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道家隐士,常在山涧溪水中,烹茶博弈;常在乱石危峰间,闻鸡起舞,以一派闲云野鹤之心态,闲情度日。让人联想到仙风道骨的洒逸,联想到山清水秀的风光旖旎。
《水浒传》的开篇之中说,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京师瘟疫盛行,洪太尉奉命前去江西龙虎山,宣召张天师前往汴京禳灾。书中的张天师名为张继先,为第三十代道家天师。只是,《水浒传》中把张继先的年龄给写大了。按照真实的年龄,张继先出生于1092年,1127年坐化,享年35岁。
有记载说,张继先十二岁时,曾奉旨到汴京觐见宋徽宗。
宋徽宗逗趣地问他:“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
张继先回答到:“居山则虎常见,今日方见龙颜。”由于张继先的聪明,很得宋徽宗的喜欢。
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兵临汴京城下,宋钦宗慌了神,希望借张天师的神力挽救败局,便又急招张继先入京勤王。
张继先不愧是道家第三十代天师,他明白以自己之力,断不能击退金兵这虎狼之师。于是,当他走到泗州(今安徽省泗县)时,就很识时务地“坐化”了,终年35岁。据说,后人为重葬张天师,曾打开他的棺椁,发现里面只有一只鞋子。所以就有传闻,当时张继先并未“羽化”,而是远遁他乡,这不是没有可能。
自从看了《水浒传》后,就对龙虎山印象颇深,总想抽空前去看看。此次到南昌,得知龙虎山就在南昌东面不过一百七八十公里,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乘火车,到鹰潭市。再从鹰潭市转乘公交车,也就两个多小时,就已站在龙虎山游客中心,心中好生激动。
由于日程紧张,此行龙虎山,仅只有一天的时间。之前曾请教了几位去过龙虎山的朋友,便决定,精中选优,力争一天之内完成龙虎山的游览。
先去上清古镇。这是一座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老街长约2公里,依山傍水,樟荫蔽日,满满的道教氤氲,嗣汉天师府就坐落在古镇东侧。
嗣汉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之处,原称真仙观,其始建于北宋年间。由于正一道龙虎宗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医治京城瘟疫有功,得到宋徽宗的嘉奖,遂敕建天师府。
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26岁的丰县(今江苏丰县)人张道陵出任江州(今重庆)令后不久,就辞官隐居到洛阳北邙山,结庐学道。其后,张道陵又云游名山大川,访道求仙。先去了桐柏太平山,后又与弟子一起到了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云锦山山清水秀,张道陵就在山上结庐筑坛炼丹。由于云锦山呈龙虎之形,张道陵便将云锦山改名为龙虎山。张道陵60岁时,听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便移居四川鹤鸣山。
在鹤鸣山时,张道陵自称“太清玄元”, 设道教收徒。规定入道者,须缴纳五斗米,故而人称“五斗米道”。
其后,张道陵又自称得到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的真传,接受其“正一盟威之道”,所以五斗米道又叫“正一道”。所谓“正一”,就是“正以治邪,一以统万“,信徒均尊奉张道陵为“天师”。
张道陵死后,他的儿子张衡继承了天师之位,称为“嗣天师”。张衡死后,他的儿子张鲁依托五斗米道,在汉中地区建立了政教合一割据政权。
公元215年,曹操兵临汉中,张鲁投降,被封为镇南将军。张鲁的女儿还嫁给了曹操的儿子燕王曹宇。其后,随着张鲁东迁,张鲁的儿子张盛又到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的后裔便世居于此,至今传承六十三代,历经一千八百多年。
道教是以老子文化为教义,故而在魏晋时期,吸引了更多的信徒,就连许多贵戚如王羲之等,都信奉五斗米道。此后,五斗米道就逐渐成为道教中影响力最大的教派。
由于唐朝皇帝推崇道教,自称为道家始祖老子的后裔,由此,龙虎山正一道也得到皇权的全力扶植。
两宋时期,龙虎山正一道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正一道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道法高深,医治瘟疫有功,得到宋徽宗的嘉奖,并在此敕建天师府。
南宋时,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也深受皇帝器重,并下诏,龙虎山、阁皂山、茅山三山道教皆归张天师掌管,张天师也成为由皇帝诰封的道教正一派领袖。
元世祖召见正一派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封他为“嗣汉天师”,命其主领江南道教,由此,便形成道教北有全真派、南有正一派的总体格局。
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授天师张正常“正一嗣教真人,永掌天下道教事,赐银印,秩视二品”。
在清代,朝廷对正一道教仍是宠幸不减,第五十二代天师张应京还被封为“正一嗣教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自此,龙虎山因水秀山青而美于其外,因道教文化丰厚悠久而秀于其中,龙虎山也被誉为道教正一派发源地。
龙虎山是一片略呈圆形的高耸山体,有数十座如云朵般的峰峦。流经上清镇的泸溪河绕龙虎山西南侧蜿蜒流过,形成多处迷人的旖旎风光。
有意思的是,就在“嗣汉天师府”这座道教大本营里,居然也存在着些许佛教的元素。马祖岩,就因唐代高僧马祖道一曾在这里传授佛禅而得名;在仙水岩旁边的仙姑庵,有个山洞,里面放着不少盛放尼姑尸体的陶缸,是佛门信徒的安葬之地。
由于地灵出人杰,这片土地上也出现了不少儒家的饱学之士。龙虎山泸溪河对岸的桂洲村,是明朝宰相夏言的故里。
儒释道三教各有千秋,虽然中华历史上有过多次的三教论辩,但终能兼容并包,这也算是一大幸事。
然后,东行一公里,去上清宫。
上清宫左拥象山,门对泸溪,是历代天师供祀神仙之所。
上清宫
上清宫始建于东汉,原为张道陵修道之所,时名“天师草堂”。汉末,正一派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到龙虎山,改“天师草堂”为“传箓坛”;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敕改其为上清观。宋徽宗正和三年(公元1118年),又赐名上清正一宫,简称上清宫、大上清宫,“时宫中学道者常数千百人”。
上清宫整个建筑以三清殿和玉皇殿为中心,分八门四方。如今,殿宇绝大部分已毁圮,但这座古老道宫的声名仍然显赫。
上清宫里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施耐庵在《水浒传》第一回所描写的伏魔殿的镇妖井。离开东隐院,向东百米,一片草坪之上,就是那座孤零零的伏魔殿。
伏魔殿大门上,交叉贴着黄色的符箓封条。楹柱上,还有一副对联:“千年归匿,风平浪静;一旦现形,地动山摇。”
上清宫伏魔殿
还未进殿,似乎就感到一股阴冷之气扑面而来,令人很有些心惊胆战。
殿内,正中是一方一人多高的石碑立在赑屃之上。碑文是符箓,我等一字不识。碑阴,镌刻着“遇洪而开”四个大字。碑旁,便是八角围栏围住的那口“镇妖井”。井口被一块石板扣压着,密不透风。井口边,还立着一面圆形的八卦镜。
伏魔殿镇妖井
身边几位小青年看着古井,跃跃欲试,欲伸手掀开盖在井口上的石板。我连忙制止,悄声说,井下镇压着妖孽,一旦掀开井盖,妖孽就会出来祸害天下。
那几个小青年一脸的不屑,意思好像我是个“老古董”。
我似对他们,又似对自己,悄声说道:“《水浒传》第一回就写到:宏泰为掀开井盖,‘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冲将出来,掀蹋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弄出些妖魅出来’”。或许,我活灵活现的说教还真就打动了那几个小青年,他们吐吐舌头,眨巴了几下眼,悄声地离开了古井。我依然站在古井畔,想象着当初,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是如何从井里冲将出来,摧塌的大殿的一角,然后飞上天际,开始扰乱乾坤的。
离开上清宫,在小镇上吃了一碗米粉,坐竹筏顺泸溪河漂流,一可享受山水给予的奇妙体验,还可趁机歇歇脚。
随着蜿蜒的清溪,饱览峰横卧碧波的美景,不知觉中,就到了有着“小漓江”之称的仙水岩。
仙水岩附近,有一座人称“无蚊村”的许家村,这里三面靠山,一面临水,树竹葱茏,宛如世外桃源。据说当年张天师事母至孝,每到夏天,为不使母亲遭受蚊叮之苦,便不停地为她搧扇驱蚊。为此感动神灵,便施展法术,驱赶当地的蚊虫。所以,至今这个村庄里都没有蚊子。其实,主要是这座村子里的建筑多用具有驱虫作用的樟木。只是,一经人们的口口相传,许多平常事都笼罩上了浓浓的神话传奇。
在龙虎山,最引人关注的,还是神秘地悬棺。
龙虎山一带的山崖皆高耸陡峭,崖顶高耸入云,崖壁下即是湍急的河水,常人难以攀登,这也就成为存放悬棺的大好地点。就在龙虎山崖壁上,分布着两百余个悬棺。
这种崖葬方式,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多有存在,但在长江中下游,还不多见。
令人触目惊心的古代悬棺
在上古之时,江西是百越居住的地区。所以,悬棺的年代定然久远,久远到两千余年前的百越时代。
悬棺的存在没有什么的疑点,关键的问题是,当时那些百越人是如何在生产力极为落后的年代,把数百斤重的棺木悬挂到几十上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的?虽然,如今在泸溪河“王母玉梳”旁,泊着一条小船,小船上装着一架木质绞车,这架绞车上的粗长麻绳,一直延伸到遮羞峰顶,通过一个铁葫芦,再落到竹筏上。据说,这种将棺木吊到悬崖之上的方式叫“木绞车悬吊法”。
这种方法确实能在短时间内将一具“棺椁”吊进百米高的悬崖上的洞穴内。但关键的是,在两千多年前的百越时期,山民们没有绞车,也没有如此长的结实的绳子。所以,悬棺是如何吊运上去的,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围着龙虎山走了一天,脚酸腿麻,颇为疲劳。可一旦要离开龙虎山,却又很有些舍不得。无论群山怀抱的上清古镇,还是妩媚清澈的泸溪河畔那一幢幢江南风味浓郁的吊角楼;无论是民居高耸的马头墙,还是道观内袅袅升腾的香烟,无不深深地吸引着我。
好想再去一次龙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