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笃悠悠 编丨半梳
之前《今日保》在《报行合一下的寿险经代:大洗牌开始,60%的机构或许活不下来》和《报行合一这半年:个险风景独好,银保并非受影响最大者》中素描了“报行合一”下专业中介市场的一个个侧影。
这些孑然孤寂的身影中,既有业务的大幅滑落,也有佣金收入的腰斩甚至脚踝斩,更有销售队伍的流失…
不过,上半年惨淡的中介渠道,也时不时传来一些能让人“打起精神”的消息。“反向飞单达10倍”,成为各路媒体新闻稿中的“浓墨重彩”。
虽然不知道这个“10倍”是怎么来的,但保险公司个险代理人直接跑到中介机构捞单子的段子,倒是成为当下业内的一个梗。
《今日保》更为好奇的是,这个“10倍”到底有多大?当看到沉默了太久的个险,凭借着3.15%的新单增速,成为上半年寿险新单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渠道之时,还以为个险终于“行了”。
但再看看 “影子个险”—经代渠道惨不忍睹的脚裸式下滑,瞬间明白了为啥上半年个险“行了”。个险2663亿元新单保费中,有多少是经代“贡献”的?这个数字,不会太小。
事实上,飞单,正成为“报行合一”之下对专业中介的最大暴击。单子的飞走,意味着队伍流失的严峻挑战。对于当前的专业中介机构来说,当下最大的考验,已经不是销售的规模,而是这只被多方觊觎的队伍。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专业中介靠啥守住自己的队伍?建立在费用效率之上的发展模式的彻底击穿,会否迎来推到重来?若真是推倒重来,那中介渠道的命运,又能掌握在中介机构自己手中吗?
这是一个真正的十字路口。
1 飞单规模到底有多大?基于模型下的粗算或达200亿飞单大增10倍。10倍,够唬人。但到底有多大,能否经得起推敲?有没有反向飞单,飞了多少,口说无凭。
先看一份行业交流数据。
2024年上半年专业中介渠道实现新单保费收入约31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475亿元下降34.1%,约162亿元。
2024年上半年个险渠道实现新单保费收入266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582亿元增长3.15%,约81亿元。
在2023年专业中介新单在全渠道新单中的占比已达6.29%。
尽管中介渠道的市场份额还是个位数,但如果从“泛个险”这个角度看,2023年专业中介在“泛个险”中的新单占比已达16.97%,体量约为个险的1/5。
啥是“泛个险”?其实就是“个险+专业中介”。毕竟个险和专业中介,本质是“一体两面”。
不过,“报行合一”这半年,便大不相同,专业中介2024年H同比-34.14%。
专业中介这么惨,是不是“泛个险”都不行了?数据显示,整个“泛个险”渠道今年上半年同比-2.64%。对比看,专业中介的失速远超大盘。
这意味着,“泛个险”的大盘并没有变。变的,是个险和专业中介的此消彼长。有部分专业中介的业务,“飞”到个险那边去了。
专业中介在全渠道中的新单占比,便跌至4.27%。在“泛个险”中的新单占比,也跌至10.51%。两个口径的占比,几乎都跌回了2021年水平。
如此一来,便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给出3个市场前提条件:
前提1:专业中介和个险同属“泛个险”,面临同样的市场环境,且“泛个险”市场环境这半年没有发生巨大变化。
前提2:没有外部冲击的话,专业中介在“泛个险”中的市场份额不会发生大幅变化。
前提3:“泛个险”市场的需求,要么自身湮灭,要么被个险或专业中介满足,转向银保等渠道的相对来说没那么多,暂定都在“泛个险”市场内部。
根据三个前提条件,既然“泛个险”总体市场不变,专业中介在“泛个险”中的占比变动应该不会离谱。
在此我们做个假设。
假设:2024年H,专业中介在“泛个险”中的占比维持2023年的16.97%。
已知2024年H“泛个险”新单保费为2976亿元,假设专业中介维持2023年16.97%的占比,那么其新单保费应为505.1亿元,同比应为+6.39%。
而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专业中介仅为312.7亿元,和505.1亿元相差近200亿。
根据前提3,消失的200亿,有部分是需求消失了,还有部分是飞单个险那边去了。但消失的需求影响或许很小,毕竟上半年“泛个险”整体新单负增长也就两个多点,而专业中介却跌去了1/3。
故而,说专业中介反向飞单200亿到个险,并非夸张,更不是危言耸听。
至于2023年炒停售高基数的影响,但应该不会大。
两个理由:一是个险同样面临高基数问题,个险增速也没出现那么离谱的负增长;二是今年“一生中意”的突起,多少还是给专业中介带来了20多亿的标保。
主要原因,还是专业中介受到“报行合一”的影响,而个险还没有实施“报行合一”。
这也从另一个维度解释了,要是没有飞来的200亿保费,个险新单上半年大概率也无法实现3.15%的正增长,而是4个多点的下滑。
事实上,今天中介的局面一定程度上也是巨头个险的一箭之仇。毕竟早些年个险落魄时分,大量的单子飞向基本法更友好的中介渠道。
如今,部分人员和单子的回流,更像是一个轮回。只不过个险庞大的体量经得起折腾,尚处于起步期的经代扛不住如此的暴击。
2 为啥受伤的是中介?这涉及的是中介的生存之道专业中介渠道已经经历了7年多的快速发展,为何依旧摆脱不了“多散乱”的刻板印象?原因很简单:价值不被认可,对不起“专业”二字。
一个2000多亿保费规模,渠道占比近10个点的专业中介渠道,大家却还要不停地寻找其价值来证明存在的意义,看来“很不专业”。
一个东西有没有价值,有没有存在的意义,要看它摆在什么位置。位置摆错了,徒增烦恼;位置摆对了,四两拨千金。
对于国内人身险行业而言,看专业中介,关键要看个险的“脸色”。毕竟这些年那么多单子都“归去来兮”。
但飞来飞去,都飞不出个险这牢笼。
常说,成功的同时也埋下失败的种子,过去的辉煌是通向未来的最大阻碍。之前个险的成功,也渐成产品创新的束缚: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不会销售的人。
保险公司的逻辑也很直白:既然今天个险还能赚钱,那为啥要折腾它?自恰的逻辑闭环看似坚不可摧,但只需换个角度,便灰飞烟灭。
任何一个市场都有供需双方,保险公司的逻辑也不过是供给端的一点意见。同样有意见的,还有需求端的消费者。
尽管消费者不懂保险,甚至也不明白自己到底需要啥,但他们会用脚投票,尤其是投给新玩意儿。
创新,成为降低供给与需求两端摩擦的润滑油。
看看这些年保险公司们在个险渠道的修修补补,各类衍生服务的推陈出新,背后无不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对创新的抬爱。
不过,和早年互联网保险的那股劲儿,创新的力道弱了不少。哪里弱了,说不上来。但近两年增额终身寿险在各渠道的横行,自个儿摊了牌:产品同质化,史无前例。
一个产品同质化的市场,哪还需要专业中介?只有琳琅满目的市场,才需要专业中介。
这也是为啥,市场总是对专业中介的“为客户选品”持怀疑态度:产品大差不差,还不是哪家保险公司给得多,就推哪家的。甚至还有人说是中介渠道拱高了费用。
虽然也看到有中介机构像Sam店一样搞产品严选,但不过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殊不知Sam店的核心力量,正来自强大的产品竞争力。
而竞争力,就两句话:要么成本比别人厉害,要么有独特的东西。
但如今固收产品的盛行,独特的东西不能说没有,优质的医疗网络和康养机构算是为数不多的绝招,但仅一两家“学会了”。至于成本优势,除了大公司和老牌外资公司外,其他公司在成本上没啥优势。
有的,只是千篇一律的增额终生寿险。买固收类产品需要专业吗?可能没那么需要。
由此不难看出,头部中介的涌现,主要是在销售效率方面有了极大的提升,并且利益分配方面对比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司也有了长足改善。进而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小公司对大公司个险业务机构的垂涎,带来了价值保费。
实质上这还是与之生存环境有关。
不过,如今的结果早已注定。毕竟选择了上述发展模式实乃夹缝中求生存,而这一领域实乃巨头基本盘。
对于中介而言,肥沃的生存土壤是丰富的生态环境,多元的产品供给。但这需要对这一市场更系统、更战略和长远的顶层设计,即中介的位置价值到底是什么?
或许,在产品收益基本拉齐、费用亦拉齐的当下,中介机构们要在效率优势和费用之外拿出更具不可替代性的武器。
3 专业中介的推到重来开始了?寿险巨头们开始入局,价值或许出现了中介行业未来三年内会面临巨大挑战。之前五年新开业的中介机构,大概率会有60%至80%停止营业。五年以上的机构会持续裁员、降薪来降低经营成本。“行业内卷依旧,但卷的是一次大洗牌。
这是《报行合一下的寿险经代:大洗牌开始,60%的机构或许活不下来》一文中基层中介从业者的一个共识,也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儿。
似乎中介渠道就要推到重来。但怎么“重来”?可能中介机构说了不算,毕竟中介渠道的命运并不掌握在中介机构手中。
应该说,中介渠道的命运,就从来没有被中介机构掌握。
过去的中介渠道,正如前文中的“泛个险”概念一样,是个险渠道的影子。一些对个险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中小保险公司,往往把中介渠道当成个险的“新手村”,要是翅膀硬了,肯定还是要去做个险。
或许对一家保险公司来说,个险和中介同时存在,并不矛盾。
但矛盾的点在于:两者的定位是共融互补,大部分保险公司只是把中介作为个险的补充。而中介机构却想产销分离。
产销分离喊了这么些年,时至今日也没啥动静。再看看今年的中介模样,可能也没人再有劲儿喊了。显然,产销分离,还没到时候。
至少是中介机构主导的产销分离,不太成功。因为今天的保险公司可能并不想搞什么产销分离,仍执着于个险渠道。
太多的班子成员,乃至是分管中介的高管,也坦言:一家保险公司,个险渠道是不能丢的。
关于保险公司对个险的执念,我们在《寿险经代6月保费骤降80%:最大供应商易主,明亚大童继续领跑》一文中有所展开,并强调这是中介渠道的“同床异梦”是个普遍性现象。
不过好的是,今天的中介渠道,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东西。
还是那句老掉牙的话:内部的困境需要外部的力量来破解。
头部保险公司,也许就是中介渠道的外部力量。我们已经看到了数家头部险企涌入,大哥国寿业自建了经纪公司,泰康新华和太平也都积极推进和寿险中介的合作…
通过成立中介机构市场聘才优选同业,在主打本公司产品的基础上,广纳市场上的好产品,对自身团队也能形成一定的辅助。这是国寿等头部公司目前正在试验的新打法。
有人说,这是头部保险公司在市场中网罗销售人才的过滤器。也有人说,依靠砸费用的保险公司中介机构能否持续,尚不可知。
无论如何,比中介机构体量大上不少的头部保险公司的介入,显然会对中介市场的发展产生影响。
可能,中介市场的命运已在这个低谷期迎来转折点。
谷底,要么沉沦要么重生。
我们看到,每一轮周期后,总会锤炼出真正的变局者。如同2012年后的寿险中介市场,明亚、大童正是在那一波行业性挫折中凤凰重生,引领市场。
这次,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