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南京美女护士遭侵害,双腿叉开,一根男性体毛抓获真凶!

雁菱说过去 2024-04-20 06:01:41

1974年,南京防疫站一位21岁年轻漂亮的女护士被人杀害后奸尸,死状十分悲惨。

此案在附近引起了轩然大波,负责破案的民警老朱焦头烂额,始终找不到凶手的关键证据。

就在他一筹莫展时,现场发现了一根男性的体毛,竟然他阴差阳错的抓到了真凶......

事情发生于1974年南京的一个夏天,被害人王兰兰是防疫站的一位年轻可爱的女护士,很受周围同事的喜欢。

最先发现被害人的是她的同事苗芳芳。

当时是周日,防疫站需要有人值班,一开始是王兰兰在这儿,晚上苗芳芳就来换她的班。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苗芳芳到防疫站时,大门紧闭,她叫了好长时间,王兰兰都没开门。

苗芳芳以为王兰兰提前回去了,那个年代,她们也没法互相打电话发消息。

无奈之下,苗芳芳只好回家去取钥匙。

等她再回来打开值班室的门后,却看到了令她头皮发麻的一幕——

王兰兰坐在床边的地上,衣衫凌乱,上衣和内衣都被推到胸口以上,而下身则不着寸缕,双腿岔开,她的脖子还勒着一根铁丝,看她的脸色,显然早已咽气。

苗芳芳被吓得跌坐在地上,半晌才爬起来跌跌撞撞的去报警。

民警老朱和同事们很快就来到现场,对这里进行勘察。

死者的大腿上和周围都有不知名精液,法医小心地收集了精液,准备带回去检测。

那时候的技术还没那么先进,没有DNA检测技术,也没有监控,民警们只能从细枝末节中寻找线索。

老朱带来了警犬,警犬在案发现场从里到外闻了一圈后,在一楼外墙狂吠了起来。

老朱发现警犬狂吠的地方是个煤堆,大约有一米多高。

值班室在二楼,煤堆正对着的上面是二楼的卫生间,窗户开着,老朱判断,凶手就是从这里爬上了二楼的卫生间,然后潜入了值班室,杀害王兰兰。

他们来到二楼卫生间,窗沿上和地方都留有脚印,但从花样看,凶手穿的就是普通的解放鞋。

当时这种解放鞋几乎人手一双,想从鞋印排查出凶手,几乎是天方夜谭。

这个线索断了,老朱只能寄希望于法医那边能检测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与此同时,老朱去走访了王兰兰的母亲。

得知女儿惨死,王兰兰的母亲悲痛欲绝,几次昏死过去,民警们只好先安抚她的情绪。

等她稍微好一点了,才问她王兰兰生前有没有跟什么人结怨?

王兰兰的母亲说没有,她女儿平时和邻里同事关系都很好,怎么可能会结下这种死仇?

正说着,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大喊:“是他!肯定是他!是他害死兰兰的!”

民警赶紧问她这个人是谁,王兰兰的母亲满脸愤怒,说那人是王兰兰的前男友小范。

这个人邻里四坊都知道,之前小范和王兰兰的恋情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在八卦。

他俩原本也算情投意合,甚至到了要谈婚论嫁的地步,可就在这关键当口,王兰兰忽然跟小范提了分手。

小范苦苦挽留无果,还在王兰兰家门口跪了一阵子求复合,街坊邻居们都看到了。

可王兰兰却铁了心了坚决要和他分开,任凭小范怎么求都没用。

最后小范只能每日喝酒消愁,有一天,大概是觉得不甘心,小范曾说了“你不跟我过,我也不让你好过”之类的话。

所以王兰兰的母亲才怀疑是他爱而不得生怨恨,杀了王兰兰。

民警觉得奇怪,好端端的,王兰兰为何非要提分手?

王兰兰的母亲说因为女儿无意间发现小范有前科,而且还是猥亵妇女,她万万没想到,平时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小范,竟然是这种人。

王兰兰无法忍受,就和小范提了分手。

小范说那件事另有隐情,自己是被冤枉的,可王兰兰哪里会信?牢都坐了,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所以两人就闹到了不欢而散的地步。

警方在审讯小范的时候,小范坚决不承认是自己杀了王兰兰,他说自己爱她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杀她?

至于那句看似鱼死网破的话,小范承认自己说过,但那是酒后胡话,他气极了才这么说的。

小范不承认,又没有证据指认他,所以案件就这么被耽搁了。

就在老朱以为还要再找新的线索时,小范忽然改口承认是自己杀了王兰兰。

这转变来的太快,老朱都有些措手不及了。

他问小范,为什么要翻供?

小范说自己一开始怕被判刑,所以不敢承认,但是现在想通了,所以愿意坦白。

据他所说,他因爱生恨,在周日中午12点左右偷偷进入了王兰兰的值班室强奸了她,然后又怕事情败露,就把她弄死了。

刚好法医这边的鉴定结果也出来了,凶手是B血型,小范恰巧也是B血型。

后来,民警们对现场的指纹和鞋印做了一次详细的排查。

一开始他们对指纹鞋印并不抱希望,但巧的是,因为周六防疫站有领导检查,所以周五来了一次大扫除。

也就是说,目前防疫站所有的指纹脚印都是周六周日这两天留下的,这样排查范围就能大大缩小了。

现场一共找到了32枚指纹和鞋印,民警把周六周日出入防疫站的人都叫了过来,让他们认领自己的指纹或鞋印。

最终,只有一枚指纹被剩了下来。

这个指纹就是凶手的指纹。

警方也没有太精密的仪器去对比小范的指纹和凶手留下的指纹到底是否一致,只能用肉眼判断。

法医小冯觉得两个指纹匹配度大概只有百分之七八十,肉眼无法彻底确认是不是一个人的。

另外根据小冯的推断,王兰兰的死亡时间大致是在下午三点左右。

老朱顿时起了疑心,这与小范供述的犯罪事件完全不一致。

而且最重要的是,小冯说王兰兰是被先杀后奸,小范却说他是先侵犯了王兰兰,而后又杀了她,并且小范似乎并不知道还有钢丝的存在,因为他的供词里压根没提这件事。

还有,王兰兰死的时候穿的是平常的衣服,但小范却说她穿的是白大褂。

种种迹象表明,小范可能不是凶手,但不是凶手他干嘛要认呢?

案件再一次陷入死胡同,这时候,小冯拿出了一个新的线索——凶手遗留在王兰兰身上的一根体毛。

老朱问小冯要了这根毛发,发现这个颜色好像不太对,有点发白。

小冯这边检测不了这根毛发,老朱只能暂时把它收了起来。

回家后,老朱一直在想这件事,他老婆见他魂不守舍的,就问他出什么事了。

老朱把王兰兰案简单跟她说了一下,顺带说了一嘴那根毛发的事,老朱的老婆忽然说:“偏白?这个人不会有白化病吧?”

老朱顿时一惊,他这才想起来,他老婆是皮肤科的医生啊!说不定她能看出点什么!

他把那跟体毛交给他老婆,让她带回医院去检测一下,结果显示,这人的确是有轻微白化病。

而经检查,小范是个健康的人,他的嫌疑一下就被排除了。

后来老朱问他,没有干过的事情,为什么要认罪?

小范只好坦白,当年他被判刑,真的是被冤枉的。

当时有两个女孩打架,他去劝架,结果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女孩的胸口,那个女孩就指控他猥亵。

他说自己不是故意的,但是没人信,那时候他也扛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审讯,但最后,他还是扛不住了。

这次和那次的情况何其相似?

小范担心自己又要受罪,与其这样,不如早点认罪,还能免受折磨。

老朱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小范,只能说让他回去之后好好生活。

既然小范不是凶手,那案件就得继续。

现在唯一的线索就是那枚无主的指纹。

以那时候的条件,要在全国多如牛毛一样的指纹库里找出一个和这个一样的指纹,那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但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老朱左思右想,决定先对比江苏省的有过前科的罪犯指纹。

可是光江苏省的指纹档案室里就有27万指纹卡片,就这么一个个找过去,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尽管希望渺茫,但为了还死者一个公道,老朱没有被困难击败,而是选择迎难而上。

之后的一个月里,老朱和同事们恨不得直接睡在档案室里,人手一个显微镜,没日没夜的比对指纹。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找到了那个和现场留下的一模一样的指纹。

档案记载,那个罪犯名叫钟涛,哈尔滨人。

两个月前,他在哈尔滨想要强奸邻居家的女儿未遂,将其砍伤,随后逃到了江苏。

王兰兰被害第二天,他在苏州火车站因举动鬼鬼祟祟被警方盯上,随后被捕。

哈尔滨那边发布了通缉令,苏州警方这才知道他是哈尔滨警方要抓的逃犯,就把他送回了哈尔滨,并一直被关在监狱里。

老朱查到钟涛头上之后,就和哈尔滨警方联系,检查钟涛的身体和血型。

最终结果显示,他是B血型,患有白化病,与杀害王兰兰的凶手留下的线索完全一致。

可以断定,他就是杀害王兰兰的人。

警方对他进行了审讯,才发现他杀王兰兰,完全就是临时起意。

当时他逃到了南京火车站,刚好附近就是防疫站,钟涛这时候肚子不舒服一直拉肚子,他就想去防疫站买点药。

那天只有王兰兰一个人在值班,听到有人敲门,王兰兰开门时显然有些不耐烦。

得知他要止泻药,她就给他拿了一点。

身体舒服了之后,钟涛忽然想起来,这个王兰兰长得也很不错。

见色起意的他起了歹心,顺着二楼卫生间窗户正下方的煤堆爬了上去,然后偷偷跑进了值班室。

王兰兰发现了他,她想叫,钟涛赶紧捂住了她,上楼之前,钟涛在旁边的电线杆子上扯下来一根铁丝,为了彻底让王兰兰闭上嘴,他就用铁丝死死勒着她的脖子。

不一会儿,王兰兰年轻的生命就断送在了钟涛手里。

杀了王兰兰后,钟涛又侵犯了她的尸体,随后落荒而逃。

人证物证俱在,钟涛辨无可辨,被哈尔滨警方送到南京受审,南京法院判处钟涛死刑。

1975年4月5日,凶手钟涛伏法。

若不是有老朱的细心,小范很可能再次蒙受不白之冤,而钟涛这个真正的杀人凶手则会逍遥法外。

如今,我国的刑侦手段越来越完善,相信未来,冤假错案也会越来越少,法治社会会更加完善。

0 阅读:3

雁菱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