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cǎo mù jiē bīng),意思是将野草和树木都误以为是敌兵,形容人极度恐慌时疑神疑鬼。成语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天王苻坚在攻灭前凉、代国,基本统一北方之后,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南方,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悍然发动了对东晋的进攻。
东晋太元三年(前秦建元十四年,378年)二月,苻坚派遣征南大将军符丕率领步骑八万进犯襄阳,又派荆州刺史杨安、征虏将军石越、京兆尹慕容垂等率领各路大军合攻襄阳,次年二月襄阳告破。之后,苻坚又试图进犯彭城,但因东晋已经有所准备,再加上前秦内部生乱,双方就此罢兵。
虽然前秦选择罢兵,但却对东晋仍然保持着军事压力,苻坚在平定内乱,又派吕光击溃西域三十六国后,便再度又开始筹备对东晋的攻势。
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五月,驻军长江上游的桓冲领兵十万北伐,攻打襄阳、沔北、蜀中各地,意图牵制前秦兵力,减轻下游压力。
苻坚则以弟弟苻融为先锋,统兵二十五万南下,其中以慕容垂、苻睿率兵五万救援襄阳,桓冲面对前秦大军,只得收缩兵力退回长江以南防守。同年八月,苻融统率先锋主力二十万大军南下攻打寿阳。
与此同时,苻坚又从全国各地抽调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兵分三路大举南下,试图一举攻灭东晋,完成天下一统的大业。
得知前秦百万大军南下,东晋都城建康一片恐慌,只有谢安镇定自若,他以谢石为前线大都督、谢玄为先锋,并谢琰、桓伊等人,领八万北府兵前往淮肥一带御敌。
十月十八日,苻融攻克战略要地寿阳,俘获东晋平虏将军徐元喜等人。东晋方面,率领五千军队救援寿阳的龙骧将军胡彬听闻寿阳失陷,只得率领军队退守硖石、下蔡一带。
接到东晋主力西进的消息,苻融一方面分兵北上围攻胡彬部,一方面派遣张蚝等驻守肥水西线,同时派梁成率领五万大军东进洛涧,沿洛涧西岸布防,抵挡东晋主力。
晋军主力抵达洛涧后,于东岸安营扎寨,与前秦军队隔河对峙。而驻守硖石的胡彬则因兵力太少,不久便被切断了粮道,无奈只好派人向谢石通报战况求援,结果信件被前秦截获,苻融遂派人将胡彬缺粮的消息禀奏了苻坚。
为了南征,苻坚虽然下令征调了八十七万大军,但由于军队太多,集结速度太慢,以致苻坚接到信件时,绝大部分兵力都没能完成集结,苻坚只能放弃尚未完成集结的大军,亲自率领轻骑八千前往寿阳与符融会和。
抵达前线后,苻坚派东晋降将朱序前去劝降谢石等人,然而心系晋室的朱序非但没有劝降,反而劝说谢石尽快发动进攻,或可打破死局,否则等到前秦百万大军完成集结,那么便再也没有取胜机会了。
十一月,谢石派遣刘牢之发动进攻,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渡水发动猛攻,一举斩杀前秦主将梁成,前秦军队随之全线崩溃,死伤惨重。
取得“洛涧大捷”后,谢石、谢玄统率东晋主力逼近寿阳,双方沿肥水两岸布防、隔江对峙。
当初举兵南下时,苻坚认为自己具备“有众百万,资杖如山”的兵力优势和“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的庞大军威,一时豪气干云,然而当得知梁成所部在洛涧惨败后,眼见军心士气严重受损,苻坚却又产生了畏敌情绪。
当苻坚与苻融登上寿阳城楼,望见晋军“部阵齐整,将士精锐”,一时颇为震撼,他又北望八公山,恍惚间将山上的草木当作了士兵,竟然转身对符融说道,“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以至于“忧然有惧色”。
为了赶在前秦大军集结之前取胜,谢玄派人送信给符融说,“君孤军深入而沿水布阵,此为持久战之道,并非速战之策,不如秦军后撤,令我军渡河,你我决战胜负,岂不快哉。”
对此,前秦众将纷纷表示不可上当,如今我军兵力占优,只要不使晋军攻破防线,待大军集结完毕,便可大获全胜。然而,苻坚却坚决表示,“我军只需稍退几步,待晋军半渡而击之,便可速战而胜!”
苻融也认为虽然兵力乃是东晋两倍,此时决战仍有优势,于是命令前军后撤,让出地方来让晋军渡河。
前秦军队刚刚后撤,降将朱序认为机不可失,立即派人在军中大喊,“前线的秦军败了”,结果导致前秦军队阵脚大乱,渡河的晋军趁机发动猛攻,前秦军队大败。
此战,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晋军七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十五万大军,并阵斩苻融,而其余前秦军队则大部逃散,淝水之战最终以东晋的全面胜利结束。
随着战争的惨败,前秦的统治也随之迅速崩溃,北方再度陷入连绵不断的分裂与战争之中,而东晋则趁机收复了黄河以南广大地区,并攻克了蜀地和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