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烈
我国驻外大使张伟烈,1911年出生于广东饶平县上饶镇,1928年加入共青团,并参加了4月的百侯暴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张伟烈活动于皖南敌后,组织建立了铜陵沙洲游击大队,先后担任铜陵、繁昌县委书记。为夺取皖江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胜利后他继续从军征战,参加了泗县、长山列岛宜山剿匪等战役,屡屡立功。1956年因功绩突出,被调到北京外交部,先后出任驻伊拉克、摩洛哥、蒙古、泰国大使,直至退休。张大使勤奋好学,宣传组织经验丰富,总是能很好的完成外交任务,广受内外好评。
在他长期的外交生涯中,不乏惊险经历,但由于他久经战火考验,遇事总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往往化险为夷,展现了中国优秀外交官的无限风采。其中有两次历险让世人难忘,一次在伊拉克,一次在摩洛哥。
张伟烈与夫人
1963年2月,张伟烈梳洗完毕,应邀乘车参加伊拉克空军司令组织的一场宴会。但刚准备出门,就突然听见空中传来隆隆的飞机声,几架战斗机极速掠过。由于高度很低,声音震耳欲聋,迫使人们捂上了双耳。
战斗机很快远去,工作人员纷纷抱怨,张伟烈心里却有了不好的预感。因为平时伊拉克战斗机是严禁在首都市区上空飞行的,事出反常必有妖,伊拉克恐怕出大事了。而事实上,伊拉克的政局也经常出大事。
果然没一会,就有一个伊拉克的官员打电话来告知:“空军司令死了,宴会取消。”
很显然,伊拉克又发生了政变。电话挂断没多久,外面的枪炮声也渐渐密集起来。外面太过危险,此时张伟烈夫妇和秘书只要待在自己官邸中,应该是安全无虞的。但张伟烈身为大使,记挂更多的是还在我方使馆中工作人员的安全,他深知必须到场主持大局。
不多时,收音机里播出了伊拉克政府发布的《告全体公民书》,宣布从下午3点开始实施全程戒严。张伟烈当机立断:“必须尽快出发,在戒严之前到达使馆。”说罢,张伟烈命人将中国国旗挂在已经启动的车上。
这时有人表示反对,虽然外交使节的车辆享有不可侵犯之权,但外面如此混乱,国旗太过引人注意,若遇别有用心之人,可能会发生意外。但张伟烈不认同,他说:“个人安危又算什么?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中国的使节,车上必须挂国旗!”
就这样,张伟烈乘车进入市区街道,街道上早已没有行人和车辆,只有荷枪实弹的政变部队士兵,见张伟烈的车辆驶来,纷纷调转枪口瞄准。负责开车的周安荣有些紧张,张伟烈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大胆往前开,没什么好怕的。”
周安荣闻言心中一定,在一众政变部队的注视下,一脚油门就冲过了封锁线,最终顺利到达了大使馆。这次事件,张伟烈镇定自若,不计个人安危,处置得当,最终得到外交部嘉奖和海内外人民的赞赏。
也因他的优异表现,在60年代末摩洛哥与中国关系恶化之际,被国家授予重任,担任第三任驻摩洛哥大使。
摩洛哥
摩洛哥是非洲北部国家,虽然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重要,控制着大西洋与地中海的交通要道直布罗陀海峡。1958年,默罕默德五世领导摩洛哥独立,并与中国建交,成为非洲大陆上第二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1961年,默罕默德五世病逝,时年32岁的王储哈桑二世继承王位。哈桑二世自幼接受父亲的严格教育,长大后留学法国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多次帮助父亲进行摩洛哥独立运动,深受摩洛哥人民爱戴。
执政初期,哈桑二世致力于依法治国,颁布了国内第一部宪法,来打压限制权贵违法乱纪的现象。由于他态度强硬,不留情面,得罪了不少利益团体,上位数年遭遇的刺杀、政变达6次之多。不过他堪称命大,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安然度过。
摩洛哥
1971年7月,哈桑二世42岁生日暨登基10周年之际,在皇宫举办了盛大的国宴,邀请刚上任5个月的大使张伟烈参加。张伟烈来到摩洛哥的主要任务就是修复两国关系,这种场合无疑是极好的机会。
7月10日一大早,张伟烈带着翻译聂兵杰整装出发,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盛会,心情非常不错。经过数十分钟的行驶,来到距离首都拉巴特30公里的宴会举办地——斯基拉特宫。此地邻近大西洋,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是有名的避暑胜地,俗称“夏宫”。
停好车后,张伟烈与聂兵杰步行入宫,高大巍峨的拱形门下站着数百个身着阿拉伯传统服饰的王室侍卫,彰显出哈桑二世对这次盛会的重视。张伟烈没有逗留欣赏,而是径直会见了哈桑二世,赠送礼品并转达了国内领导人对他的祝贺。哈桑二世很满意,派人带领张伟烈二人前往热闹的宴会现场。
这次宴会采取的是自助餐形式,一排排长桌上摆满了各种新鲜水果和小吃,一队乐手在旁边演奏着阿拉伯传统乐曲。人们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聊天畅饮,气氛非常和谐惬意。
但就在宴会到达高潮之际,突然有几声枪响震动耳膜。因为此地是皇宫重地,一开始人们并不害怕有安全威胁,只是有些好奇和惊讶地四处张望。但很快他们就不淡定了,随着枪声愈发密集,守卫大门的侍卫纷纷倒下。一伙身穿迷彩服的军人冲了进来,对着人群就开枪射击。
人们这才意识到有人发动了政变,顿时尖叫着向东大门逃跑。但叛军早已封锁了东门,还架上了机枪,对着逃跑的人群一阵扫射,大片的人被打死,现场血肉横飞,极为惨烈。摩洛哥的游览大臣、最高法院院长、首相办公室主任都被当场打死。
刚才还和张伟烈相谈甚欢的比利时大使也被击中胸膛。张伟烈和他距离很近,被血液溅了一身。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聂兵杰早已吓得双腿发软,不知如何是好。好在张伟烈是在战火中摸爬滚打过的,处于枪林弹雨中,依旧能保持冷静的思考。
张伟烈分析情况,知道东门已经被封锁,南面北面都是高墙无法翻越,只有西边靠近海边的地方有一排玻璃观海长廊可以通往海滩,可以借此绕行到公路上脱离险境。张伟烈赶忙拉着聂兵杰往西跑去,抱头乱窜的人们见状,仿佛见到了救命稻草,纷纷快步跟上。
由于人越跟越多,引起了叛军的注意,叛军在南北两个高点架枪,对逃跑的人群进行扫射恫吓。张伟烈又拉着聂兵杰趴在沙滩上,避免引起叛军的注意。不时有子弹在头上飞过,聂兵杰瑟瑟发抖,脑袋发懵。张伟烈安慰他说:“别怕,只要不动就没事。”
哈桑二世
沙滩上的人有样学样,纷纷趴下躲避子弹。不一会,叛军见无人再敢逃跑,便派人上沙滩驱赶,用枪胁迫他们回到宴会地点。张伟烈和聂兵杰无奈,只能跟随人群返回。
不过张伟烈并未放弃,而是仔细观察周围的地势,想寻找机会逃跑。看到前方将要路过一片阴暗的树林时,张伟烈心生一计,并悄悄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聂兵杰。
张伟烈和聂兵杰先是假装腿脚受伤,走路开始蹒跚,慢慢落到了队伍后方。在到达了树林的阴影下时,张伟烈假装鞋中进了沙子,弯腰脱鞋把沙子倒掉。同时用眼角余光观察押送叛军的动态。幸好这些叛军比较自大,自恃步枪在手,没人胆敢逃跑,因此对张伟烈的动作也没过多关注。
就在此时,趁叛军不注意,张伟烈拉着聂兵杰一个闪身就溜进了树林当中,并在灌木丛和阴影的掩护下,迅速消失于视线中。动作之敏捷和小心,使得叛军竟然毫无察觉。
最终张伟烈成功到达公路,拦下一辆车与聂兵杰回到了大使馆。他们成为了首批逃脱的人,后面不少人有样学样,但由于做得没有张伟烈细致,大多被叛军发现并枪毙……
回到大使馆时,天色已黑,张伟烈赶忙向国内汇报情况,由于当时通讯不便,只能拨通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的电话汇报,请他们代为转达。之后张伟烈安排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严阵以待,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件。
张伟烈安全了,但在斯基拉特宫这边,危险还没消除。叛乱者是军官学校校长迈德布赫将军,他的人迅速控制了哈桑二世,他得意忘形地站在高处,宣布废掉哈桑二世的王位,由他领衔的救国委员会掌管国家。说罢便命令叛军处死摩洛哥的诸多重臣。
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年轻叛军的步枪却不小心走火了,“砰”地一声子弹射出,竟然不偏不倚射中了迈德布赫,使其当场死亡。叛军们见状目瞪口呆,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哈桑二世
哈桑二世见状赶忙摇动三寸不烂之舌,一边用《古兰经》中的道理感化他们,一边答应不会追究他们的罪责,还会给他们高官厚禄。叛军群龙无首,最终纷纷投降,重新将哈桑二世扶上了王座……
晚上11点,清理完叛军顽固分子后,哈桑二世宣布叛乱平息。事后统计,参加宴会者有800人,将近90人被打死,230人受伤。在这次事件中,张伟烈再次展现了惊人的胆识和智慧,令人赞叹。
同时这次历险也证明了,外交工作并非人们想象的那般容易和舒适,不仅需要口才,更需要胆量和智慧,如此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局面。为张伟烈等长期在海外为国家做贡献的外交官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