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是天堂!”4月20日,一伊朗女网红在游览完广西桂林后,忍不住流泪:“你们中国人好像不知道你们中国有多好!感觉你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是应该的,你们应该多出国外看看,你们才知道中国有多好!” 信源:新华网《伊朗留学生玛雅:在中国看见“天堂”》,2025年4月21日发布。 玛雅,一个来自伊朗的女留学生,站在漓江边,眼眶早已湿润。 她抬头望着自由穿行的人群,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情侣们手挽着手拍照、老人们安然地在树下喝茶聊天,眼前的一切令她动容得难以自抑。 “你们中国人,好像不知道你们中国有多好!”玛雅哽咽着对身边的中国朋友说,声音里满是震撼与心疼。 “感觉你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是应该的,但在我的家乡,在伊朗,根本想都不敢想。你们应该多出国外看看,你们才知道,自己拥有的是怎样的幸福。” 这番话,让同行的中国朋友一时间沉默了。 他们大多只知道伊朗远在西亚,知道那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国家,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玛雅口中那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伊朗,尤其是近几十年,女性的地位极为低下。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政府推行极端保守的宗教法律,女性必须佩戴头巾,必须穿着宽大、不显身形的罩袍。 一旦在公共场合露出头发、穿着“不合规定”的服装,就可能被道德警察扣押,甚至遭受鞭打和监禁。 女孩从小就被教育:必须服从男性的安排,无论是父亲、哥哥还是将来的丈夫。 很多家庭视女儿为累赘,女童早早被安排婚嫁,有的13岁、甚至9岁的女孩就被迫嫁给年长几十岁的男子。 玛雅的同学中,有不少人在中学未毕业时,就被迫离开课堂,穿上婚纱,成为陌生男人的妻子。 而婚姻里,女性几乎没有平等权利。丈夫可以轻易休妻,而女性若想离婚,则必须历经重重考验,往往还要提供难以获得的证据,比如丈夫的暴力或不忠。 如果无法证明,便只能一生被囚在名为婚姻的牢笼中。 更令人痛心的是,伊朗女性的教育权也屡屡被打压。虽然表面上大学对女性开放,但某些专业,比如工程、政治学、新闻学,往往限制女学生的录取比例,甚至直接禁止女生报考。 玛雅幸运地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并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可她心里明白,这条路,对于绝大多数伊朗女孩来说,是一条根本不存在的路。 而在这样的社会中,战乱又像无情的镰刀,反复收割着伊朗人的希望。 几十年来,伊朗深陷内外交困。伊朗伊拉克战争爆发时,玛雅还未出生,但战争的阴影却从未真正离开过伊朗。 街头巷尾,墙壁上仍能看到老兵的画像,家家户户都有亲人在战争中失踪或牺牲的故事。 后来,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伊朗长期施加经济制裁,物资极度匮乏,货币贬值,民众生活困苦至极。 最残酷的是频繁爆发的社会动荡。为了争取更多的自由权利,特别是女性权益,伊朗民众不断抗议示威。 但每一次,换来的不是希望,而是镇压。近年,一位年轻女子因为“头巾不合规”被道德警察拘押致死,引发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抗议。 玛雅的表姐就是在那次抗议中被抓走的,至今杳无音信。玛雅记得母亲在深夜关起门窗,小声嘱咐她:“千万别在外面议论政府,听见了吗?我们想活下去。” 在伊朗,出门都要小心翼翼,更别提像今天这样,在阳光下自在行走、穿着喜欢的衣服,谈笑风生了。 来到中国留学,是玛雅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自由”和“安全”。 她可以在夜晚独自走在大街上,不必担心被袭击;可以穿着自己喜欢的牛仔裤、T恤在校园奔跑,不用担心被道德警察拖走;可以在图书馆大声谈论梦想,不必担心有人因一句话而告发她。 而更让她震撼的,是普通中国人对生活的从容和淡然。地铁上,女孩们戴着耳机听着流行音乐,男孩们坐在咖啡店里聊着创业和旅行。 夜晚的城市灯火通明,老人在广场上跳着欢快的舞蹈,年轻情侣在江边拍照、散步。这种自由、这种秩序、这种安全感,对于伊朗人来说,真的是做梦也不敢奢望的。 玛雅哽咽着说完这番话时,眼泪已经夺眶而出。她深深地知道,这种可以在和平中生活、在阳光下追梦的日子,对她的祖国人民来说,代价是血与泪,是无尽的等待与抗争。
伊朗港口大爆炸多名中国人受伤;有一件事非常蹊跷!26日的伊朗港口大爆炸,情况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