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返程,一个因素决定成败!嫦娥七号合作名额被抢疯了

寰球科学讲说 2024-06-16 13:14:55
嫦娥六号当前状态

嫦娥六号目前正在环月绕行当中,按照相关的变轨计划,应该是已经完成上升器和轨返组合体的分离,轨返组合体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的月轨高度的提升。上升器已经撞向了月表,坚决不做月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

官方并没有发布嫦娥六号目前的进展,以上都是根据经验及国外的一些无线电爱好者的监测信号来判断的,比如上升器的信号已经监测不到了,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坠落月表。这个状态我们先大概知晓,正是因为对嫦娥六号的关切,所以才在这里提一下。

嫦娥六号的意义

大家都知道,嫦娥六号从月球背后取样回来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大概有这么几点,如果说的不好或概括的不全,大家帮我补充:

1、这是人类首次在月背取样。采样的地点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这是月球上最大、最深和最古老的撞击盆地 ,同时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陨石坑。这里的月壤对于研究月球起源、太阳系的演变和后续人类对月球的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

2、大家发现了没有,这次嫦娥六号的落月过程没有进行直播,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变化点。我预计后续类似的航天活动,重要画面都不会直播了。主要原因是我们突然发现,我们埋着头赛跑,结果突然就变成了领头羊了。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相关的落月技术,我们已经遥遥领先了。就比如今年日本和美国都曾向月球发射了探测器,结果探测器要嘛直接摔在月表,要嘛是探测器支撑腿断裂侧翻。

3、探月合作伙伴越来越多了。早前因为美国对我们的封锁,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但是嫦娥六号搭载了四个国际载荷。这里有巴基斯坦、意大利、法国、欧空局。巴基斯坦我们就不重点说了,关键的是欧洲的三个国家或组织的参与,这个影响面就很大了。

在嫦娥六号完成月背样品采集后的第二天,俄罗斯政府就批准了中俄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协定法律草案,已提交国家杜马审议。是巧合也好,是有意也罢,这就是用实力说话。

嫦娥六号返程要历经最危险一环

嫦娥探测器项目中有几个比较关键的环节,目前我们已经出色的完成了从出发-落月-采样-月轨交汇等工作。后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这关系着返回舱能够安全降落在地面。

在距离地球5000公里时,返回舱和轨道舱会分离,一般情况下只有返回舱返回,轨道舱会根据燃料剩余选择执行新探测任务或进入大气层燃烧等。

返回舱会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驶向大气层。这里要重点解释下什么是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是人造卫星绕地球旋转的最大环绕速度,也是其再也不落回地球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是脱离地球引力的速度。第三宇宙速度是指脱离太阳系的速度。

因为返回舱是从月球驶向地球,所以速度接近了11.2km/s的速度接近大气层。速度过快会增加返回舱与大气摩擦,舱外温度很高,需要很强的耐热材料。速度过快也会导致落地不好控制。所以要通过打水漂的方式,将第二宇宙速度降到8公里/秒左右的第一宇宙速度。接下来,它跟以前的神舟飞船返回舱一样,一边穿越大气层一边减速,在地面十公里上空打开降落伞,缓缓坠地。

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第一次进入大气层的角度,角度过大则会不会被弹出来,角度过小则被弹出去,再也不能返回大气层了。所以这个参数一定要控制好,不过我们有嫦娥五号的经验,问题不大。

美国要求分享月壤

月背样品十分稀有,全人类只有嫦娥六号这2000克左右。曾有记者问美国NASA局长,为什么美国不到月球背面去,NASA局长回答,月球背面很黑。实际上月球背面因为潮汐锁定我们看不到,而不是那里没有阳光。

如此珍贵的月球样品,令美国十分的心急。因为美国有沃尔夫条款限制中美在航天领域的合作,NASA局长这时候的啊Q精神令我发笑,他说,美国法律禁止中美合作但不禁止中国分享月壤。

天下哪有这个道理。不仅如此,美国一方面禁止与我国合作,一方面要求我国在太空领域更加开放。这逻辑上简直太矛盾。

嫦娥七号阿联酋推出

目前嫦娥七号已经遴选出了埃及、巴林、意大利、俄罗斯、瑞士、泰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等7个国家、国际组织的6台载荷,共同飞赴月球,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国际合作范围再次扩大,其中意大利是继嫦娥六号之后再次参与嫦娥七号。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阿联酋的退出。阿联酋原计划是将嫦娥七号把阿联酋的“拉希德二号”月球车送上月球,但由于美国的阻挠不得不放弃,原因该月球车上涉及到美国的相关技术转让。不过阿联酋沙迦大学已经成为中俄牵头的国际月球科研站(ILRS)项目的合作伙伴。

写在最后

中国的探月计划已经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的太空科技发展,许多国家也要搭载着探月工程将各自的载荷送上月球,分享月球的科研成果。

2 阅读:864
评论列表
  • 2024-06-17 06:43

    [呲牙笑]说的挺好,我们不答应

寰球科学讲说

简介:科技引领生活,带你了解世界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