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记得少年时每天要做的广播操吗?在很多老人的记忆里,我们的青少年时期,每天在学校课间操时间一到,大喇叭就响起来,同学们排起队伍,跟着领操老师或领操同学开始做操。从“雏鹰起飞”到“时代在召唤”再到“舞动青春”,广播体操已经成了中国人学生时代最长情的陪伴。做了这么多年,你可能对它烦过、敷衍过、嘲笑过,但有没有好奇过,广播体操发生过什么故事?
其实,曾经火遍中国的广播体操,有着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广播体操正式起源于德国,后从美国传入日本。1928年,日本第一套全民健身操问世,因是跟着广播电台放的音乐做操而称之“广播体操”。
建国后,从1951年开始,到2011年止,我国共有九套广播体操发布。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寿命仅35岁,预期寿命也就40岁左右,婴幼儿死亡率高达20%。1950年底,北京王府井南口一栋小楼,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秘书杨烈向筹委会递交报告:建议创编一套全民健身操,让更多人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让群众“在集体运动中强身健体”。杨烈青年时代就东渡日本学习体操和体育管理,抗日战争爆发后,她辗转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在延安,杨烈充分发挥了自己体育方面的特长,组织了大型团体操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当时负责体育工作的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总会主席廖承志任命杨烈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秘书。
杨烈的这份建议促成了中国广播体操的诞生,但是,当时掌握的体操术语太少了,很多动作说明都不知道该怎么用语言文字表达。1951年8月,杨烈随体总筹委会的新中国第一个体育代表团出访苏联,苏联的全民体操运动给杨烈印象深刻,尤其是在早间跟着广播或自行放音乐进行,这种体操使人民得到身体锻炼并易推广。
他们辗转还向其他等国家取经,回国后,经过总结和提练,第一套广播体操终于在1951年11月24日正式颁布。
第一套广播体操的作曲者是以创作《新四军军歌》闻名的何士德老师,何士德老师是中国当代的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是新中国电影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他参加了党领导的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抗日救亡歌咏活动,先后为新四军谱写了不少歌曲,诸如《新四军军歌》、《反扫荡》、《青年之歌》、《我们是战无不胜的铁军》等,其中以《新四军军歌》最为著名。
第一套广播体操音乐由北影管弦乐队演奏、由中央广播事业局人民广播器材厂制成唱片。1951年11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专用一整版刊登了第一套广播体操的图解和说明,并呼吁大家都来做广播体操,随后,各大报纸纷纷发表了相关的报道和社论。12月1日,无线电波第一次传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体操》音乐,每天3次,分别是6:40、7:20和7:40。
这套广播体操共10节,只需5分钟左右。第1节原地踏步“下肢运动”和第2节弯腿伸臂“四肢运动”,皆为热身。运动强度从第3节“胸部运动”逐渐加大,弓步扩胸练四肢。第4、5、6节分别是“体侧运动”、“转体运动”、“腹背运动”,锻炼部位移至腰腹部。其中最难的是“腹背运动”,要身体前屈、膝关节伸直、指尖触地。第7、8、9节依次为“平均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第10节“呼吸运动”借鉴“辣椒操”,(“辣椒操”是一种从日本引进的,有音乐伴奏的徒手操。)收于呼吸运动。
第一套广播体操
1954年7月颁布了第二套广播操,较之动作简单的第一套,第二套广播操融入健美操和舞蹈等元素,动作难度有所增加,运动量加大,取消了第一套的“整理运动”和“呼吸运动”。
1957年,第三套广播操公布,由于前两套体操大量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的内容,故第三套广播体操中,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武术的动作。在创编中,也请来多位武术大师。这套广播体操中国特色更强,这一特点也在后来的广播体操中得以延续。
第三套广播操乐曲由著名作曲家刘炽作曲,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奏,黄凯然依原配器编配,苏国庄配体操口令。
1963年4月15日第四套广播体操正式公布,广播体操音乐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文艺工作团歌舞团乐队演奏,以铜管乐器为主,非常雄壮,非常质朴。不知作曲是哪位高手?
广播体操配乐中有一个响亮的男声开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套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听了感慨万千,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
第四套广播体操
这套广播操动作编排规则是,先由离心脏较远、负荷量较小的上肢或下肢运动开始,中间由胸部、体侧、体转和腹背运动组成,逐步加大动作的幅度和负荷量,然后转入较剧烈的、负荷量最大的全身运动和跳跃运动,最后以整理运动或放松运动结束。
广播体操对锻炼者会产生中等强度的运动刺激,对提高机体各关节的灵敏性,增强大肌肉群力量,促进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精神传导系统功能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每做完一套广播体操,能使身体各部分的关节、肌肉、韧带都得到锻炼。增加了氧气和养料的需求,加快了呼吸、脉搏和血液循环,从而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各器官的功能。
“健康一下,只要四分钟。”有专家分析,每天做两次广播体操益处多多,做广播体操有十大好处:1、可以使大脑在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时让肌肉得以放松。2、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氧气能充足地供应身体各部分,从而增强各器官的功能。3、可以使身体发热,有利于提高体内的排泄功能,降低疲惫的程度,减少乳酸的积累,使人体精力旺盛。
4、可以培养人正确的身体姿势,使肌肉发达、体格强健、形态优美。5、可以有效消除一天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的紧张,有利于睡眠。6、在进行剧烈运动前,做广播体操可以避免肌肉的拉伤、挫伤。7、工作之余做广播体操,有助于缓解紧张工作出现的暂时性的大脑疲劳。8、坚持下去,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9、在轻快、优美的旋律下做操,能增强人的协调性和节奏感。10、在音乐伴奏下做广播体操,是一种美的享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可惜的是,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广播体操从电波中消失了。
您还记得吗?还有一个操,是那时候同学们都必须要做的眼保健操。
您回忆一下,眼保健操开头是:“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保健操现在开始,闭眼……” 这套伴随着舒缓音乐的眼保健操,连同喊节拍的清脆童音,对很多已逾中老年的我们来说依然亲切、熟悉。
曾几何时,做眼保健操已成为每所学校雷打不动的眼保健项目,每位中国少年儿童从踏进校门起就加入了做眼保健操的行列。眼保健操早已融入了几代人的生活,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
眼保健操最初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北京市是全国第一个推行眼保健操的城市,设计者是原北京医学院(现名北京大学医学部)体育教研组刘世铭主任自创的一套眼保健操。
最初在试点学校推行眼保健操时,是由班里的卫生委员喊口令,为了更便于操作和推广,于凤翥等人又商量着把眼保健操制成唱片,由解放军军乐团作曲,总政歌舞团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