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瑛:17岁的上海名媛,风头盖过英国王室,难道仅凭容颜得瞩目?

胡不喜 2022-03-01 18:10:55

唐瑛

2011年5月20日,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一场展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世界舞美大师李名觉舞台设计回顾展”在这里如火如荼地举行。

十天的时间,展厅里摩肩接踵,人潮涌动,有两类人是昂着头往里挤的。

一类是艺术界与美术界的文艺青年,显然他们是冲着李名觉来的,这位世界级舞美大师曾荣获美国艺术人文类的最高奖项。

还有一类是老上海人,他们来到这里则是“别有用心”,相较于年轻人对李名觉的崇拜,他们则是来寻找李名觉母亲的身影。

在场的很多年轻人也许并不知道,在这片土地上,这位舞美大师母亲的风头绝不亚于自己的儿子,她就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整个上海滩的名媛——唐瑛。

李名觉

1910年,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孩降临在上海的“新贵”之家,自此,流淌在血液里的华贵造就了她的一生,也滋养了一个世间少有的几近完美的女人。

唐瑛的父亲唐乃安,是清政府获得“庚子赔款”资助的第一批留学生,也是中国第一个留洋的西医。

彼时的中国,西医是个凤毛麟角的职业,唐乃安回国后在上海开了一家私人诊所,专门为名门贵族看病,收入颇丰。

随着家境愈发富足,人脉愈发宽广,唐家的事业也越做越大,有了自己的药房和药厂,几年间一跃成为了上海的新豪门。

关于唐乃安的桃色八卦,已经成了上海上流社会公开的秘密,有一次,唐乃安的妻子过生日,他扬言要送她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

唐乃安

结果,他竟抱来了一个孩子——他和另一个女人生的孩子。

妻子对唐乃安的风流采取放任的态度,只有一个要求,外室所生的孩子,必须全部领回家由她亲自管教。

唐家的小女儿唐薇红就是这样一位“被领回”的女儿,据唐薇红晚年时回忆:

“小时候,家里光厨子就养了四个,一对扬州夫妻做中式点心,一个厨师做西式点心,还有个专门做大菜的。”

可想而知,作为唐家嫡出的唐瑛,在这样显赫的家族背景、奢华的生活铺排之下,无疑是一个在蜜罐里长大的“公主”。

对于唐瑛来说,锦衣玉食是与生俱来的习惯,高贵优雅更是骨子里的气质。

唐瑛

唐乃安虽是一位“风流”才子,但他受过很好的中西方教育,因此对子女的家教格外重视,这也是唐家的孩子有别于很多豪门子弟的原因。

唐瑛自小就有着十分严格的家教,学习诗词、昆曲、舞蹈、英文,当然也少不了名媛生活上的必修功课——衣食品味。

唐家专门养了裁缝做衣服,每一餐都按照营养食谱合理搭配,对于几点起床、吃早餐、下午茶、晚餐等,都有着严格的时间表。

餐桌上不能摆弄餐具,吃饭时不可以边讲话边吃,咀嚼食物不可以发出声音,汤再热也不能用嘴去吹,这些几近过分的“规矩”,唐瑛自小就习以为常。

如此精心又苛刻调教出的女孩,没有刁钻蛮横的任性,没有过分压抑的叛逆,相反,她专心学习着每一项功课,在幼小的心里,构建着一座“风华绝代”的城堡。

唐瑛

唐瑛毕业于上海著名的贵族学校——中西女塾,这所完全西化的女校,以贵族化的风格培养学生成为出色的沙龙女主人而著称。

中国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宋氏三姐妹、文豪张爱玲、以及钢琴家顾圣婴等,都曾就读于该校,可以说是名媛云集的风云场所。

而唐瑛无疑是众多学生中最闪亮的一颗明星,自小天生丽质的她,长大后愈发变得出尘脱俗,身姿婀娜、时尚俊俏、声音甜美,成为大家眼中公认的美人。

除了惊艳的外表,她的中英文俱佳,能唱昆曲,会演戏,早在学生时代,这位才貌双全的名门闺秀,就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传说。

唐乃安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唐家又是一个基督教家庭,所以女儿在家中的地位很高。

民国时期中西女塾的毕业照

相较于传统的豪门千金,唐瑛出名很早,16岁就跟随家人进入了社交圈,并很快闻名了整个上海滩。

当然,除了家庭的氛围,她似乎也有这个天分,这个精致的姑娘自小就喜欢热闹,爱出风头,无论在任何场所,她都十分活跃。

在当时豪门云集的上海交际圈,有太多不可一世的名媛千金,那么,唐瑛凭什么初出茅庐便能脱颖而出,成为万众瞩目的交际花呢?

诚然,出身名门是名媛们的根基,年轻貌美更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如果说经过这两样筛选后,还能剩下不少幸运儿,那么风姿卓越的气质、大方得体的举止,对生活品质精益求精地追求,则是她独有的魅力。

唐瑛

不得不说,唐瑛对衣着的品味,是大多名媛所望尘莫及的,高贵时尚,打眼一看便是一派名媛范儿,优雅中不失洋气,前卫里透着超然。

加之在各种社交场所随手拈来的即兴表演,无论是昆曲还是舞蹈,都令人眼前一亮。

唐瑛的魅力,单从存世的照片中,人们就可窥见一斑:

她身着华丽的舞衣,精致的装扮,手持一把娇艳的羽毛扇,嘴角上扬,眼神中透着自信与渴望,既不失大家闺秀的稳重,又充满了万种风情。

这样的女子,站在那儿就是一道欣赏不尽的风景,何况在她的身上,还有着遮掩不住的聪慧与才华。

这位现代派的美人,在传统戏曲上的造诣已经超越了“票友”的水平,她常以“玩票”的形式登台演出,每每都大放异彩,掌声满堂。

唐瑛

在洪深导演的话剧《少奶奶的扇子》中,唐瑛一席曳地长裙惊艳四座,还未开口,台下早已沸腾,在上海滩的名媛圈中可谓风光无两。

当时,在全国交际圈中十分流行“南唐北陆”的说法,上海的唐瑛与北京的陆小曼,无疑是风华绝代的两位绝色佳人。

陆小曼移居上海后,二人便成为了好朋友,此后这一对交际圈中的“双生花”,在上海滩抢尽了风头,舞场、剧院、百乐门……到处都留下了她们的倩影。

1927年,在上海中央大戏院,两人联袂演出了昆剧《拾画》、《叫画》,唐瑛女扮男装,陆小曼轻摇折扇,两人你来我往,相得益彰。

转天,两人的剧照便登上了上海各大报刊的头条,赞美追捧者络绎不绝。

唐瑛(左)与陆小曼(右)剧照

如果说彼时24岁的陆小曼已经在社交圈中摸爬滚打多年,丰富的经验已足够令她在各种场合应对自如,那么年仅17岁的唐瑛绝对有着非凡的天赋,一招一式,自有方寸,毫不怯场。

尽管各大报刊和舆论常常将二人做比较,但这对好姐妹,却无半点雷同。

陆小曼的生活重心永远是社交与爱情,她像一株朝着爱情生长的向日葵,需要爱情不断地滋养和灌溉,否则便会枯萎。

在追求爱情与关注的路上,陆小曼是有一些任性、偏激和自恋情怀的,她那不计后果、感性的行事方式常常令自己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相形之下,唐瑛的活法则自成一派,年纪虽轻却有着上海女人特有的精明与聪慧,对身边的一切人和事,都十分“拎得清”。

陆小曼

相较于陆小曼的张扬,唐瑛则是一棵枝蔓清晰的白桦,从不轻易滋长无谓的枝条,她又像一株迷人的郁金香,纵然光彩照人,却无刺无害。

她并不需要华丽的烦恼和奢侈的忧伤,永远恰到好处地径自展示着感性与理性,无需陆小曼那般轰动全城的婚姻和绯闻,唐瑛自己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凡是社会名流的聚集地,必会看到唐瑛的身影,她是那样适合并喜欢出现在这样的场合,她的到来亦是众人的期待。

风华绝代,无与伦比,不过是她倩影背后不经意洒下的余香。

时逢英国王室来沪访问,唐瑛受邀表演钢琴演奏,一身宝蓝色旗袍,游走的金线如浑然天成的饰物,将她窈窕的身姿彰显得更加立体。

唐瑛

她的发髻整齐、利落,纤长的玉指在黑白键之间翩翩起舞,须臾间,仿佛空气都变得灵动起来。

她是如此沉浸在音乐中,身体时而随着悠扬的旋律张阔,时而又倚着低沉的音符搁浅,那是飞舞在花丛中的蝴蝶,令人沉醉。

她不是在表演,她只是在做她自己,她从不刻意炫耀,却挡不住世人的惊叹,演出后转天的头条,唐瑛的风头远远盖过了英国王室。

1935年,25岁的唐瑛更是为京剧事业做了一件开天辟地的事——一手创造了中国京剧史上第一出英文剧目《王宝钏》。

由于用英文演绎京剧是史上头一遭,加之“王宝钏”又是唐瑛饰演,演出那天,卡尔登大戏院内外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唐瑛

舞台上,“王宝钏”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倾诉着“薛平贵”走后的悲情与惦念。

她的明眸齿白,为人物赋予了多少性情;她的一颦一笑,又饱含了多少才情和睿智。

也许有人说,用英语唱京剧是一件“不伦不类”的事,但是身为上海滩最闪耀的名媛,她又几时在意过世俗的眼光?

抑或是,太美的人,向来享有被宽容的特权,否则台下的观众怎么会如此为之欢呼,沉浸在她惊艳的容颜之下,无法自拔?

就这样,本该静若处子一般停留在时光相册中的名媛,竟让人们记了个周全,那些香艳、卓越、浮华、锐利,直到今天仍令人痴醉。

诚然,每一个女子都有一个“霓裳羽衣”的梦,在上海女子的心中,妖娆风情的旗袍就是这世间至美的符号。

唐瑛

作为一流的交际名媛,唐瑛的衣着品味是出了名的,她的穿着长时间以来都是上海时尚潮流的风向标。

当时著名的女性杂志《玲珑》还鼓励新女性向唐瑛看齐,将她作为榜样。

亦中亦洋,款式独特,大胆前卫,这些赞美之词在她身上全都像活了一般,真真应了她的气质、她的魅力、她的才情。

小妹唐薇红始终都记得,姐姐的旗袍滚着很宽的边,绣满了各色花朵,尤其有件旗袍,绲边上飞舞着百来只金银线绣的蝴蝶,缀着红宝石的纽扣。

香奈儿的香水、菲拉格慕的高跟鞋、迪奥的口红、路易威登的手包……这些对唐瑛来说,犹如一日三餐般平常。

“比我漂亮的人,没有我聪明;比我聪明的人,又没有我漂亮。”这番毫无谦逊的自信,在唐瑛的口中竟真实得如此名副其实。

唐瑛

如果有人认为,唐瑛的奢华完全是一个“败家女”的典型,那便是误解了她,她亦有着精明的经济头脑。

每次出去逛街,看到新式的衣服,无论是否名牌,她都不买,而是自己暗暗记下样式。

待回到家后画下来,交给自家的裁缝,再按照自己的身段、喜好的颜色等量身定做,既还原了新款的样式,又合身,还节省了钱。

当然,此举亦是为了不与人“撞衫”,她就是要自己独一无二。

在整个民国时期,如果说还有人能够在衣着方面如唐瑛一般吸引眼球,那便是张爱玲了。

不过张爱玲的服装充满了“特立独行”的张扬,醒目却未必合群,正如她的性格,透着高冷与孤傲。

张爱玲

而唐瑛则将“小女人”的智慧用到了极致,有着豪门千金的稳重,也有着青春靓丽的俏皮,在任何人的眼中,她都是一颗绚丽的糖果。

因自小对服装独特的心得,17岁的唐瑛索性与好友陆小曼加盟了“云裳服装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专门为女性开办的服装公司。

开业典礼上明星云集,而唐瑛与陆小曼则是公司最好的形象代言人,这家以制作世界最流行服饰为己任的公司,宗旨在于“新”而不在“贵”。

当时,唐瑛还十分有头脑地聘请了从法国留学回国的艺术家江小鹣为公司的设计师,为服装的高品味提供了保证。

唐瑛与陆小曼时常会亲自到店为顾客试穿新衣,两位绝色美女的周到服务自然有巨大的吸引力。

陆小曼(左)与唐瑛(右)

很快,“云裳牌”便风靡了京津沪,凡是有时髦女子出现的地方,总少不了云裳公司的设计。

唐瑛的初次商业尝试可以说是大获全胜,这让本已是风光无限的她成为了上海滩“名媛中的名媛”。

天生丽质、器宇不凡、多才多艺,又善于经商,这一切完美集合在一个年轻女子的身上,实在精彩极了。

这样一位精彩绝伦的女子,又怎么会少了痴情男子的娇宠呵护,只不过,在爱情的舞台上,她无需喝彩、无需轰动、也不要跌宕起伏的曲折,她只要属于自己的快乐。

孙中山的秘书杨杏佛爱慕唐瑛,托刘海粟来说媒,父亲不喜欢与政治沾边的人物,家里以她已订婚为由拒绝了。

杨杏佛

虽然她对杨杏佛也有过动心,但是最终仍是割舍了一段情缘,为了一个男子与家庭决裂,她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哥哥唐腴庐的好友宋子文钟情唐瑛,父亲仍是以政治人物为由拒绝,唐瑛虽有勇气冲破家庭的观念,但随着哥哥在火车站被误杀,做了宋子文的“替死鬼”,她知道,这段姻缘注定不会再开花结果。

于是,她不再沉迷其中,那些藏在闺房抽屉中的宋子文的情书,如绽放后冷却的烟花,只得在某个月朗星稀的夜晚,聊以慰藉她孤独的心弦。

可她依然是那个快乐无比的唐瑛,她的快乐无关年岁,无关风月,无关美丽,她始终是为自己而生的女子。

宋子文

是的,沉溺于情爱的枷锁,远没有被万千男子倾慕的荣耀来得真切,她不回避,也不虚伪,她爱玩,爱打扮,爱社交,爱艺术,爱一切能让她感到热情的东西。

快乐对唐瑛来说,是她生命的全部。

于是,在她最好的年纪嫁给富商李云书的公子李祖法后,尽管李祖法沉稳、帅气又有才华,但二人因性格不合,27岁的唐瑛还是毅然离了婚。

留美归来、时任技术工程师的李祖法,性格内向,做事有板有眼,和陆小曼那军人出身的第一任丈夫王赓一样不解风情。

然而他们的妻子却是交际圈的高手,视“爱情”或“玩乐”为生命,如此大相径庭的两个人,自然注定了离散的结局。

唐瑛与李祖法这段“蹩脚”的姻缘,终于在儿子李名觉6岁时,举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旗落幕了。

李祖法

诚然,唐瑛这般样貌与才华都惊为天人的奇女子,无论什么时候,身边都少不了追求者,而一颗芳心,也总会找到一个舒适的落脚处。

离婚后不久,唐瑛便遇到了与她“同病相怜”的容显麟,容显麟是留学生之父容闳的侄子。

因家中留学生众多,同唐家一样,荣家也是一个极为西化、开放的望族,容显麟天性活泼好动,爱好繁多,跳舞、骑马、钓鱼、戏曲、文艺无不精通。

无关门当户对,无关郎才女貌,他们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渐渐相知,渐渐相爱,渐渐忘记了外面的世界。

于是,她安然地、幸福地过上了她想要的婚姻生活,从此她的情感世界里,再没有了波澜。

这就是唐瑛,在上海的浮华乱世中招摇了大半生的传奇女子。

唐瑛与儿子李名觉

1948年,唐瑛夫妇定居美国,她的下半生要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继续做她的美人,这是她毕生的追求,也是她毕生的快乐。

1986年,唐瑛终于将她的快乐带进了另一个世界,一代绝世名媛走完了她76年的精彩人生。

从动荡年代走来的一代名媛,没有枪林弹雨,无关生离死别,荒唐的世界仿佛与她没有关系,“乐活”未尝不是一种泰然自若的处世哲学。

对于唐瑛,人们虽有“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遗憾与叹惋,但是作为民国时期上海滩一道靓丽的风景,时至今日,她仍活在每个拥有上海情结的人心底深处。

一如沉淀了一个世纪的沉香,香艳沉着,馥郁于心,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1 阅读:17

胡不喜

简介:尘封在旧光阴里的故事,揭开风月背后的一段深情与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