完王妃又赐灵寿木手杖,表面是体恤老臣腿脚不便,实则是提醒:“老东西,该歇着了。”这根手杖现在还在洛阳博物馆摆着,导游总爱说这是“君臣相得的见证”,其实跟拴狗的链子没两样。 最惨的还是吐谷浑王妃。史书里她连个名字都没留下,明明会说七种语言,愣是被写成“蛮妇”。李靖死后她连夜逃回草原,带走了半屋子兵书——二十年后吐蕃崛起,松赞干布帐下冒出个精通唐军战术的女军师,这事儿《旧唐书》可没敢写。
唐贞观年间,李靖灭了吐谷浑后班师回朝,李世民在准备赏赐李靖的时候发现李靖位高权重
古今瞭望之窗
2025-04-21 12:36: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