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相信多子多福的人来说,老来得子绝对算得上是人生一大幸事了,但对于晚清名臣张之洞来说,却并非如此。
一生为官清廉,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张之洞绝对可称得上是一位好官,然而就是这样的他,却养出了一个大汉奸儿子!
1900年,63岁的张之洞迎来了他的第十三个儿子张仁蠡。
如天底下千千万万父母一般,张之洞对这个小生命的到来十分高兴。
可他绝不会想到在若干年之后,这个曾被他视如珍宝的儿子居然会反过来帮着日本人,对付自己的祖国。
为何张仁蠡会走上一条汉奸之路?到底是子不教父之过,还是另有隐情?
一、老来得子,却成噩梦
说张仁蠡是一个大汉奸,还真不是在抹黑他。
尽管身处乱世当中,但在家族的支持下,张仁蠡还是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得以涉足政坛。
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教育部任职,随后又被调去担任县长。
但虽说也算是有了一官半职傍身,张仁蠡却并不满意。
他希望能够在仕途上有更大的发展,最好能像父亲一样成为名震一时的大官。
为此,在日军侵华之后,张仁蠡毫不犹豫地投靠到了日本人那方。
1939年,张仁蠡正式出任武汉市市长。
在任期间,他对日军侵略者的种种暴行置若罔闻,丝毫不管制日寇的恶劣行为,并且他还极力向民众吹捧中日友好,试图帮助日军侵略者驯服武汉人民。
除了在精神上极力控制百姓之外,张仁蠡还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经济措施。
表面上,这些措施让武汉市的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实际上,那些发展得到的利益全部都被张仁蠡搜刮到了自己的腰包中。
这些被搜刮走的民脂民膏中的一部分被张仁蠡用作己用,另一部分则被他送往日本人手中,让日本侵略者得以用中国人民的血汗钱继续发展军队,从而进一步侵略中华大地。
无论是帮着日寇驯服中国百姓,还是搜刮民脂民膏供养日军侵略者,张仁蠡的行为都可以说是非常恶劣的。
讽刺的是,越是没有什么,张仁蠡越想要什么。
在公众面前,他总是极力伪装出一副高风亮节的模样。
如当时大多数达官显贵一般,张仁蠡也有着极大的鸦片烟瘾,不过他并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爱吸食鸦片。
为此,他不仅经常口含雪茄,以免被别人闻到口中的鸦片气味,还要求市政府的工作人员都不允许吸食鸦片。
一旦发现有谁吸鸦片了,他便会对其做出撤职处理。
所谓贼喊捉贼,大抵莫过如此。
张仁蠡的种种做法毫无疑问与他的父亲张之洞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晚清忠臣,但张之洞所进行的一系列举措显然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
任职山西巡抚期间,张之洞采取强而有力的手段大力整治当地官场的不良风气,大力打击鸦片贩卖吸食行为,为山西百姓开辟出了一片在当时极为罕见的清净环境。
亲眼目睹了清政府在对外战争中的失败后,张之洞又迅速行动起来,大力投身到发展洋业当中,试图师以长技以制夷。
尽管在如今的我们看来,张之洞的思想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个真正的为国为民之人。
这便实在不由得令人更加想要发问,这样的张之洞为什么会生出一个大汉奸儿子?
二、长兄如父?上梁不正下梁歪!为何身为张之洞儿子的张仁蠡会成长为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汉奸?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兄长张仁乐。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张仁蠡从小就得到了父亲全部的宠爱。
为抚养儿子,张之洞不仅将他带在身边培养,还亲自为他启蒙,希望他能在未来接过自己的重担,成为一名栋梁之才。
奈何天不随人愿,尽管张仁蠡本身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但就在他九岁那年,张之洞因病去世了。
从此,张仁蠡的兄长们便接过了抚养张仁蠡的重担,而在他们当中,当属五哥张仁乐对张仁蠡的影响最大。
都说长兄如父,在抚养弟弟时,张仁乐确实是十分尽心尽力的,然而他本人就是一个亲日派,这样的他自然无法将张仁蠡教导成一个爱国爱家的好青年。
早年间,张仁乐曾在父亲的安排下前往日本留学。
不过,虽然张之洞将他派往日本留学的意图是想让儿子学会日本的先进之处,做到师以长技以制夷,但张仁乐显然背叛了父亲的初衷。
在日本生活的那几年里,张仁乐深深地被日本的风土人情所打动,等到踏上回国旅程时,他已经成为了一名坚定的亲日分子。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张仁乐正在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手下做事。
眼看东北军节节败退,日军侵略者在东北地区建立起伪满政权。
身为中国官员的他非但不想着怎么将日军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反而还迫不及待地来到伪满洲国,希望在这个傀儡政权门下做事。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日军侵略者正需要扶持自己的势力,一方面也是因为张仁乐自身能力不错,这个晚清重臣的儿子就此得到了日军的重用,并在伪满洲国安顿下来。
难道张仁乐不知道日军侵略者对中国人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吗?
他是知道的,可这并没有让他觉醒,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为日本人服务的心。
为满足伪满洲国发展的需求,为迎合日本人的愿望,张仁乐除了完成日常工作之外,还在全国各地搜罗各种人才,试图将他们发展成为汉奸。
身为张仁乐的弟弟,张仁蠡自然也成为哥哥计划中的一环。
其实早在伪满洲国建立之前,长期身处兄长亲日教育下的张仁蠡便产生了亲日思想。
在被哥哥盛情邀请到伪满洲国之后,他更是成为了一名坚定的汉奸。
三、叛国者终究难逃惩罚在张仁蠡看来,日本的侵略行为是正确的,中国也终究会被日本征服,因此在为日本人效命时,他可以说是竭尽全力。
只是让如张仁蠡一般的罪大恶极的汉奸没有想到的是,被他们奉若神明的日军侵略者在经历连年战争后,竟然渐渐显露出了颓势,屡屡被他们所看不起的中国人民打败,最终更是落得了个败局已定的发展。
眼看靠山将倒,清楚自己汉奸身份的张仁蠡不得不赶紧寻找新的出路,试图逃过一劫。
然而,如他这样罪大恶极的大汉奸怎么会逃得过人民群众的搜捕呢?
虽然早在日本人节节败退但并未正式宣布投降的时候,张仁蠡便赶快辞掉了自己在日伪政权内的职务,安安生生做起了包租公。
可在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之后,他还是被揪了出来。
1945年,张仁蠡先是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的罪名抓捕,不但本人被投进了监狱,万贯家财更是被直接充公。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接受了来自人民群众的审判,于1951年被判处死刑。
直到在枪决执行前的那一刻,张仁蠡仍在妄想逃过一劫,只是从他投靠日本人的那一刻起,他的最终结局就已判定。
在来自人民群众的怒火前,张仁蠡如何能逃过一劫?
不过比起弟弟张仁蠡,张仁乐的结局就要好的多了——因为早在抗战胜利前,他便离开了日伪政权的中心。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忽然觉醒了自尊,而是因为日本人看不上他了。
随着日本侵华行为的越演越烈,伪满洲国的利用价值也越来越小。
注意到这一点之后,心有不甘的张仁乐马上转换赛道,跑到北平做起了新民会副理事长。
与此前的伪满洲国外交大臣这一职务比起来,新民会副理事长这一名好自然没有那么高端大气。
不甘心就这样被日本人抛弃,张仁乐又找到了北洋军阀吴佩孚,想要让他担任日伪政府的总统,这样一来有着“从龙之功”的自己就能担任总理了。
可是让张仁乐没有想到的是,吴佩孚对他的邀请是不屑一顾。
被对方屡屡拒绝之后,张仁乐只好遗憾离开,而看他失败了,日本人对他便更加轻视。
多方面受挫之下,纵然心有不甘,张仁乐也只能做起富贵闲人,在北平过着关上大门的平静生活,很少再涉足政坛。
等到抗战胜利之后,早早便被日本人抛弃的张仁乐因此侥幸逃过一劫,最终在几个好友的帮助下,他打通了国民政府的渠道,得以离开监狱。
之后,张仁乐便狼狈逃往日本,在那里度过了自己颠沛流离的后半生。
总的来说,在当时那些被惩处的汉奸当中,张仁乐的结局还算不错。
自己分明为国家贡献了一生,两个儿子却先后走上了叛国之路,真不知张之洞地下有知,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