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志愿军战士张文荣不幸落入美军手中沦为战俘。在被迫接受特务训练后,他被派往志愿军阵营潜伏卧底。然而就在空降任务即将执行的刹那,他猛然将一颗手雷掷向机舱,嘴角扬起一抹决绝的笑意:"永别了!" 【消息源自:《志愿军战俘张文荣:手雷炸毁美军间谍飞机始末》2023-08-15 党史博览;《解密:朝鲜战争中的战俘博弈》2022-11-03 文汇报】 1952年2月的朝鲜半岛,雪还没化透。美军C-47运输机的螺旋桨声像钝刀划破夜空,机舱里蜷着五个穿志愿军棉服的“特殊乘客”——他们是被策反的战俘,袖口里藏着美式手雷,衣领缝着微型发报机。张文荣搓了搓冻僵的手指,余光扫过对面持枪监视的美军教官,心里默数着高度表上的数字:再有十分钟,他们就要被空投到志愿军后方搞破坏。 “张,最后检查装备。”美军少校哈里森踢了踢他的靴子。这个金发军官三天前还在战俘营里拍着他的肩膀说:“去台湾就能当连长,比在这挨冻强。”张文荣低头摆弄发报机,喉结动了动——那机器下头压着他偷偷卸掉保险栓的手雷。 时间倒回八个月前。张文荣在第五次战役突围时右腿中弹,醒来已躺在巨济岛战俘营的铁丝网里。美军特务发现他的黄埔军校经历如获至宝,把他关进“特别教育班”:白天背《反共手册》,晚上听台湾广播。有个台湾来的特务总爱念叨:“蒋总统给你们留了军衔…”张文荣突然咧嘴笑了:“长官,我起义前就是解放军排长。”特务的皮带扣当即在他眉骨留下道血痕。 二月寒夜,哈里森带他们登上飞机时,机舱里还堆着传单,上头印着“自由世界欢迎战俘”。张文荣摸了摸腰间——出发前美军给每人发了两颗Mk2手雷,说是“遇到搜查就引爆”。他借着系鞋带,用指甲抠开了其中一颗的引信盖。 “高度1500,准备跳伞!”飞行员喊声未落,张文荣突然蹿到机舱中部。“你干什么?!”哈里森刚摸上枪套,就见这个“乖学生”抡圆胳膊,手雷在铝制地板上蹦跶着滚向油箱位置。“轰!”爆炸的气浪把哈里森掀出舱门,他后来在志愿军审讯室里说:“那小子跳伞前还对我敬了个礼。” 天亮后,志愿军巡逻队在山坳里发现了挂树上的张文荣。他冻得说不出话,却死死攥着那台没开封的发报机。三个月后,板门店谈判桌上,中方代表甩出一摞照片:烧焦的美军飞机残骸、哈里森的认罪笔录、还有张文荣后背的烙铁伤疤。美方代表突然开始咳嗽:“这是…个别事件。” 停战协议签署那天,张文荣在野战医院收音机旁抿了抿嘴。护士后来回忆,这个炸飞机时都没眨眼的汉子,听到“全部遣返战俘”条款时,把搪瓷缸捏出了凹坑。
1952年,志愿军战士张文荣不幸落入美军手中沦为战俘。在被迫接受特务训练后,他被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4-23 09:10: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