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志愿军撤军前,黄继光弟弟当逃兵被抓回,他含泪承认:黄继光是我哥。 1

纯情如雪 2025-04-29 11:43:24

1958年,志愿军撤军前,黄继光弟弟当逃兵被抓回,他含泪承认:黄继光是我哥。 1958年,朝鲜战场的硝烟早已散去,志愿军收拾行囊准备撤离。可就在这节骨眼上,一个年轻士兵却失踪了。巡逻兵把他抓回来时,满脸怒气,指责他是“逃兵”。面对责骂,他眼泪哗哗地流,喊出一句话:“黄继光是我哥!”这话像颗炸弹,把所有人都震住了。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中江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里。小时候父亲就没了,他跟母亲邓芳芝和弟弟黄继恕挤在一间破屋子里过日子。黄继光从小就硬气,干活麻利,常帮母亲扛重担,顺便照顾弟弟。1949年,地主欺人太甚,家里实在撑不下去,母亲咬牙让他去参军,想让他闯出一条路。黄继光当了兵后,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让他很快成了队伍里的骨干。 1952年,朝鲜的上甘岭战役打得天昏地暗,黄继光所在的15军45师135团奉命攻597.9高地。敌人的火力跟不要钱似的扫过来,部队被死死压住。黄继光站出来,带着两个战友扛着爆破任务往前冲。战斗中,手雷扔完了,敌人的地堡还在喷火,他眼一闭心一横,直接扑上去,用身体堵住了枪口。21岁的年纪,就这么没了。事后,他被追授“特级英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 黄继恕,1937年生的,比哥哥小7岁。兄弟俩感情好得不行,黄继光走后,他老站在村口等消息。可等来的却是哥哥牺牲的噩耗,家里像塌了天。1954年,黄继恕下定决心参军,进了志愿军23军73师。他训练卖力,但从不拿哥哥的事迹说事儿,怕别人觉得他想蹭光。他就这么默默干,扛着压力,想证明自己不是光靠哥哥的名头混日子。 1958年,志愿军要从朝鲜撤了,纪律抓得特别严,谁也不许乱跑,更别提私自行动。可黄继恕心里有个疙瘩——哥哥牺牲的597.9高地就在不远处。他听说那儿成了军事禁区,心里却总想着去那儿抓把土带回去给母亲留个念想。他知道这事儿犯纪律,可感情压不住。那天晚上,他趁着天黑溜出营地,摸到高地,蹲下来抓了点土塞进手帕。 结果没走多远,就被巡逻兵逮住了。连长气得拍桌子,骂他是逃兵,问他为啥不守规矩。黄继恕低着头,眼泪憋不住了,最后才挤出一句:“黄继光是我哥,我就是想给他带点土回去。”帐篷里一下安静了,连长愣住,战友们也懵了。 连长火气消了大半,琢磨了会儿,亲自带他又去了趟高地,让他好好捡了捧土,还给邓芳芝写了封信,说黄继恕没丢人。这事儿虽说违规,但谁听了不得感慨一句:这兄弟情,真深。1958年底,黄继恕跟着部队回了国,兜里揣着那捧高地的土,回到四川老家。他跪在母亲面前,把土递过去,眼泪汪汪地说了句:“娘,哥的土我带回来了。”邓芳芝接过来,手抖得厉害,后来把土供在家里,天天擦得干干净净,像是在守着儿子。黄继恕回来后,母亲总算有了点依靠,日子苦归苦,心里多少踏实了些。 1970年,黄继恕帮着建黄继光纪念馆,把自己藏了多年的东西捐出去——一枚从高地捡回来的7.62毫米弹壳,上面刻着“1952-HJG-07”。他没想着靠哥哥出名,退伍后老老实实回家种地,修路,干些力气活。他常跟村里小孩说:“我哥是英雄,我就是个庄稼汉,但我得守住他的名。”黄继恕没啥大出息,可他用自己的方式,把黄家的根留住了。他的故事平平淡淡,却让人觉得,这才是真性情。

0 阅读:83
纯情如雪

纯情如雪

纯情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