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钫:北门大河上的水盘磨

拓客说宗教 2024-04-07 00:36:20

马钫/文

湟水,发源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境内肯特达坂山的洪呼日尼哈,河源海拔4353米,干流河道全长374千米,河道总落差2788米。湟水流经湟源后,进入西宁盆地,流经西宁古城北侧,因此,许多老西宁人称之为北门大河。西宁古城以湟水为界,分为河南、河北。自古以来,南为古城西宁,历代名称不断的更改,到了宋代才把这个西部边陲的城市名称定下来了,称作西宁。北门大河总是与西宁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北门大河是西宁周边农耕地的重要水源。这里,我们先探讨北门大河沿岸的八盘磨。八盘磨的动力为流水,通过流水推动叶板,从而带动磨盘运转,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畜力,提高了生产效能。最初,由湟水南岸先民开挖了一道水渠,这道水渠统称为磨沟渠,其利用价值不容小觑,这条水渠不但提供了磨面功能,主要是以农田灌溉为主。在农耕文化时代发展农业都是历朝历代离不开的首要战略政策。

磨沟渠的水是北川河、南川河、西纳川河三条支流在流入湟水的汇交处引入磨沟渠,加大了渠水流量。为了发展农业,不但历代的官方还是当时的平民百姓,都非常重视这个水利工程。劳动人民利用绵柳条或者是竹片编制网状容器,里面装满河石,就成了截水的工具,大致起到堤坝的作用,按季节和湟水的流量控制流入磨沟渠的水量。

元末明初,朱元璋起义过程中,听从谋士朱升的谏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最终吞并了各地列强,打败了元朝军队,建立了明朝。到了现代,毛泽东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利国利民战略方针,特别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解放初期,在最困难的时代,首要发展的政策是大办农业,兴修水利,治理以淮河为主的全国水利工程。

因此,水利对于农业和人民生活的利益是不言而喻的。西宁的八盘磨水渠的开挖不但解决了西宁城市北面、湟水南岸一带的农业灌溉问题,也解决了落后的西宁人磨面的困难。

利用水的力量把粮食加工成面粉,这道工艺发展历史悠久,自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利用简单的石器开始将粮食或谷物加工成粗糙的面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开始利用花岗岩齿制作手摇的磨面工具。这个小小的原始工具流传至今。我们最常见的西宁下南关市场就有(电动)磨炒面的小石磨,是目前我们常见的原始磨面工具。

提起旧时代的磨面工具,历代主要就是利用水的力量磨面的石磨。在水流上建造房屋,留出石磨下沉空间,装上石磨后,利用水流动力推动旋转叶片,以此动力推动石磨上盘连续转动,与下磨盘实现咬合力,粉碎放入磨盘的粮食,进而完成粮食细加工,其劳动成果就是面粉。水磨一般用数根麻绳吊起安装,上盘是活动的,下盘固定。每个磨的流水都有比较高的落差,若干米不等,这样才有落差冲击的力量,使磨轮才有连续转动的动力,从而带动磨盘匀速运转。水磨与江南的舂米区别很大,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子去壳的过程,舂出来的壳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白米,舂米的工具有点像捣药罐,有一个棒槌、一个盛器,用棒槌砸谷子,把米糠砸掉。舂米的劳动过程非常耗费人力,而水磨就避免了耗费大量的人力劳动。

在城东区现在的上滨河路就是有名的磨坊。它在水渠上由八间磨坊一并连接为一个整体,每间的结构同样连接为一个整体。它是由八间同样的磨坊组成的统称八盘磨。在水渠上架设几个磨坊,里面的工作人员各有分工。磨盘的主人俗称磨主儿,专门负责将粮食加工成不同等级的面粉,面粉的质量等级就看这个磨主儿的技术了,面粉一般分为五个等级,头面比较粗糙,而且出面率很少,二道面、三道面是头等面,属于上等面,四道面、五道面属于下等面,西宁人称为单磔(读音danzhe)面。剩下的全部是麸皮,可用于牲口的饲料。

每个磨坊总离不开手艺不错的石匠,常年居住在磨坊里,长期为修复磨盘而精修上盘和下盘的磨扇,将快要磨光了的旧磨盘换下来重新修复,校正磨盘上菱角形齿轮,恢复每个菱角的立度和宽度,这个做工相当精细,出面率的多少及质量就看石匠的技术。木工更是离不开的技术工人。因为那个时代,一个磨坊的材料全部是木结构的,包括磨轮磨柱,每个磨槽隔离墙、走廊、扶手挡槽板等全部是木材。所以木工也是重要的技术工人。另外还有一种出力活儿,那就揹背儿,就是扛粮口袋的,一条口袋能装二百多斤粮食,他不用别人帮忙,屁股一撅就能扛在肩上。

一般的磨坊很少有锣面的工具,基本上运到临街的面铺里。面铺里有个专门锣面的工人,爬在一个横担上用双脚登着来回晃动长方马尾或铜丝编制的锣儿,把麦麸和面粉隔离开,这个锣面的工具统称锣柜,高约一米八左右,宽约七十公分,长二米五,并且有六条三十公分的腿子,怕老鼠进入到里面,更是为了防潮。

旧时的每条街道都有面铺,后来成为市粮食局管辖的街道面粉公司。

在传统的旧时代人们所吃的面粉全部靠水磨加工的。在没有水磨的偏远山村大部分用牲畜拉磨或者是人工用力量推的小磨。到了四十年代西宁市有了水利发电厂后,湟源县的首富廖蔼庭投资在大同届街修建了一个电力面粉厂,解决了西宁吃面困难的问题,取名为裕新面粉厂,后来成为西宁市掛面厂。

西宁的水磨加工技术最早来源于汉唐,特别是唐代文成公主入藏成亲时,把大量的中原文化带入到青藏高原,其中就有水磨技术。到了民国时期,青海的各项工业都有了新的发展,西宁湟水南岸的人工修筑水渠上就有三个同样的八盘磨。上八盘磨大约在现在报社后面,为祁家磨;中八盘磨在七一路省军区北门围墙外、五一俱乐部南面;下八盘磨在火车站大桥南往西约五百米处,即馨庐公馆前约四百米处为下八盘磨,为官方之磨,是当时的官方为了自己的食品安全而专用的磨坊。中八盘磨原主可能是马辅臣,后来卖给了东关的富人马昇。该马是东关有名的藏客,生意作的很大,西宁市有名的德胜魁商号就是他开设的,同时在兰州、西藏均有开设的商号。

三个八盘磨同在一条渠道上,上面为省报社开始往东到省委,经省军区北边一直到白家河湾,最后在西宁火车站南流入到湟水。现在的上滨河路、下滨河路都是那时的八盘磨水渠,也叫磨沟渠。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湟水河床也逐年变化,湟水河床边缘荒废了的土地也随之增加了许多。所以磨沟渠道的水流量不够浇地了。人们也开始重视渠道的加宽加深,把原来的磨沟渠道的深度加深到了一米三至一米六、七,渠道加宽到三十五米至四十米,用挖出来的泥土加强了渠堤的高度和厚度。这些地方的历史被人忘记了,也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自西宁解放后,为了发展青海的经济建设,全国各地大量的人才及建设者们涌入青海,西宁市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从原来的五万人增加到六、七万人,每年政府还要从全国各地迁移人口到西宁的周边及广大牧区,特别是海西柴达木的开发造成西宁市的人口年年增长。所以解决口粮问题也是政府的一大难题,从内地要调入大量的面粉,当时的交通工具还非常落后,到了1959年西宁才开通了火车,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开始在小桥修建了唯一的一座大型的自动化面粉厂,也就是小桥面粉厂。

五十年代末期,在马坊修建了第二个全自动化的马坊面粉厂,产量和质量俱增。还有了油菜籽加工的榨油厂,后来称为青海丁香粮油加工厂,即后来的丁香集团,青海全省人民都可以吃到可口的质量最好的粮油。特别是三线工业进入到青海,全省人民都享受到了好的粮油食品。这是青海人民的幸福。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好的时代。

除了磨沟渠外,旧时西宁南侧也有一条渠,称为南渠,是从扎麻隆引湟水进入西宁,南渠上也有一盘水磨,解决就近居住的老百姓吃面问题,民间将此地叫做磨尔园。1950年,人民解放军改建南渠,拆除了水磨,改南渠名称为解放渠,水磨虽已消失,但磨尔园这个名称却保留下来,成为西宁市唯一以磨坊命名的社区。

0 阅读:1

拓客说宗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