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从蜀中孤女到掌握宋帝国最高权力,比肩武则天,她如何逆袭的

雁芙说历史 2023-05-18 00:18:08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里,临朝称制、权倾天下的女人有不少,但刘娥绝对是其中最传奇的一个。

朱元璋做过乞丐,当过和尚,最终一统天下,成为开国帝王,这样的起点已经很低了。

然而,刘娥的起点比起朱元璋也好不到哪里去。

她本是蜀中孤女,自幼父母双亡,没有任何兄弟姐妹,长大嫁了人后,15岁的年纪又被丈夫卖了换钱。

谁知,这一卖,竟然是刘娥人生的转折点,她抓住机遇,凭着自己的努力,登上大宋皇后之位,直至最后临朝称制,成为宋帝国的实际掌权者,权倾天下。

此等经历,不可谓不传奇!

她波澜壮阔的一生,既有励志的一面,也有斗争的一面,十分精彩,不应该就此沉寂于历史的长河。

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北宋传奇女强人吧。

蜀中孤女逆袭记

如果按照《宋史》的说法,刘娥祖上也是达官显贵家庭,她的祖父曾在五代十国时期做过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在赵匡胤时代做了嘉州(乐山)刺史。

由于要在四川上班,刘通便举家搬迁至成都华阳,不久之后刘通的妻子庞氏就怀上了刘娥。

然而,刘通却在刘娥出生后不久便撒手人寰,只剩下庞氏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刘娥相依为命。

谁知,祸不单行,庞氏没过多久也去世了,刘娥也就此成为孤女,被寄养在外婆家。

就这样,刘娥在外婆家过上了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

等刘娥稍微长大些时,她对唱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仅歌声婉转动听,还学会了一种类似于拨浪鼓的乐器。

于是她便利用这些技能,以街头卖艺为生。

由此可见,刘娥的外婆家也是贫寒家庭,真要是大户人家,是不可能让她去街头卖艺的。

就这样过了几年后,刘娥已经到了十几岁该嫁人的年纪,外婆家的人便将她嫁给了当地一个银匠龚美。

然而,夫妻二人婚后的生活过得并不算好,因为这年头生意不好做,即便是像龚美这种有技术的人,靠着给十里八乡打造银器,也难以为继。

无奈之下,为了谋一条生路,龚美灵光一闪,遂提议去帝都汴京(河南开封)闯一闯。

就这样,夫妻二人开启了一段北漂之旅。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们来到开封府后,发现日子过得更加艰难了。

毕竟这里是宋帝国的首都,经济发达的同时,物价也很高,食宿费用更是难以承受,他们夫妻俩那点收入根本难以维持生计。

长此以往的话,夫妻二人势必饿死在开封街头。

关键时刻,丈夫龚美为了生存,干脆做出决定:将刘娥卖了换钱。于是托人四处寻找买家。

恰好这时,襄王赵元侃(日后的宋真宗赵恒)不知什么缘故,突然对蜀中女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朝思暮想着要纳一个为侍妾。

襄王府的属官张耆也一直在暗中替主子物色,正好就得到了龚美要卖刘娥的信息,双方就这样搭上了线。

不过,既然是要送到襄王府的女子,张耆自然不能大意,万一是个姿色平庸的,襄王不满意的话,自己可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他决定先验验货,于是和龚美商量好,由龚美把刘娥带出来,张耆躲在暗处观察。

当看到刘娥的第一眼时,张耆顿时眼前一亮:这也太漂亮了吧!而且还会唱歌,襄王肯定喜欢。

于是,张耆决定当场买下刘娥,给了龚美一大笔银子,然后领走了刘娥,将其送入襄王府。

按理说,这事儿要放在普通人身上,一个孤女,还被丈夫卖了换钱,简直就是悲剧啊。

然而,这却成了刘娥一生最大的一次机遇,是她人生最大的转折点!

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当襄王赵元侃第一次见到刘娥时,就被她深深吸引,在此后的相处中,竟然谈起了恋爱。

刘娥天生丽质,不仅貌美如花,还能歌善舞,把襄王赵元侃迷得不要不要的,两人迅速陷入热恋中,从此形影不离,如胶似漆,羡煞旁人。

更离奇的是,当初卖老婆换钱的龚美,因为进献有功,被赵元侃大加赏赐,还给他在襄王府谋了一个差事,由此攀上高枝儿。

龚美以锻银为业,纳邻倡妇刘氏为妻,善播鼗。既而家贫,复售之 。张耆时为襄王宫指使,言于王,得召入宫,大有宠。——司马光《涑水记闻》

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刘娥和赵元侃很快就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

按理说,情侣之间浓情蜜意,发生一些十分亲密的情感交流行为也是很正常的,但赵元侃显然是过于沉迷。

以至于对身体挥霍过度,经常出现一些类似于腰膝酸软、面黄精瘦、无精打采的症状,而这些情况很快就被老爹宋太宗察觉。

宋太宗不愧是过来人,一看儿子这副消瘦憔悴的样子,顿时就懂了,但他又十分担心儿子的身体。

于是立马找来赵元侃的乳母秦国夫人,问她最近襄王都跟什么人在一起。

秦国夫人一向是看不惯出身卑贱的刘娥,于是借机在宋太宗面前把刘娥进入襄王府的所有情况添油加醋地报告给了皇帝。

宋太宗听闻自己的儿子竟然跟一个民间来历不明的女子厮混后,顿时大怒,当场下旨要求将刘娥赶出襄王府。

美因纳后于太子,见之,大悦,宠幸专房。太子乳母恶之。太宗尝问乳母:“太子近日容貌癯瘠,左右有何人?”乳母以后对,上命去之。——《涑水记闻》

过了几天,宋太宗又下旨给赵元侃赐婚,要求他娶北宋开国名将潘美的女儿。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刘娥会就此被赶出府门,流落街头,但刘娥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赵元侃对刘娥倾注了感情,实在是舍不得将其赶出王府,可又不敢违抗皇帝老爹的圣旨,于是想到了一个绝好的办法——将刘娥暗中安置在下属家里。

随后,赵元侃公开将刘娥赶出王府,并遵从父命,娶了潘美的女儿为正妃。

但刘娥出了府门后不久,立马就被张耆接到自己家里安置起来,以便于自己可以随时与她相会。

如此一来,所谓将刘娥赶出王府,只是做给宋太宗看的一出戏,刘娥实际上并没有离开赵元侃。

事实上,刘娥住进张耆家中后,反而获得一次重大的人生际遇,从此获得脱胎换骨的转变!

张耆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人物,后来曾在宋辽战争中与契丹血战,斩杀契丹骁将,是个智勇双全的人。

他这个人十分喜欢读书,所以家中的藏书相当丰富,这给刘娥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刘娥住进张家后,张耆为了避嫌,干脆搬出家门,另外置办了一处房子居住,并嘱咐府中所有家仆要把刘娥当成主子,不得有丝毫怠慢。

王不得已,出置耆家,耆亦避嫌,不敢下直。乃以银五百两与旻,使别筑馆居之。——《续资治通鉴长编》

偌大的房子,就这样成了刘娥的住宅,还有众多伺候她的下人,日子可谓是十分滋润。

张耆也在此后的日子里,时不时地为她和赵元侃安排秘密幽会,以发展地下情,解相思之苦。

一般来说,这种锦衣玉食的生活很容易让一个人变得不思进取、变得颓废,安于享受,但刘娥却是一个例外。

她不仅没有被这种富贵生活所腐蚀,反而专心干一件事——读书!

在张耆家中居住的15年时间里,她不仅学会了读书识字,还日夜苦读,博览群书,将张耆家中的藏书尽数研读。

随着阅读量知识摄入量的增长,刘娥的言谈举止为之一变,诗词歌赋、舞文弄墨已不在话下。

这也深度加深了她和赵元侃之间的感情联系。

因为赵元侃也是一个爱好舞文弄墨的人,至今仍有《玉京集》六卷传于后世,《全宋诗》还收录了他的诗作。

我们熟知的名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是他的杰作。

所以,刘娥从大字不识一个的孤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具有极强书香气的女子,使得她和赵元侃之间有了更深的共同语言以及情感交流。

这也是刘娥在被赶出王府后,哪怕以秘密私会的方式,依旧能让赵元侃常年保持对她无尽宠爱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15年的苦读生涯,刘娥还懂得了兴亡更替的道理,明白了治国理政之道,通晓了那些权谋之术。

这些知识积累,奠定了她成为一代杰出女政治家的根本基础,也为日后她参与朝政,与朝廷各大势力角逐,并最终胜出的核心资本。

就这样,刘娥在张耆家中一住就是15年,朝廷这边也发生了剧变。

997年,宋太宗病逝,赵元侃也早已改名为赵恒,于是在宋太宗灵柩前登基为帝,是为宋真宗。

赵恒登基后,显然还是对刘娥旧情难忘,第一时间就把刘娥接入宫中,不久之后,给她封了一个“美人”的封号。

虽然有了名分,但“美人”这个封号在宋朝的后妃品级中只是四品,上面还有婕妤、九嫔、四妃、皇后这样四个等级。

刘娥显然是属于较低的品级,而且已经是30多岁的年纪,不过这丝毫不影响赵恒对她的宠爱。

哪怕赵恒已经是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也依旧与刘娥成双入对,形影不离。

甚至于到了后面,赵恒有了新欢,十分宠爱杨淑妃,刘娥依然不曾被冷落。

这都得益于刘娥在张耆家中15年的读书生涯!

宋真宗也是一个爱好文学之人,他的身边也从来不缺漂亮女人,这种情况下,要想长期受宠,就需要更高层次的情感联系。

刘娥如今已然脱胎换骨,思想深度和见识早已非一般嫔妃可比,15年的苦读积累,让她和宋真宗赵恒之间有了思想上的共鸣,这是其他宠妃无法替代的。

所以,赵恒登基后,不仅对刘娥宠爱之至,还不遗余力地给她升职,直至将其扶上皇后之位。

冲击皇后之位

值得注意的是,刘娥入宫之后,历来上演过无数次宫斗大戏,争风吃醋,互相整人的后宫,竟然出现了新的画风。

因为刘娥在后宫不争不抢,也不刻意跟其他嫔妃争宠,甚至和当红的宠妃成了好姐妹。

当时,赵恒虽然对刘娥宠爱有加,但也同时十分宠爱杨淑妃,她们俩一度成了赵恒后宫最受宠的女人。

按理说,无论是真实的历史,还是宫斗剧里,这种情况应该是两个宠妃之间为了争宠而大打出手或者明争暗斗,互相视对方为威胁才对。

然而,刘娥不仅没和杨淑妃爆发宫斗,反而和她处成了好姐妹,以至于赵恒每次出巡或者外出时,会同时带上她俩,陪侍左右。

甚至于终刘娥一生,都和杨淑妃情同姐妹,在后宫共同进退。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人格魅力!

在后宫那种勾心斗角的地方,刘娥不仅没和其他嫔妃发生争宠行为,反而让另一个最受宠的嫔妃和自己成了好姐妹。

这是一种强大的社交能力,说明刘娥身上有着某种吸引人的特质,深谙为人处世的智慧。

由此看来,刘娥从一开始吸引到宋真宗,再到30岁以后依然能让宋真宗常年对她保持宠爱,不是没有道理的。

事实上,在此后的日子里,赵恒也一直不忘给刘娥提升品级,先是把她升职为修仪,不久后又升职为德妃。

到了德妃这一步,已经是仅次于皇后的品级了,要想再上一步,就是皇后之位。

说来也巧,原本坐在皇后之位的郭皇后已经去世,所以皇后之位也空了出来,所以刘娥作为仅次于皇后的德妃,事实上成了后宫之主。

但她要想登上皇后之位,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主要还是因为刘娥的出身不好,宋真宗几次想立刘娥为后,都被大臣们以刘娥出身卑贱为理由给挡了回来。

要知道,在封建时代,门第观念很重,普通人家的婚配都讲究门当户对,何况是皇帝,纳妃可以不谈出身,但皇后是一国之母,必须讲出身。

刘娥,一个蜀中卖唱的歌女、二婚、出身贫贱,这显然不适合当皇后啊!

可宋真宗对刘娥也是真爱,铁了心要把刘娥立为皇后,于是就和群臣发生了对立。

以寇准为首的朝廷重臣纷纷上奏表示:刘娥出身卑贱,不可以作为一国之母!

如此一来,虽然以寇准为首的重臣对皇帝施加了压力,逼得宋真宗不得不暂缓立后,但同时也得罪了刘娥,两人由此结下仇恨。

真宗将立刘后,莱公及王旦、向敏中皆谏,以为出于侧微,不可。——《涑水记闻》

宋真宗这时也明白,要立刘娥,就得解决出身问题。

无奈之下,干脆和朝廷里姓刘的官员攀起了亲戚。

先是在召见一个叫刘综的大臣时,对他说道:爱卿啊,你和后宫刘娘娘也是同宗族亲戚,朕想对你委以重任,你应该明白朕的意思。

卿与后宫近属,已拟卿差遣,当知否?——《《宋人轶事汇编.卷一》

很明显,这是想用升官加爵来诱惑刘综承认刘娥和他是近亲宗族,这么一来,刘娥就可以刘综的家族产生联系了。

谁知,刘综听完,赶紧回应道:臣的老家是河中府(陕西关中一带),并非蜀中之人,何况臣出身寒微,不敢与刘娘娘攀亲。

听完这话,宋真宗的脸都绿了,心想,这家伙怎么这么不识趣?但又不好发作。

不久之后,宋真宗又召见另一个叫刘烨的大臣,言谈间又问道:听说爱卿出身名门望族,你回去把家谱拿来给朕看看,说不定和朕是同宗呢。

知卿名族,欲一见卿家谱,恐与吾同宗也。——《续资治通鉴.卷三十六》

没想到刘烨听完,顿时大惊失色,慌忙摆手:不敢!臣实在是不敢啊!

说完之后,随即找了个借口开溜了,等回到家中,宋真宗又几次派人来索要家谱,可刘烨就是找各种理由不给,最后甚至看见皇帝派人来就装病,当场晕过去,反正死活不给。

宋真宗的意图很明显,他想在刘烨的家谱中动动手脚,把刘娥加进去,这么一来,刘娥的出身问题就解决了。

而刘娥这边,由于她是孤女,根本没有任何兄弟姐妹,为了能有个外援,干脆认了当初卖掉自己的龚美为兄。

龚美由此改名刘美,这位昔日卖老婆换钱的前夫,摇身一变,成了皇帝的大舅子,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以其无宗族,乃更以美为兄弟,改姓刘。——《宋史》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刘娥40多岁的年纪了,跟赵恒在一起这么多年,竟然一个孩子都怀上过。

俗话说“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刘娥没给赵恒生个儿子这事儿也影响了她晋升之路。

但这事儿很快便得到了解决!

刘娥身边有个姓李的侍女,不知道哪天被宋真宗临幸了,没过多久便怀孕,并生下了宋真宗唯一的儿子,侍女也因此被封为“宸妃”。

刘娥见状,当即抓住机会,求着宋真宗把孩子过继给她,这样也能增加她冲击后位的筹码。

宋真宗十分宠爱刘娥,也想早日将她扶上后位,于是下旨将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抱走,由刘娥的好姐妹杨淑妃代为养育,对外则声称是刘娥生的儿子。

李宸妃迫于刘娥和宋真宗的压力,自然也不敢说什么,这个孩子便是后来的宋仁宗,他一直误认为刘娥是亲娘,直到刘娥去世后才知道真相。

这事儿经过文学作品的艺术化表达,还演绎出了著名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初,仁宗在襁褓,章献以为己子,使杨淑妃保视之。仁宗即位,妃嘿处先朝嫔御中,未尝自异。人畏太后,亦无敢言者。终太后世,仁宗不自知为妃所出也。——《宋史》

不久之后,宋真宗眼见这帮大臣油盐不进,干脆动用皇权,先是给一部分大臣各种利益,争取到他们的支持。

接着又修改刘娥的档案,说她祖上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大官,父亲刘通也是宋太祖时代的嘉州刺史,既然出身不好,那伪造一份好的出身来解决,简单粗暴。

1012年,宋真宗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不顾朝廷重臣反对,强行将刘娥扶上了皇后之位。

至此,刘娥这个来自蜀中的孤女,15岁被丈夫卖给了赵恒,奋斗至今已然44岁,终于登上了皇后之位。

但这并不是终点,10年之后,她将临朝称制,成为宋帝国的实际掌权之人,权倾天下,比肩武则天、吕后!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在此之前,咱们还是先看看刘娥是怎么做好一个皇后的。

刘娥成为皇后时,已经进入宋真宗时代的中后期,一开始,赵恒每次退朝后经常会批阅奏折到深夜,刘娥始终陪伴在身边。

这时,刘娥昔日15年读书生涯积累的知识开始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皇后这个岗位上,刘娥不仅将后宫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有理有据,而且在政务方面也颇有建树。

她经常陪着宋真宗一起阅览天下奏章,利用自己的才学、知识,给宋真宗出主意、想对策,后来宋真宗身体不好,有些政务干脆直接是刘娥在处理。

这让刘娥得到了最好的历练,她终于可以将之前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实际的朝政处理上。

经过多年的实战检验,刘娥处理朝政的能力大幅攀升。

不管是后宫事务还是朝政要务,她都能引经据典、举一反三,令人称奇,连宋真宗都赞叹说她处理事务“周谨恭密”。

凡处置宫闱事,多引援故实,无不适当者。帝朝退,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之。周谨恭密,益为帝所倚信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九》

此后,宋真宗在处理朝政方面,越来越倚重刘娥,她也因此得以深度参与朝政,与不少大臣之间产生交集。

而这期间,又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刘美(龚美)的家人在四川强占百姓的盐井,被举报到京城,皇帝一听是大舅子的家人,就想着赦免,但宰相寇准不干,坚持将其绳之以法。

刘美是刘娥的前夫,现在的兄长,寇准此举显然是再次把刘娥给得罪了,两人之间再次结下梁子。

刘氏宗人横于蜀中,夺民盐井,上以后故,欲舍其罪,莱公固请行法。——《涑水记闻》

随着刘娥处理朝政的时间越来越久,她在朝廷中不知不觉已形成自己的党羽,羽翼渐渐丰满。

眼见着皇后干政越来越多,以寇准为首的一派大臣担心重演吕后之乱,极力反对刘娥干政,双方于是形成两大派系,互相对抗,引发天禧党争。

寇准最终被刘娥一派整垮贬官,刘娥则趁着宋真宗病重,成功掌控朝政,为日后彻底掌握宋帝国最高权力奠定了基础。

不过,鉴于刘娥的事迹实在太多,本文篇幅有限,只写到刘娥在天禧党争之前的奋斗史,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篇。

烟郭说

纵观刘娥的发迹之路,如果说,被卖入襄王府并受到赵恒的极度宠爱,是她人生的重大转折点,那么在张耆家中长达15年的苦读生涯,是她一生最关键的15年。

正是这15年里,她博览群书,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和知识,她才能抓住后半生出现的几次机遇。

因为学会了诗词歌赋、舞文弄墨,所以即便年老色衰后,还能与赵恒产生思想共鸣,长期受宠。

因为博览群书,所以懂得了兴衰更替的道理,明白了很多政治、经济、文化知识,才能在后面处理朝政时得心应手。

也因为博览群书,加上底层社会摸爬滚打经历,她通晓了权谋之道,所以能在天禧党争中最后胜出。

如果没有那15年的苦读,刘娥兴许受宠一段时间后,赵恒有了新欢,她就被扔到一边了。

退一万步来说,如果没有那15年的苦读,她即便做了皇后,也没有干政的能力。

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孤女,无权无势,她是没有能力处理政务的,也是没有能力干政的。

刘娥的发迹史也告诉我们,平时多读书,没坏处。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涑水记闻》、《宋人轶事汇编.卷一》、《续资治通鉴.卷三十六》

注:本文图片来自电视剧《开封府》、《大宋宫词》视频截图。

0 阅读:45

雁芙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