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叔前几天刚过完58岁生日,这天早上起床后感觉口干舌燥,立马打开冰箱拿出冰镇的矿泉水,几口下去一瓶矿泉水就下肚了。
但几分钟后王大叔突然感觉胸口剧痛,随后出现大汗淋漓的症状,开始感觉呼吸困难,砰的一声竟然倒地不起,家人听到动静后前来查看,发现王大叔昏倒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急救人员赶到后,立即将王大叔送进最近的急救中心,通过心电图显示ST波明显抬高,这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心电图症状,我们立即给予患者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同时建立人工气道通路,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同时进行心肺复苏,通过一轮心肺复苏心跳没有回转的现象,立即使用除颤仪进行除颤。
尽管医护人员竭尽全力抢救,王大叔还是没能脱离生命危险,最终医生宣告王大叔因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亡。
事后医生们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王大叔患冠心病有多年,但近几年都未发现王大叔复诊记录,询问家人得知王大叔经常忘记服药,确诊为冠心病后王大叔也没有戒酒戒烟,生活习惯极其不健康。
医生们分析得出,王大叔早晨错误的喝水方式是导致心肌梗死发作的导火线。
王大叔的家人抱头痛哭,怎么也不相信好好的一个人,喝个水就没有了,对此我们也感到惋惜,喝水竟然导致心肌梗死发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喝水突发心梗死亡,可能是犯了3个错误错误一:喝水太猛
心血管疾病患者早上起床时,如果喝水过猛,确实有可能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往往较为脆弱,对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尤为敏感。
早上起床时人体从长时间的休息状态逐渐过渡到活动状态,这一过程身体的各个系统都在逐渐唤醒。
血管的弹性,心脏的泵血功能以及血液的黏稠度都处在一个相对不稳定的状态。
如果猛然喝下大量水分,会迅速导致血液容量的增加,这种突然的血液扩容会直接影响心脏的负荷,使得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泵血以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
对于已经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等问题的患者来说,这种额外的负担可能超过心脏的承受能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而且血液容量的快速增加还会引起血压的波动,如果患者的血压本身就不稳定,这种急剧的血压变化可能进一步加剧心脏的负担,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早起血液黏稠度相对比较高,在夜间睡眠过程中,身体的水分通过呼吸,排汗等方式不断丢失,导致血液相对浓缩,黏稠度增加,更容易在血管中形成血栓。
如果患者在喝水前已经处于血液黏稠度较高的状态,猛然喝水并不能立即有效地降低黏稠度,反而可能因为血液动力学的急剧变化而加剧血栓形成的风险。
一旦血栓脱落并堵塞冠状动脉,就会引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应该采取缓慢适量的饮水方式,避免一次性喝下大量饮用水。对于已经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
错误二:喝水太冰
这种错误喝水方式可能会增加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他们的风险可能会更高,需要格外注意。
这些人群的冠状动脉往往已经存在不同程度地狭窄或硬化,这使得心肌在面对突发的血液供应减少时更为敏感和脆弱。
人体刚从睡眠状态中醒来,身体各系统尚未完全恢复到活跃状态,包括心血管系统。
如果突然摄入过冰的水,强烈的冷刺激会通过口腔迅速传导至心脏及周围血管。这种突如其来的温度变化,很可能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痉挛。
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冠状动脉在短时间内突然收缩,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减少或中断了心肌的血液供应。
在已经存在狭窄的基础上,痉挛会进一步加剧心肌的缺血缺氧状态,严重时可诱发心肌梗死。
而且我们摄入冰水后,机体为了维持体温稳定,启动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包括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
这种全身性的血管收缩反应,容易让心血管患者引发不良后果。它会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需要更加费力地泵血以维持血液循环,增加了心脏的负担。
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这种额外的负担可能超过其心脏的代偿能力,导致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
冰水还可能通过刺激胃肠道,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迷走神经是调节心脏活动的重要神经之一,过度兴奋可导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这些变化可能进一步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减少心肌的血液灌注,可能加剧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所以我们建议早起避免饮用冰水。
错误三:喝水太少
我们平时喝水太少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本身长期脱水也会加剧心血管负担。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平时喝水太少,长期处于脱水状态,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脱水血液会出现浓缩,而高黏稠度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不仅会增加心脏泵血的阻力,还容易在血管壁形成沉积物,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高黏稠度的血液还更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并堵塞冠状动脉,就可能引发心肌梗死。
脱水还会导致血容量不足,这会影响血压的稳定。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血压的剧烈波动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症状,甚至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特别是早上起床时,由于身体从长时间的休息状态过渡到活动状态,血压本身就容易波动,如果此时再因脱水导致血容量进一步减少,那么这种波动就可能更加剧烈。
我们应避免喝水太少,养成爱喝水的好习惯,才能增加健康指数。
二、爱喝水和不爱喝水对身体有哪些影响?爱喝水会促进肾脏健康,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肾脏正常运作,促进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
可以减少肾结石的形成,肾结石的主要成分是尿酸盐和草酸盐,这些物质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在肾脏中沉积形成结石。
但需要注意的是,严重肾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控制饮水量,以免加重肾脏负担,普通人群也不能过量饮水。
水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有助于保持皮肤细胞的水分充盈,使皮肤看起来更加水润有光泽。
水分参与体内多种生化反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可以软化大便,使其更容易排出,加速体内废物的排出,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不爱喝水则会增加肾结石风险,水分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肾结石的形成风险。长时间不喝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不畅,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不爱喝水则会导致皮肤细胞缺水,出现干燥,脱屑等问题。
水分不足会影响体内生化反应的进行,导致新陈代谢减慢,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肠道缺乏水分会导致大便干燥硬结,增加便秘的风险。
不爱喝水还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精力下降,心情低落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
爱喝水和不爱喝水对身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饮水方式,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三、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喝水?我们建议定时定量饮水,人体对水的需求是持续而均衡的,不建议等到口渴时才匆忙饮水,建议将每日所需水分均匀分配到一天的不同时段。
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温水,有助于唤醒身体,促进肠胃蠕动,餐前适量饮水可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食量。
饭后30分钟左右再饮水,避免稀释胃液影响消化,睡前1小时左右适量饮水,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睡眠。通过定时定量饮水,可以有效预防脱水,保持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运作。建议成年男性饮用1700ml,成年女性1500ml左右。
我们建议选择适宜的水质与温度。尽量选择饮用经过净化处理的水,避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摄入。
水温适宜也很重要,过冷或过热的水都可能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发不适。
一般来说接近体温的温水约30-40℃最为适宜,既不会过热烫伤食道,也不会过冷刺激肠胃。
饮水应避免大口急饮,这种方式容易使大量空气随水进入胃中,引起腹胀,打嗝等不适。上述内容也提到快速大量饮水方式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我们建议细嚼慢咽,小口小口地喝,让水分充分与口腔黏膜接触,促进唾液的分泌,有助于水分的吸收和消化。
另外在剧烈运动后或长时间未饮水的情况下,不宜一次性饮用过多水分,以免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引起“水中毒”,这种情况也需要循序渐进地饮水,给心脏和肾脏缓冲时间。
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体质与活动状况调整饮水量,每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体重及活动状况不同,对水分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在安排饮水时,应充分考虑个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饮水量。夏季气温高出汗多,应适当增加饮水量。
冬季虽然出汗少,但空气干燥,室内暖气可能导致身体隐性失水增加,同样需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
对于老年人,儿童及孕妇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饮水量,一些肾病患者或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更应根据医嘱或专业建议合理安排饮水。
最后我们需要培养良好饮水习惯,将饮水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饮水成为自然而然的习惯,还需要注意避免在饭前大量饮水,以免影响食欲和消化,饭后也不宜立即饮水过多,以免稀释胃液影响食物消化,通过培养良好饮水习惯可以让我们为健康加分。
58岁男子早起喝水,突发心梗抢救无效,通过医生诊断确定3个错误引发的,男子本身患有冠心病,没有接受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这是导致心肌梗死风险增加的根本原因,男子错误的喝水方式成为心肌梗死“导火线”,这才导致悲剧发生,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养成良好喝水习惯。
文献参考:
1. 何俊, 王静. 水的作用及正确喝水的方法[J]. 现代药用与临床, 2017, 32(5): 550-551.
2. 常木犁. 正确喝水的重要性及方法[J]. 城市生活, 2018, (12): 180.
瞎x[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