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陈毅遭叛徒设计骗下山路。行至半途,他喉间干渴难耐,便向一户农家妇人讨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4-24 08:08:12

1936年,陈毅遭叛徒设计骗下山路。行至半途,他喉间干渴难耐,便向一户农家妇人讨碗水解渴。不料那村妇随口吐露的两个字,令陈毅心头猛然一震:情况有变! 【消息源自:赵丰编著《党员干部必读的伦理经典71篇》(2012),中央文献出版社《陈毅传》(1991),及江西人民出版社《梅山革命斗争史》(1985)】 1936年夏天的梅山,闷热得连知了都懒得叫唤。陈毅蹲在潮湿的山洞里,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敌情分布图。警卫员黄占龙端着半碗野菜粥进来,还没开口,就听见陈毅肚子咕噜一声响。"老总,您这肠胃比哨兵还准时。"黄占龙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陈毅接过碗,突然压低声音:"老黄,你说这中央的指示,咋就来得这么巧?" 三天前,失踪多日的联络员陈宏突然带着"中央特派员"的亲笔信回来了。信上说要在山下的青龙镇接头,还要陈毅亲自去。黄占龙当时就炸了毛:"那小子在敌占区晃悠半个月,谁知道是不是被策反了?"但陈毅盯着信纸上熟悉的暗号标记,眉头皱成了山疙瘩——标记是真的,可笔迹总觉得不对劲。 下山那天清晨,露水把陈毅的草鞋浸得透湿。路过陈宏家时,他老婆正在院里晒红薯干。"阿嫂,讨碗水喝。"农妇舀水的功夫,随口嘟囔了句:"阿宏这些时总往团部跑..."陈毅耳朵猛地一抖。客家话里"团部"和"糖铺"发音几乎一样,而糖铺正是他们的秘密联络站! 黄占龙蹲在糖铺对面的茶摊上,假装系鞋带。卖茶的老头突然用烟杆敲了敲他后背:"后生仔,这铺子早换东家喽。"顺着老头示意的方向,他看见柜台后面站着个穿绸衫的陌生面孔,腰间鼓鼓囊囊的——那形状黄占龙太熟悉了,是驳壳枪的枪把。 "撤!"陈毅听完汇报,把刚点着的旱烟狠狠摁灭在石头上。他们前脚刚离开宿营地,后脚就听见山道上传来皮鞋踩断树枝的脆响。后来从俘虏嘴里才知道,国民党调了整整一个营,就等着他们往糖铺的包围圈里钻。 那年秋天,游击队的联络暗号全换了新花样。有次黄占龙好奇地问:"老总,您当时咋就听出'团部'有问题?"陈毅正在补裤子,头也不抬地甩过来一句:"你见过哪个卖糖的天天往团部跑?除非他想用白糖换枪子儿!"洞外雨声渐密,补丁上的针脚走得又密又直,像极了他们在梅山迂回的行军路线。

0 阅读:0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