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29日,越南西贡市郊军用机场。一位母亲把女儿抛给美军,带她飞离越南。 1975年4月29日,越南西贡市郊的军用机场成了战争末日的缩影。那天是美军撤离的最后一天,成千上万的越南人涌向这里,盼着能挤上飞往美国的飞机。机场上空直升机轰鸣,地面上是人群的推搡和哭喊,空气里满是绝望的味道。这不是电影里的场面,而是真真切切的历史。就在这片混乱中,一位名叫阮氏芳的母亲做出了一个撕心裂肺的决定——把自己的女儿抛给美军,赌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阮氏芳是个普普通通的越南女子,出生在南越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她的童年没啥亮点,战争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她。父亲死于美军的一次空袭,母亲带着她艰难度日。小时候,芳跟着母亲在田里干活,家里穷得连学都没得上,后来只能去市场卖菜补贴家用。日子过得苦巴巴的,但她也没啥大梦想,就想着能平平安安活下去。可16岁那年,她的人生拐了个大弯。 那是个平常的日子,一个叫杰克的美国士兵走进了芳摆摊的市场。杰克是个普通的美军小伙子,从美国中部来的,被派到越南打仗,离家远了,心里空落落的。芳长得清秀,又特别能吃苦,杰克被她吸引住了。两人语言不通,但感情这东西有时候不需要太多话,眼神就够了。杰克三天两头往摊子跑,买点东西,顺便送点小礼物。芳呢,也在他身上找到了一点温暖。那时候战火到处都是,这种感情显得特别珍贵。 没多久,芳怀孕了,生了个女儿,取名叫小美。小美长得像她妈,但又有混血的特征,眼睛深邃,头发有点卷。女儿的出生让芳开心了一阵子,可这份高兴没持续多久就被现实打得粉碎。越南战争快结束了,美军要撤走,杰克之前信誓旦旦说要带她们母女去美国。可到了撤离前夕,杰克在一场战斗中失踪,后来芳听说他死了。留下她一个女人,带着个混血女儿,日子一下子没了着落。 1975年4月29日,西贡要沦陷了,芳知道再不走就没机会了。她带着小美挤到军用机场,那场面乱得像菜市场翻了天。芳心里清楚,留下来的话,小美这种混血儿在越南不会有好日子过,歧视、排挤,甚至活下去都难。她下定决心,无论如何得让女儿走。她挤到围栏边,把小美高高举起来,递给了一个叫汤姆的美军士兵。汤姆接过孩子,把她抱上了直升机。芳看着飞机起飞,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 小美到了美国后,被一个寄养家庭收养。刚去的时候,她才两岁,什么都不懂,晚上老抱着枕头哭,想着妈妈的样子。寄养家庭对她不坏,但那种陌生感怎么都抹不掉。她慢慢长大,开始上学,努力学英语,想靠读书翻身。可混血的身份在美国也不好过,同学老拿她开玩笑,叫她“战争遗孤”,那种孤单劲儿让她心里不好受。不过她挺倔的,咬着牙往前走,心里总想着要活出个样子来。 接过小美的那个士兵汤姆,战后继续在军队干了几年。那天的事在他脑子里留了道疤,那个母亲的眼神他忘不掉。他后来退役,回了美国过普通日子,可每次想到越南,总会想起那个混乱的早晨。他不知道小美后来咋样了,但那件事让他对战争的看法变了不少。 像小美这样的混血儿,在越南战争后有好几万。他们是美军和越南女子的孩子,战争一结束,就成了没人要的“包袱”。在越南,他们被看成外人,日子过得艰难;在美国,他们也不好融入,身份尴尬得要命。很多人小时候被抛弃,有的被送到孤儿院,有的干脆流落街头。社会对他们的态度冷冰冰的,连个安稳的家都难找。 1987年,美国出了个法案,允许越南混血儿和他们的家人移民。小美长大了,听说这个消息,马上开始找妈妈。她跑了不少地方,打听消息,翻档案,甚至托人回越南问。她知道战争把啥都搞乱了,但她不死心。过了好多年,她终于有了线索。原来芳没走远,一直在西贡郊外活着,靠做点小买卖过日子。母女俩重逢的时候,芳头发都花白了,小美也成了大人。她们抱在一起,哭得稀里哗啦,那些年的苦总算有了点安慰。
1975年4月29日,越南西贡市郊军用机场。一位母亲把女儿抛给美军,带她飞离越南
佳说历纪
2025-04-21 23:04:5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