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柴禾(做饭、烧开水、洗澡和取暖都需要用柴禾)

叶工讲故事 2023-10-27 05:59:21

作者:李扬

在延安插队时做饭、烧开水、洗澡和取暖都需要用柴禾。没有柴禾就没法生活了。在延安烧的柴禾分软柴和硬柴。软柴也叫引柴,黄蒿就是其中的一种。硬柴就是禁烧的柴禾,如:狼牙刺、酸枣棵子、杜梨梢子、柳树梢子、臭椿梢子、玉米秸子等。

刚到生产队时,生产队为我们准备了一些软柴和硬柴,由于一天三顿饭,加上冬天需要取暖,那些柴禾很快就用完了。我们到生产队的时候是年初,除了掏粪、往地头送粪、铡草外,其他可干的农活就比较少了。于是我们就跟村里的年轻后生和一些热心的老乡到几里地以外的深山沟里去打柴(现在还有印象的刘家沟、白杨沟····--)。在村支书、生产队长和热心的房东帮助下,我们学会了如何打柴,如何捆柴和如何担柴。老乡还特别告诉我们走山间小路时担柴的要领(担柴在陕北农村是有要领的,即你担起柴往回走时,遇到一侧是悬崖就必须换肩,把柴禾换到悬崖侧来担,如遇万一,可以用手一推让柴禾掉入山崖下,确保担柴人的生命安全,听说有的知青就是不小心摔死的)。在劳动中我们与老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打柴时,遇到柴禾多的地方,我们4个知青不到半天可以打四担柴禾,这里面有软柴也有硬柴。随着时间 的推移,积少成多,渐渐的在我们的窑洞前堆起一大垛让老乡都羡慕的柴禾堆来。开春后我们还学着利用干农活休息的间歇,在地头边的山坡或崖畔边打一些软柴和硬柴,以补充逐渐被消耗掉的柴禾堆。

陕北黄土高原是经过雨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的,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墚、峁、沟。陕北黄土高原的崖畔是被雨水冲刷而形成的,雨水集中进行线状侵蚀并伴以滑塌、泻溜的结果形成大大小小的沟壑,有的沟壑深十几米、几十米,纵深几里地、十几里地。老乡告诉我们在这样的崖畔边打柴就需要倍加小心。因为不小心就会失足跌落,造成人身伤害。我们村就有一个叫“来狗”的壮劳力,也是打柴能手,就因打柴不小心,从一个叫白杨沟的崖畔失足跌落,造成了永久的伤残。

我在生产队打柴时也遇过一次险。那是1970年的春天,我在刘家沟打柴时发现崖畔边长有一株很粗的臭椿。我先小心翼翼的爬上山坡,在崖畔边用老镢依次修出几个台阶,这样可以逐渐接近那株臭椿,打完柴还可以顺着这几个台阶回到山坡上·······刨着刨着很快臭椿根就全部暴露出来了,哈哈,中了“狗屎运”了。这株臭椿根真叫大,它足够我们烧几天饭的了。一阵狂喜后,我把与它连接的细根一一切断,就在我刨断它主根的一瞬间,随着这株臭椿根跌落,我也被它从十几米高的崖畔上带了下来。我脑子“嗡的”一声,“哎呀,坏了”······听到我凄惨的叫声,老乡和同伴都跑过来。好在下面是一堆我刚刚刨下来的喧土,我一屁股跌落到喧土里,厚厚的黄土直没到我的大腿根。我从头到脚都被黄土包裹着,跟泥人没有两样,耳朵眼、鼻子里都是土。万幸没有伤筋动骨,但着实把自己、老乡和同伴吓了一大跳。从此以后打柴,我倍加小心,再也不敢冒冒失失到崖畔边打此了

0 阅读:73

叶工讲故事

简介:听我讲讲知青的故事,听听他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