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排毒汤里有一首“退热第一方”——麻杏石甘汤

凌瑶聊健康 2024-07-03 10:10:37
治疗新冠肺炎的清肺排毒汤,是仲景相关经方融合创新运用,包括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性味平和。 清肺平喘之名方 麻杏石甘汤来源于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用于治疗“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方中麻黄宣肺平喘、杏仁止咳化痰,石膏清泻肺热、炙甘草和中益气。麻黄配石膏既能平喘又能止汗清热,麻黄配杏仁能加强平喘止咳之功力,炙甘草既能配合石膏生津止渴,又可调和诸药。 麻杏石甘汤最初是用于治疗“伤寒太阳病”的汗出而喘,经后世历代医家发扬光大,其用途越来越广泛,《医学衷中参西录》称其“用处甚广,凡所受外感作喘嗽,及头疼齿疼,两腮肿疼,其病因由于外感风热者,皆可用之。”麻杏石甘汤组方精简,全方四味药材没有一味所谓的“杀菌”、“抗病毒”中药,但治疗肺炎却特别有效。其证型适用范围广,临床经验表明只要痰、鼻涕等分泌物颜色变黄,即为其适应症。 现代研究表明,麻杏石甘汤具有镇咳、抗炎、抗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对于临床上常见的细菌性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和慢性气管及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鼻窦炎、咽喉疾病等可归属于中医“肺热”、“咳喘”的病证具有显著的疗效。 【出处】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组成】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适应症】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扇,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随证加减】 如肺热甚,壮热汗出者,宜加重石膏用量,并酌加桑白皮、黄芩、知母以清泻肺热;表邪偏重,无汗而恶寒,石膏用量宜减轻,酌加薄荷、苏叶、桑叶等以助解表宣肺之力;痰多气急,可加葶苈子、枇杷叶以降气化痰,痰黄稠而胸闷者,宜加瓜蒌、贝母、黄芩、桔梗以清热化痰,宽胸利膈。 【方解】 本方症由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所致。肺中热盛,气逆伤津,所以有汗而身热不解,喘逆气急,甚则鼻翼扇动,口渴喜饮,脉滑而数。此时急当清泻肺热,热清气平则喘渴亦愈。 方用麻黄为君,取其能宣肺而泻邪热,寓“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且用量倍于麻黄,二药相制为用,使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肺气肃降有权,则喘急可平。杏仁降肺气,为佐药,助麻黄、石膏清肺平喘。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为佐使药。 总观药虽四味,配伍严谨,用量亦经斟酌。全方解表与清肺并用,宣肺与降气结合,且以清、宣为主,共奏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之功。此处需要注意的是,麻杏甘石汤与麻黄汤俱用麻黄、杏仁、甘草以治喘咳,但前方主治之喘咳证属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故以麻黄配石膏,清热宣肺,兼以解表祛邪;后方主治之喘咳系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所致,故以麻黄配桂枝,相须为用,发汗解表为主,兼以宣肺平喘。二方仅一药之差,功用及主治证病机却大相径庭,仲景精于遣药配伍,于此可窥其一斑。本方临床应用以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扇,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滑而数为辨证要点。 【注意事项】 风寒咳喘,痰热壅盛者,非本方所宜。 【综合评述】 麻杏石甘汤是《伤寒论》经典方剂之一,太阳病篇第63条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162条曰:“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以上两条条文中“不可更行桂枝汤”,应接在“无大热者”之后,为倒装文法。历代医家常用本方治疗肺热咳喘而无大热之证。 本证之发热汗出而喘,应与发热、汗出、恶寒表虚兼喘的桂枝汤证及发热、恶寒、无汗之表实而喘的麻黄汤证相鉴别。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曰:“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其邪不在肌腠,而入肺中,缘邪气外闭之时,肺中已自蕴热,发汗之后,其邪不从汗而出之表者,必从内而并于肺耳。故以麻黄、杏仁之辛而入肺者,利肺气,散邪气;甘草之甘平,石膏之甘辛而寒者,益肺气,除热气,而桂枝不可更行矣。盖肺中之邪,非麻黄、杏仁不能发;而寒郁之热,非石膏不能除;甘草不特救肺气之困,抑以缓石膏之悍也。”正如张镜人所指出:“表"与“透”是治疗伤寒热病的大法,新感务求“表透”,勿使内人,伏气务求“透表”,促其外达。 麻杏石甘汤为辛凉甘润之剂,其功效可用“清、宣、开”三字概括。清,即清热、清气;宣,即宣肺;开,即透表开闭。麻杏石甘汤证的主要病机为邪热壅肺,外邪多已化热入里,肺热壅盛,故此时的发热以里热为主。临床应用以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扇,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滑而数为辨证要点。 《伤寒论讲义》中对条文中“无大热”解释为“因邪热壅肺,肺合皮毛,汗出较多,里热外透,故体表可热势不甚”。从天人相应角度来看,太阳寒水主一身之表,人体卫气本当顾护肌表使津液正常运行输布,而表邪在外,阳气不人而反出,故有津液失常,气机不利等现象。现代研究认为,麻杏石甘汤对呼吸系统具有镇咳平喘、抗变态反应和清热解毒等较广泛的药理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解热、抗菌、治疗变异性哮喘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够提升全身的肌体免疫力,发挥中医药多靶点、多途径整体治疗的特点。 【临床应用】 本方作为清热宣肺平喘之名方,黄煌教授将麻杏石甘汤的经典主治归纳为支气管哮喘,称之为“I型变态反应的拮抗剂”。现代医家从邪热壅肺出发,将其广泛应用于多种杂病。临床运用重点在于呼吸系统,常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属表证未尽,热邪壅肺者。但据四时五脏整体观,其在泌尿系统、儿科、五官科、皮肤科及肛肠科扩展运用也非少见,且每收意外之奇效。 1.呼吸系统疾病 麻杏石甘汤加味对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属表证未尽,热邪壅肺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有研究发现麻杏石甘汤能防治枸橼酸所致豚鼠咳嗽,引起过氧化氢的改变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麻杏石甘汤治疗变异性哮喘(CVA),可明显缓解咳嗽症状,同时能降低炎性介质水平。但方中清热解毒力量稍显不足,在治疗一些复杂疾患如肺热气盛或邪热壅肺等证时,常常要加人黄芩、桑白皮、连翘、银花、鱼腥草、川贝、前胡、蒲公英、芦根等,以增强其清热、化痰、解毒之力。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化脓性上额窦炎等,均具有良好临床疗效。本方还可用治肺心病合并感染,与常规抗生素配合治疗后,在缩短疗程、减轻症状、改善心功能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疗效确切。有报道称麻杏石甘汤合五皮饮加减治疗46例肺心病伴心力衰竭者,有效率达84%。 2.泌尿系统疾病 临床报道以麻杏石甘汤加车前子等治疗热淋39例,结果痊愈31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9%;用本方加桔梗、前胡、白果治愈1例咳嗽时小便失禁、难以忍受者,服2剂病减,再服3剂痊愈。 3.儿科疾病 麻杏石甘汤在儿科可用于治疗肺系病证如咳嗽、哮喘、肺炎喘嗽、麻疹肺炎,热性病,肾系病证的肾病综合征、尿频,五官科病证如慢性鼻炎、鼻窦炎等。有学者总结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提出治疗小儿肺炎首选麻杏石甘汤,并“关键在于加减”,“宣通肺气的同时,必须清肺热,解温毒”,强调佐以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等清热解毒药物。 4.皮肤科疾病 银屑病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且易于复发,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研究者采用清热凉血、透汗排毒法,运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本病57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5.肛肠科疾病 根据中医理论“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治节,与大肠相表里”等,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内痔,服药1剂,痔核肿胀明显减轻,出血减少;药尽4剂,痔核回纳,肿痛消失,大便时不再出血。以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脱肛,服用7剂后,脱肛痊愈;以麻杏石甘煎剂直肠点滴或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4例,全部有效。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中医外感热病经典方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彭欣,张诏总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0 阅读:2

凌瑶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