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初中生立大功了!”浙江一14岁女孩在拆开快递后,竟发现了80000元现金,她还以为是快递发错了,可收件人又确实是自己的名字,女孩慌忙报警,民警调查后发现一男子偷偷把现金、烟酒塞进女孩的快递里,而当真相摆在面前时,男子也直接崩溃痛哭。 信源:光明网 2025年4月初,浙江某县的小林刚满14岁,正在念初中二年级。那天下午放学回家,她像往常一样拆开了家门口新收到的快递。 快递盒子不大,纸箱上用粗黑字写着她的名字和家庭住址,没有任何异常。 可打开后,里面的东西却让她大吃一惊。 一摞摞整齐码好的百元大钞,红彤彤的,足有八万块;旁边还有两瓶看起来很高档的洋酒和几条名牌香烟。她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一时愣在了原地——她从没见过这么多现金! “是不是快递弄错了?”她第一反应就是快递员送错了,可她再三核对包裹上的收件人,名字清清楚楚,确实是她。 小林顿时慌了,心里七上八下的。 她赶忙叫来在厨房忙碌的母亲,母女俩越看越心虚。这年头,谁会往一个初中女孩的名下寄八万块钱?而且还夹带香烟洋酒?这不像是寻常人会做的事。 母亲第一时间打了110报警。 接警后,县公安局的民警迅速赶到小林家,将那一包奇怪的快递带回派出所,并调取了小区周围的监控。 通过调取快递柜的监控画面,警方果然发现了疑点:当天上午,一名穿着深色外套、戴着帽子和口罩的男子在快递柜前徘徊许久。 最终,他打开了一个快递柜,把一个纸箱小心翼翼放进去,并手动输入了收件人的信息——小林的名字和地址。 很明显,这不是快递公司派送的,而是这名男子自行塞进去的。 难道是认错人了?警方起初也以为可能是送错快递,或者寄件人想给某人偷偷送礼,结果搞错了目标。 经过进一步的调查,警方终于锁定了这名男子的身份:孔先生,家住同一小区的另一栋楼,今年38岁,在当地一家小公司做销售。 警方带着快递和监控录像,找上了孔先生的家门。 孔先生一开始支支吾吾,说不是自己的,也没寄过什么东西。可当民警将监控视频拿出来播放时,孔先生神色一变,眼神慌乱,几次想回避话题,最终叹了口气,低头承认了事情真相。 原来,几个月前,孔先生在网上结识了一群炒“虚拟币”的朋友。 看到人家晒收益、发截图,他一时心动,也跟着注册了一个平台账号,陆陆续续投入了两三万元。起初,平台上显示他赚了不少,让他越陷越深。 直到几天前,一个陌生号码打来,自称是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说孔先生涉及一起虚拟币洗钱案,账户资金已经被监控,必须“配合调查”。 “你要是想保住自己,就得交些‘保障金’,走点关系,找人‘关照’一下。”对方语气咄咄逼人,连报出他身份证号、住址、平台交易记录,看起来确实像是官方人员。 孔先生被吓懵了,心想是不是自己真“惹事”了。对方让他把现金、香烟和洋酒一起打包寄到指定地址,并明确要求。 “不能寄快递公司,必须自己投柜,信息写成另一个人的名字,用来掩人耳目。” 就这样,孔先生稀里糊涂成了骗子的棋子。 可他在紧张之中,竟错把“4栋”看成了“14栋”,结果将包裹塞进了小林家所在的快递柜。 警方听完孔先生的讲述后,进一步核实了他提供的“诈骗电话”和所谓的“虚拟币平台”。一查才发现,这正是近期公安部通报的高发电信诈骗新套路。 骗子通过“钓鱼平台”吸引投资,再通过恐吓和“配合调查”的名义诈骗钱财,并利用非实名寄送快递等方式掩盖资金流向。 警方提醒孔先生,他虽然被骗了,但行为已经很接近“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边缘,所幸这次寄错了对象,否则后果可能更加严重。 “多亏小林同学报警及时。”一名民警感慨地说,“如果她或者家人起了贪念,或者选择不管,可能我们就无法及时发现这个新的诈骗手段。” 小林也收到了警方的表扬:“你是个诚实又勇敢的孩子!” 目前,警方已将孔先生被骗一事列入案件线索,交由反诈中心进一步侦办,并追查诈骗团伙的真实身份。同时,也给孔先生做了反诈教育和普法处理,提醒他不要再涉入不明投资平台。 而这个事件也提醒广大市民,面对不明来历的电话、快递、投资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
四川成都,一女子网购一盒避孕套,快递小哥把套子给她送到门口,意味深长的看着她
【73评论】【10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